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绿"一座城 "养"一城人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22日15:26  新民晚报

  本报记者胡晓晶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世博,让人更懂城市。2010上海世博会进入闭幕倒计时,亲身入园感受世博的参观者已超过6850万。演绎了184天的精彩故事,影响远不止184天:绿色出行的城市生活,变废为宝的城市生活,亦简亦美的城市生活--上海世博会,将怎样改变我们的生活?

  赛车男的绿色出行远景

  爱速度,爱轰鸣,爱赛车--天天忙在E片区的罗杰,被迫与爱车几近"零接触",停车不便让他不得不改换上下班出行方式:出家门先刷闵行区的诚信卡,骑免费租赁自行车1公里,再刷公交卡换乘地铁从西藏南路门入园。

  起初,他会为挤地铁而郁闷,也常因不练车而手痒;但一个月后,世博工作者罗杰不仅得到老婆表扬说"腰围小了、脚力健了",还比较出上下班高峰时坐地铁比自驾车能省20分钟的好处。上周末,罗杰从本报上读到申城年内将试水"不来梅式拼车"的消息很激动,他说世博后就想参与这种"汽车共享"的新走法。

  【记者手记】上海世博会期间,像罗杰这样的市民很多,他们在世博中体验到了绿色出行的益处,也从世博园看到了绿色出行的未来。丹麦馆盘旋而上的自行车道每天都吸引无数参观者;上汽-通用汽车馆里展示的2030年新能源车和城市交通远景,也让汽车馆成网上人气最高的世博馆……世博告诉人们:当下,不妨从"踏油门"退一步,多做做"踩踏板";未来,还可从"踏油门"更进一步,"触摸屏"就能享受到车联网让交通零堵塞、新能源让开车零排放。

  世博娃的垃圾分类实践

  爱吃糖,爱演讲,爱垃圾——今年6岁的江晓苇,是名副其实的“世博娃”。因为外公是进园超过30次的世博达人,晓苇看世博也从中班看到了大班,几乎看一趟就会喊一趟“哇塞”:哇塞!可口可乐馆里摇一摇就能自己结冰的可乐瓶,居然有一半是用玉米秆做的,而且5个易拉罐就能做成一件白T恤;哇塞!瑞典馆里放的普通瑞典人家,家家厨房都会垃圾分类,关键是每个瑞典小朋友都会分……

  一回家,晓苇就和外公联手做起垃圾分类员:香蕉皮、毛豆壳都是不可回收的,酸奶瓶、旧报纸都是可回收的,两种垃圾一定要“排排坐、分果果”;到了幼儿园,晓苇不仅把自己的垃圾分类经画进世博小报,还给班上同学开“小会”:“世博告诉我们不要让世界不环保,要给垃圾宝宝找朋友……”

  【记者手记】上海世博会上,台北案例馆展示的“资源全回收、垃圾零掩埋”案例引起政府部门的关注。台湾曾推“外星宝宝登陆台湾”活动,即环保部门请小学生们为4种颜色的分类垃圾(“外星宝宝”)起名,让民众逐渐培养起垃圾分类的意识。由于有效推行了垃圾分类、随袋征收制度,10年间台北家庭的垃圾量减少67%、资源回收率从2.4%提高到45%。对此,上海有关方面表示,台北经验不可能照搬但值得借鉴,沪上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新举措正在研究中,包括提倡减少大量过度包装、建立引导居民垃圾分类的志愿者队伍等。

  算碳女的亦简亦美时尚

  爱彩妆,爱上网,爱时尚——70后女高管Romy没去过世博园但听过世博经,尤其听在世博园里做礼仪的表妹讲:“唇膏一样可以打腮红,干了的睫毛膏可以刷眉毛!”Romy尝试这种低碳彩妆法,不仅季度美容预算省了,连容易过期的化妆品也少了。继而上网一看,她发现不少年轻人不光在化妆上化繁为简,还爱算算自己的碳排放,并为改善气候而采取减排行动。

  “每天人均呼吸释放二氧化碳1140克,每年间接碳排放电脑10.5公斤、电视1.7公斤、冰箱6.3公斤,开百公里私家车碳排放22公斤、坐飞机经济舱13.9公斤……我一年的碳排放量总量竟然过十吨!”诧异之下,Romy开始更多采用电话会议和网络办公,电脑长时间不用就让机器“休眠”,她更打算把自家的房子按世博经验改造一回——墙体装上了隔热保温材料,窗户换成双层真空玻璃。

  【记者手记】亦简亦美的适度生活,能为人口密集化的城市“减负”。上海世博会上,西班牙馆的藤条遮阳外衣、中国馆的“自遮阳”体型、国家电网馆的“穿堂风”设计、主题馆的绿化墙、德国汉堡之家和法国罗阿案例馆的塑窗框隔热……比比皆是的“低技术”范例,巧用自然让人赞叹。

  据上海世博局城市最佳实践区部部长孙联生介绍,世博会上的绿色城市案例有望在世博会后得以“复制”。比如:加拿大蒙特利尔案例与上海市签署了一份最新的友好合作备忘录,将在今后三年内共同关注环境和公共卫生两个话题;上海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准备与马德里市政规划及住房部签署“马德里—上海保障合作框架协议”,以开展建设保障性住房和资源节约型住宅等方面的合作。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