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知识分子吃什么?

  □本报评论员贾知若

  应该说,在食品、保健药品安全事件频发的当下,一位县委书记问了句“你们知识分子吃什么”,完全有可能被误读。但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于建嵘不会误读,因为这道再真切不过的逐客令,他拂袖而去。

  我从前当体育记者时,也曾经被相熟的足球教练或球员这样“问候”过,当然他们还不至于问“吃什么”,而是隐晦地表明:你们这些记者老批评中国足球干啥?中国足球“上去了”,体育记者的日子不是更好过吗?是的,逻辑还是清晰的,但可惜的是,中国足球至今没有“上去”过,而且还正在大力反赌扫黑,迎来了迟到的手术。

  “知识分子吃什么?”——这句话听起来很熟悉,很像不久前宜黄事件后,一位当地官员投书媒体中提到的——“宜黄是我国城市化运动中的一个

  牺牲品”它们的相同之处,就是打着高尚、正义的旗号,还稍带些矫情的伤感……其实,于教授的讲课已经足够深入浅出了,拆迁可以拆出发展速度,同时也会“拆走了民心,拆走了民族的未来”,但书记不以为然,“你这样一讲,下面的干部就不会去执行县委的决定了。”他这样想,如是说。

  在一系列的“强拆事件”中,“宜黄案”之所以具有标志性的意义,是因为它引得舆情翻滚……然而,在10月下旬,北京大学宪法与行政法研究中心、中国政法大学宪政研究中心联合召开的“促进拆迁条例废旧立新学术研讨会”上,与会学者们普遍认为:趁新拆迁条例酝酿还有个过程,地方政府是紧锣密鼓、争先恐后,争分夺秒,唯恐错过旧体制的“末班车”。

  这就是现实,比“你们知识

  分子吃什么”还要冷峻得多的现实,它能折射出什么?

  一方面,是专家学者们饱含良知的警示,在于建嵘提醒“拆走民族未来”之前,中农办主任陈锡文也曾公开直言:眼下的这场拆农民房的运动实际上是对“增减挂钩”这一政策的曲解。

  另一方面,是地方政府执迷不悟的强拆逐利。据陈锡文接受媒体采访时披露,“增减挂钩指标置换”有几个非常重要的原则,诸如“新置换的建设用地指标必须纳入年度计划”、“通过增减挂钩指标置换获得的土地收益必须全额返还当地人”等等,从陈接触到的很多省一级干部到县乡级干部,“都不太清楚,甚至根本不知道”。

  当一个人只能看到眼前利益,他往往不再怀有什么敬畏,“你们知识分子吃什么?”于是从天而降——说到底,它等同于一次无知的挑衅。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