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免费地铁”客流井喷背后的公共诉求

  □王传涛(山东教师)

  1号是广州地铁对市民免费开放的首日,广州多条地铁线路被挤爆。另据统计,广州地铁线路平日客流量只有400万人次,而到1号晚已达到600万人次,多出了200多万人次,广州很多车站都是超负荷容纳客流。(11月2日《广州日报》)

  应当说,“免费的地铁”很像天下掉下的馅饼,给了广大市民一次免费出游的机会。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免费的地铁”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交通压力,激增200万客流的现实几乎让广州增圹了一个二线城市的规模,地铁难免趋于瘫痪,有广州的网友反映“等了半小时都进不了候车站”。问题也随之而来,“免费地铁”遭遇客流井喷的原因何在?

  “占小便宜的心理太可怕了”——有网友如是说。对于这样的观点,笔者并不敢苟同。更重要的,“免费地铁”被挤爆作为一种群体现象、社会现象,还应该有着更为深层次的社会原因与利益诉求。正视这种公共诉求,才可能找到城市人心中的痼疾,才可能更好的纾解城市交通与城市弊病。

  笔者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许多乘车市民乘车是为了买菜和游

  玩。这就最起码说明,对于城市人来说,城市人需要一种低成本的买菜交通、游玩交通。在菜价与景区门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单单是城市交通一项就足以让许多市民望而却步,更不用说其他花销了,城市市民的生活压力、交通压力可见一斑。坐公交太慢、打的和乘地铁又太贵,市民们只能选择做“宅男宅女”,这也造就了200万人的消失与井喷。

  高昂的生活压力、交通压力,要求公共交通设施必须降低收费、提高服务,甚至是直接还原回公共交通的公益性质。纳税人是城市交通的买单者,市民的乘车费也基本可以保证城市交通的资金周转,问题是,公共交通的公益性又在何处?市政对市民的经济回馈又应该如何体现呢?所有的答案,都可以在“免费地铁”客流井喷的现实中去寻找。

  不是市民们不愿乘地铁,也不是市民们爱贪小便宜,而是在现实之中,越来越多的“城市壁垒”把城市居民囚禁了起来。有媒体发明了一个新词叫“城市病”——我国许多大中城市都集中爆发了多种“城市病”,这不仅影响了城市的运转,更影响了城市居民的幸福指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