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马冰 为了社会的和谐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22日11:03  淄博新闻网

  

马冰为了社会的和谐

  15年来,马冰和信访结下了不解之缘。她以自己的职业智慧和人格魅力,为和谐社会谱写着一曲激扬的乐章。

  马冰说,信访,并不是冰冷的。她最欣赏的一句话是:“冬天,也会有花开。”

  2010年7月,张店公安分局信访民警马冰荣获省公安厅个人二等功。这是淄博警界信访工作获得的最高荣誉。

  1995年,马冰从张店公安分局刑警大队调入指挥中心信访科。那时的信访科,在公安大院里可算是最不起眼的地儿。有句顺口溜:“看大门儿,撕信皮儿,磨嘴皮儿”,又叫“第二传达室”。

  就是这么个“冷板凳”,马冰一坐15年。她所在的信访科,成为淄博市唯一的“山东省公安信访控审文明窗口”。

  15年,马冰和信访结下了不解之缘。她以自己的职业智慧和人格魅力,为和谐社会谱写着一曲激扬的乐章。

  马冰说,信访,并不是冰冷的。她最欣赏的一句话是:“冬天,也会有花开。”

  警界样板:

  公安信访的“张店模式”

  公安信访,是社会平安和谐的“晴雨表”。

  而随着“大信访”形势的不断变化,构建新型的公安信访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张店公安分局信访科的“掌门人”,马冰凭藉15年的接访经历积淀而成的职业素养,突破传统,不断创新,协助分局构建起以“信访预警——绩效考核——责任追究——个案分析”为核心体系的信访工作运行模式,为全市警界信访工作提供了一个“样板”。

  信访预警:下沉一线,防患未然。

  信访,不能坐在家里“等访”,更应在社情中“找访”。这是马冰建立信访联络员及信访预警制度的初衷。基于这一创造性的理念,马冰变被动应付为主动出击,把信访工作前移,“下沉”到一线。各警种、派出所分管执法办案的30多名主要负责人成为信访联络员,负责各自管辖区域的涉法信访信息搜集,把可能引发信访案件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纳入视线,力争提前应对,及时化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中。

  绩效考核:每周通报,奖惩分明。

  动力,来自于责任的担当。为此,马冰把信访工作纳入绩效考核,对信访工作实行每周一通报,对处理群众信访问题工作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对因工作不力发生非正常上访案件的,取消该单位和单位负责人年度评先创优资格,以调动民警处理群众信访问题的积极性。

  责任追究:源头控制,一票否决。

  信访牵系和谐大局。那怕一件很小的案子,如果处置不当,也会影响政府的公信力。在信访工作中,马冰加强源头控制,明确规定因民警自身工作失误引发非正常上访问题的,严肃追究办案单位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凡是完不成信访工作任务,出现非正常上访的,按照有关规定追究责任,对办案单位和相关责任人在年终考核实行一票否决。

  个案分析:疑案“会诊”,对症下药。

  针对一些疑难案件,信访科组织召开由分局相关科室部门参加的信访案件个案分析会,通过对每一起疑难案件的及时调度分析,准确地诊断出案件未结的症结所在,对症下药。一些重大复杂疑难信访案件,还邀请市、区政法委、信访及市局、检察院、法院等相关部门的专家进行“会诊”。

  另外,在这一信访体系中,还有一个重要“板块”,就是每周三的“局长接访日”。

  马冰改变传统“套路”,充分利用这一机会,放大信访工作的影响力。每当这天,来的不仅有局长、政委,还要求各相关部门的负责人“陪访”,可谓阵容强大。这不仅是一次接访,更是一次体察民情,对照工作,检讨业务的“现场会”。马冰说:“许多老百姓往往就是冲着这一天来的,局长接访,就是为信访工作上的一堂示范课。”

  张店分局首创的这一信访模式,为信访工作构筑起一道道“防火墙”,并在实践中释放出巨大的效能。

  2009年,在全国为期4个月的重点信访案件百日攻坚活动中,马冰根据上级部门的统一部署,及时制定实施方案,对上级交办的13起重点案件及分局排查出的18起案件,严格实行息诉罢访责任制,33起案件全部结服。

  百姓情怀:

  让信访人好办事,为信访人办好事

  马冰说:“老百姓都不容易,不是实在没办法,谁愿走上访这条路,既然来了,就是对咱们公安机关的信任,就是对党、对政府的信任。”

  一头是党和政府的重托,一头是百姓的期盼,马冰在信访岗位上执着坚守。

  她把百姓的苦痛当做自己的苦痛,为他们排忧解难、化解矛盾。她说:“要让信访人好办事,为信访人办好事。”

