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奥巴马遭受打击,但不是他的世界末日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03日02:58  郑州晚报

  

奥巴马遭受打击,但不是他的世界末日
11月2日,选民在美国弗吉尼亚州阿灵顿县的一处投票点参加中期选举投票。新华社发

  美国中期选举开始投票

  共和党可能重新夺取众议院控制权

  美国中期选举投票已经于当地时间2日清早展开。

  此次中期选举,是自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后民主党与共和党的第一次政治对决。美国国会众议院有435个席次,众议员每两年改选一次,今年全部改选。参议员则是每6年改选一次,每两年改选三分之一。今年有36个参议员议席改选。

  媒体预料民主党恐将失去众议院多数党地位,许多议员议席岌岌可危,共和党乘势东山再起,是连续第3次选举“大洗牌”。

  结果预测

  共和党将赢得大约231个众议院议席

  最新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共和党将赢得大约231个众议院议席,重新夺取众议院控制权;民主党有望以微弱优势保住参议院多数党地位。

  多名现任民主党重量级国会议员面临严峻挑战,其中包括内华达州参议员、参议院多数党(民主党)领袖哈里·里德。白宫方面特地让“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前往内华达州,为里德助选。

  奥巴马的现在:选情激烈

  一个月往14个州为本党候选人助选

  奥巴马1日返回华盛顿。过去一个月,他先后前往14个州为本党候选人助选,其中部分地区去过两次。他希望自己的出现能重现点燃年轻人、非洲裔民众、独立人士等民主党支持者对选举的热情,挽回民主党颓势。

  在宾夕法尼亚州,奥巴马通过当地一家电台警告民众,共和党打算重新实施导致金融危机发生的政策。

  “这是底线:我们正取得进展,我们正通往正确方向。”他说,“……花点时间去投票,这将影响今后数十年。”

  奥巴马身边的官员说,他准备亲自致电民主党志愿者,为他们加油鼓劲。

  前同事:乡亲对他失望

  美国中期选举最后一天,根据最新民调指出,不只民主党选情不乐观,高达四成的民众更认为奥巴马只值得当一任总统,仅三成的人支持他连任。曾与奥巴马一起教书的芝加哥大学教授罗森伯格表示,奥巴马的乡亲确实难掩失望之情,如果今天是总统大选的话,奥巴马将会有麻烦,但奥巴马还有时间改变局势。

  芝加哥大学法学院是奥巴马曾经任教的地方,尽管两年来民众对他有些许的失望,但在这里人们有不同的看法。

  芝加哥大学政治系兼法律系教授罗森伯格曾经与奥巴马共事过,看着奥巴马在芝加哥一路从教授、参议员成为总统,到现在面临严峻的政治考验,罗森伯格说,芝加哥人确实难掩失望,因为奥巴马带来的改变没想像的多。

  罗森伯格说:“人们感到失望,他们觉得总统奥巴马还没做出足够的改变。”

  罗森伯格表示芝加哥所在的伊利诺伊州,向来是倾向民主党的州,但在经济不见好转情况下,也许会出现翻盘状况,若今天是大选,奥巴马恐难顺利连任。

  他说:“如果今天就是总统大选,总统奥巴马将会有麻烦,但今天不是大选,而是两年后,所以我想我们还难下定论。”

  在家乡拉票,一名男子突然跪地乞钱

  美国总统奥巴马日前返回家乡芝加哥为民主党国会候选人拉票时,遇上一宗令他尴尬又难堪的事。当他在一间餐厅用餐完毕,准备乘车离去时,突然有一名男子跪在路边,双手合起来握着拳,对着奥巴马的车队乞钱,整个过程被记者摄入镜头。该名男子的举动,正是无数生活陷入困境的美国人的写照,也反映出奥巴马政府的经济政策失败。

  目击者说,当该名男子跪下来乞求时,他背后还有一批路人聚集,部分人拿起相机或手机,拍摄奥巴马。

  不知道奥巴马当时是否见到该名男子的举动,也不知道他在报章上看到这张照片后,有何反应。

  “这是底线:我们正取得进展,我们正通往正确方向……花点时间去投票,这将影响今后数十年。”

  ——奥巴马

  奥巴马的未来:挑战严重

  美国将面临两年的政治僵局

  美国《时代》杂志专栏作家马克·霍尔珀林撰文说,对于共和党领袖和奥巴马来说,真正的挑战将在选举后开始。

  霍尔珀林认为,失去众议院控制权是对奥巴马的一个打击,但不是世界末日。上一任民主党总统比尔·克林顿在职期间,民主党在1994年中期选举中遭到重挫。然而,克林顿迅速调整政策,促进两党合作,引领美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成功连任。

  按霍尔珀林的说法,奥巴马需要以乐观态度接受中期选举结果。他应将降低失业率作为政府工作重点,听取共和党方面主张,出台具体措施减少财政赤字。同时,他应挤出时间加强与民众沟通。

  霍尔珀林认为,最重要的是,奥巴马需要证明他是一个乐观、能超越党派之争、富有经验和勇于行动的领导人,将所有精力放在美国的未来上。

  对共和党来说,在中期选举中收复失地并不意味得到多数美国人支持。与民主党一样,共和党需要重塑在民众心目中的形象。

  霍尔珀林说,共和党需要展现出与奥巴马合作的意愿,尊重后者国家领导人地位;确保新当选议员中的右翼保守派民间政治运动“茶叶党”成员不会左右党内政策。另外,共和党需要证明,与取得政权或其他任何议题相比,他们更关心如何应对国家所面临的挑战。

  在霍尔珀林看来,对美国来说,最好的结果是民主、共和两党一同作出改变,展开必要合作,携手解决美国面临的问题。否则,美国将面临两年的政治僵局。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美国与中国:影响不大

  中美争议摩擦都属正常现象

  当前,中美经贸关系的特点可以概括为“相互依存、摩擦不断”。近年来,尤其是2010年,中美双边经贸关系日益呈现出多边化的特点。

  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普遍表示,尽管中国话题被美国会议员用作竞选的谈资,但国会中期选举并不会动摇两国的关系。

  美国会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主席斯莱恩也认为,美中两国紧密相连,争议与摩擦都属于正常现象,关键是双方要寻找利益契合点。

  尽管中美经贸问题摩擦增多,但专家普遍认为中美双方能够找到解决方案,合作是必然之选。

  美国国际金融协会总裁查尔斯·达雷华认为,近期美国会众议院通过的针对人民币汇率的法案对中美经贸关系毫无帮助,需要反思。

  美国前商务部副部长罗伯特·夏皮罗认为,解决中美经贸摩擦,双方需要在贸易和投资方面加强合作。从美国角度讲,美国应当尽快恢复本国经济,推动增长,在本国创造更多就业。

  斯莱恩称,中美之间最大的问题在于大规模的贸易不平衡。美方的巨大贸易逆差会引发很多糟糕的问题。华盛顿智库传统基金会的中国经济问题专家史剑道认为,美方应尽快削减其财政赤字,这也会减轻中国人民币的升值压力。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研究员钱立伟认为,美国中期选举对中美关系而言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节点。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时殷弘认为,人民币汇率压力是目前中美关系的“最大障碍”。“两国负责经济和金融的领导人会面,不仅仅是一个积极的信号,而且双方肯定谈到了一些实质性的问题。这说明双方都在努力避免使矛盾尖锐化。”据新华社电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