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都来做个“非典型”的好人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03日15:29  金羊网-羊城晚报

  广州观察

  GUANGZHOUGUANCHA

  □韩江子

  本报今日报道:一名妇女带着孩子搭公交车,孩子急病高热晕厥,司机陈润添一踩油门,就往最近的医院跑,还喊道:“紧急事故,不停站,各位乘客谅解!”十来分钟后,公交车在医院门口刹住,司机一把“抢”过已失去知觉的孩子,就往里跑:“医生医生,救命呐!”

  由于抢救及时,孩子终于没大碍。事后,面对感谢,司机淡静地说,“这不过一件小事”;面对媒体,司机抛出一句:“这有什么好说的。”

  是的,在许许多多“高大全”的榜样和典型面前,陈司机的行为的确是一件小事;公交车上的陌生人,拿出药油、热切关心孩子的病情,也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正是这些“小事”,汇聚成人间的真情。

  2008年春运期间,湖南、粤北雪灾,汹涌的人流被困广州火车站,其中一名女子疲累交加晕厥过去,拥挤的人群立即停下前进的脚步,上演了一场爱心接力,将她救出重围。在一些新闻报道中,我们也见到列车上产妇临盆、众人救危的故事。在无数次的救灾捐款过程中,更有许许多多人默默地献出爱心。

  我把这些普普通通的人叫做“非典型”好人。在我们这个由众多凡夫俗子组成的社会中,或许需要一些榜样和模范作为典型,但典型离我们远了些,而且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故而,这个社会更需要的是像陈司机和陌生乘客一样的“非典型”好人,他们就在我们中间,而且每颗向善的心都可企及,每一个人都能够做到。

  陈司机为救人,顾不上向公司报告临时改变线路,这个细节值得一说。因为,行车规范准则固然重要,但生命安危无疑最高“律令”。反观我们这个社会,有些人、一些机构习惯于“按章办事”,守着僵化的规则,无视民众疾苦,到头来竟什么责任也不用负,这是一种“平庸的恶”。制度和规则永远是不完美的,唯有人性化的热心才能弥补它的残缺,对于社会管理者来说,尤其应该记住。

  我们每个人可能有各种各样不足,甚至不良习惯,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做一个“非典型”的好人。同乘一辆公交车,暗喻我们处于一个社会共同体,对任何一个人的安危,全车人和司机都在牵肠挂肚,这就是我们所祈愿的。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