  2007年,马冰接了公安部督办的张敬芝(化名)上访案。

  这是一个25年之久的积案。上世纪80年代,张敬芝与淄博某家医院发生纠纷,称医院弄丢了她的孩子,几十年来纠结不清,上访一直访到公安部。因为证据不足,这个案子非常棘手。要息诉罢访,不是件容易的事。马冰陪着老太太东跑西颠,穷尽心力去办。她根据对上访人的了解,经过与其家属进行沟通,到有关医院进行诊断,证明这位上访人有偏执性精神疾病,马冰专门找心理专家跟她谈,有时一谈就是十几个小时,最后终于谈通了。陈年积案,一朝结服。马冰受到上级嘉奖。其中艰辛只有经历其中的马冰真正地体会。

  在马冰看来,与上访人的交流,是心与心之间的对话,要找到一条路径,打开对方的心结。她说:“暖心为上。”

  于是,怀揣一种关爱的情怀,马冰试图走进信访人的心灵世界,在许多时候,上访,变成了一种倾诉。而此时,马冰就专注地倾听,然后开导。

  一位个体女老板,与邻居发生了纠纷,事儿虽然不大,可心里憋着一股气,生意也不做了,来上访。马冰看她有点钻“牛角尖”,便和她算了一笔帐:这个事处理起来十分复杂,困为没有合理的依据,能不能解决还是个未知数。现在,你几乎天天往这里跑,生意放下了,而且搅乱了你和家人的生活,这样下去,那损失可就大了。你自己想想,值,还是不值?

  听了马冰一席话,这位女老板茅塞顿开,重新回归人生的正常轨道。

  对于一些老上访户来说,信访,常常是彼此之间耐力的较量。

  有一名上访人,因为妻子调动工作的事,和单位闹纠纷,加上自己身患重病,许多事纠结在一起,导致心理失衡,冲动易怒,扬言报复。为了这个案子,马冰三天两头往那个单位跑,进行协调,都与单位的人混熟了。马冰说,那段时间天天奔波,非常疲惫,但有一种责任在支撑着自己。因着自己做的一切,社会就会少一些隐患,多一份和谐。

  职业智慧:

  构筑和谐社会的“防波堤”

  多年的历练,马冰总结出了自己独到的“信访经”。

  她说,每个上访人的诉求不同,性格不同。作为一名信访民警,要学会“阅读”人,善解人意。同时,要具备一种良好的心态,沉稳理智,宠辱不惊。

  比如,一些上访人以为有理在手,一进门往往盛气凌人。这时,你不能跟他一块急,那就成了火上浇油,要先冷处理。端杯茶,让个座,让他冷静下来再谈。夏天,许多上诉的人心火旺,她就把空调开得低一些,把接访室整理得清清爽爽,再摆上几盆花,营造一种温馨的氛围。让上访者明白,来这里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为了决斗。

  马冰说,信访工作不具体办案,而是超越案件本身,选择一个独立的视角来解剖案件。这就要求信访警官即是专才,又要是全才。

  于是,每个案子,都成为马冰的“教科书”,她从中不断地汲取自己需要的东西。她向办案民警学,向司法专家学,甚至还向上访人学。她说,对于公安部门所办的每一件案子来说,信访都是一面“反光镜”,一块“试金石”,站在上访人的角度去考量,更能发现执法过程中的纰漏和破绽,从而以此为鉴,举一反三,提高依法办案的水平。每办一个案子,她都当作是一次“赶考”,越难越能激起她的求战欲望和潜在能量。马冰的记忆力惊人,经手的案子,全在脑子里装着,因此在警界享有“活档案”的美誉。

  基于对信访工作的独到理解和丰富经验,马冰在淄博警界声名鹊起,市局对一些疑难案件征求意见时,马冰说的话颇有份量。

  一些信访案件,往往因程序错位或证据缺失,一时没有结局。马冰独出心裁,采取“迂回”战术,达到异曲同工之效。

  有一位80多岁的老太太,因为家庭遭遇一件惨痛的事来上访,老人为此眼睛都哭瞎了,成为一个一辈子解不开的结。马冰对老人寄予了莫大的同情,在办案之外,专程到老人家里走访,对老人的生活给予关照,并协调有关部门与老人结对帮扶,逢年过节到老人家里慰问,抚慰老人受伤的心。尽管事情还得不到解决,但老人感受到了另一种温暖,重新燃起了生活的信心和希望。老人拉着马冰的手说:“从你这个闺女身上,我感到了公安的好。”

  在受理案子的过程中,也难免遇到人情事儿。但马冰始终坚持原则,决不徇私。属于干警违法违纪的,按照程序转司法、纪检、督察部门处理,不属于干警违纪的,要给上访群众一个明示。她说:“同情只是同情,原则还是原则,法律还是法律。”

  凭着一种职业智慧和人格魅力,马冰为和谐社会构筑起一道道“防波堤”。

  相对于一线刑警的刀光剑影,信访民警干的事儿显得太过平淡无奇。但马冰甘守寂寞,在看似平淡无奇中体验着一种神圣和崇高。咀嚼这15年的信访年华,她感觉“蛮有味道”。

  问马冰:信访15年,一个二等功。对未来有何期待?她语出惊人:信访工作的最高境界就是没有信访。我的梦想是把信访干到老,把信访干没了。

李可孝 李淑娟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