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俞丽拿“封琴”给我们上了一课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22日06:51  解放日报

  徐敏

  前几天,小提琴演奏家俞丽拿举行了她的“封琴”告别演出,在全场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中,她的舞台演出画上美丽句号。在演奏状态依然饱满的当下,俞丽拿为何选择告别舞台?她说,“我想把舞台交给年轻人,想教更多的学生拉 《梁祝》”,“我将继续为新中国小提琴教育事业奋斗”。

  其实,早在“封琴”之前,俞丽拿已经把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倾注在教书育人事业上了。俞丽拿的另一重身份是上海音乐学院教授。舞台上的她光彩照人;校园里的她,则把小提琴教育事业看作神圣使命,教书育人中时时闪耀师德光芒。熟悉俞丽拿的人都知道,在她眼里上课永远排在第一位。她曾对记者说:“我首先是一名教师,演出、开会、接受采访等等,都要为上课让步。”甚至连吃饭也要让步。多年来,俞丽拿去学校上课必带一个饭盒。中午时分,别人下课去食堂吃饭,她却往饭盒里倒点开水,在琴房里匆匆吃完,接着上课。“封琴”之后,她可以更专注于培养学生。

  俞丽拿“封琴”背后,我们看到的是一道关乎“取舍”的命题。“舍”的是观众给自己的鲜花、掌声,还有名利;“取”的是桃李满天、甘为人梯,甘当中国音乐事业发展的“铺路石”。这样的精神和风范不只在艺术领域,在科研、学术、教育领域也是迫切需要弘扬的。

  要正确面对 “取舍”命题并不容易。时下,大学里的不少名教授们忙开会、忙讲座、忙课题,忙得不亦乐乎的都是自己的事。而校长们常常为“名师不上课”而烦恼,学生们则为“辛辛苦苦考进这所大学,却听不到名教授的课”而遗憾。一些大牌科学家,一旦戴上 “首席”、“杰出”、“院士”这样的桂冠,再加上周围人的追捧,就趋于追求名利。例如,国内一所名校曾发生论文造假事件,造假论文中,某院士的名字竟出现在作者之列。该院士作为课题组负责人,为何没能发现论文造假?他回答,虽然在这所大学兼职,但由于年龄原因,他每年仅去该校五六次,每次只能安排一天时间召集研究生开会,没有很多时间给予指导,更别说进行监督管理了。所以,课题组的年轻科研人员发表论文时把他的名字署上,他也不知情。既然力不从心,为何要四处兼职?因为兼职可以获得不菲的报酬。既然兼了职,为何不切实负起教书育人之责?因为这些并不能给自己带来多少利益。

  当然,“取舍”有时候也受外界客观因素影响,但个人要有清醒认识。已故科学家王选68岁时,对采访他的记者坦言,“我38岁时,尽管对电脑照排领域的研究在国内外处于最前沿,却是无名小卒,说话没有分量。今年68岁,虽然获得了国家最高科技奖,但离学科前沿远了,却靠虚名过日子。”这也道出了学界由来已久的现象,名不见经传时尽管学识充盈,但缺少发言权,年老体衰无力再创新高时,各种荣誉却纷至沓来。可贵的是,王选有这种自谦态度和自省精神。

  怎样看待荣誉和名利?功成名就后,怎样摆正自身定位,把更多精力投入到扶植新人、推动事业发展方面,怎样更好地回报社会?俞丽拿“封琴”为公众上了生动一课。俞丽拿的《梁祝》在舞台上“化蝶”后蹁跹而去,留给我们的回味亦很绵长。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