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过街天桥“犯病”,“对症药方”何在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03日02:58  郑州晚报

  

过街天桥“犯病”,“对症药方”何在
嵩山路棉纺路天桥使用率低,形同虚设。
过街天桥“犯病”,“对症药方”何在
建设路碧沙岗天桥,占道已成痼疾。东风路文化路天桥引桥外贴满小广告。

  据郑州市规划局的统计资料,省会已拥有42座过街天桥。这样算来,过街天桥已经不少了。但这些天桥是否都充分发挥了作用,它们特别是新投入使用的目前现状如何?11月2日,记者对部分天桥进行了探访,发现不少天桥都患了“病”。晚报记者 张翼飞 文/图

  先天不足,行人望而却步

  时间:上午11点

  地点:嵩山路棉纺路天桥

  正是交通高峰,桥上却空无一人,行人宁肯等红灯,也要从斑马线通过。

  记者计算了一下,10分钟之内,才有两三个人从桥上通过。

  为什么大家都不愿意走这座天桥呢?

  据执勤的交警二大队民警介绍:这座天桥引桥长、台阶高、坡度窄,不适合推行自行车。

  更重要的是,该天桥只有北侧的单向台阶,没有形成“回路”,只能供东西方向的行人通过。东北角到西南角方向只能走人行横道。

  还有一个原因是,这个路口连接建设路、西站路、医学院等交通要道,大量机动车要在这里转向分流,无法设置隔离带阻断行人上桥。

  所以,只有等到东南角的河医商圈竣工之后,这里的天桥能扩充成环形,情况估计会有改观。

  病情一

  病情二

  设计上缺少对人的关怀

  时间:下午3点地点:人民路太康路天桥

  尽管二七广场的综合整治活动,使得这里的桥面卫生、占道等问题有了改善,但记者依旧看到,三三两两的摊贩在桥上摆着地摊,还有乞丐在台阶上乞讨和角落处铺开被子大睡。在桥面上,胡喷的办证广告清晰可见,在靠近三角公园的一处引桥下,清洁工人的三轮车用一个废弃广告背景布蒙着,很不协调。

  这处天桥是最早建成的环形天桥,造型优美,给人的感觉很大气,在桥上可以没有障碍地看到二七纪念塔,是一处观景的好位置。

  但在资深网友古陵斋主看来,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之处:

  整个天桥路面上没有排水系统,雨水会通过地面的石材渗透到下面,使下面的塑铝板脱落;

  没有设计残疾人无障碍通道;

  这么高的过街天桥,最好能设计自动扶梯;

  应该设计必要的雨棚……

  要求可能有点过高,但却表现出市民对城市建设的强烈参与意识和希望交通设施更加人性化的殷殷之心。

  病情三

  天桥成了热闹的马路市场

  时间:下午5点

  地点:建设路碧沙岗天桥

  下午5点,正是人们行色匆匆回家之时,但在这座天桥上时,恐怕都要慢下脚步。几乎有一半的天桥都被摊贩占据,发广告的、卖内衣的、贴屏保的、鼓捣化妆品的、设计艺术签名的……令人厌烦。国棉五厂的刘阿姨提起桥上的占道现象就气不打一处来:“一上桥就像进了市场,好好的天桥搞得乌烟瘴气的。”

  记者感言

  记者当日还走访了东风路文化路天桥、郑州大学东门天桥、黄河路文化路天桥、二七路太康路立交桥,二七广场廊桥。

  一路看过来,每座天桥都能发现或大或小的瑕疵。记者相信,这些“病状”都是可以“治愈”的。希望管理部门尽快开出“良方”,实施“手术”,能够长久保持。真心希望省会过街天桥都能安然无“恙”。晚报记者 张翼飞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