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村支书打造出全球最大武校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23日03:13  大洋网-广州日报

  

村支书打造出全球最大武校
武校学生为亚运会开幕式进行威亚排练。
村支书打造出全球最大武校
塔沟武校创始人刘宝山。
村支书打造出全球最大武校
塔沟武校总教练刘海科。
村支书打造出全球最大武校
少林小子有真功夫。
村支书打造出全球最大武校
塔沟武校学生表演万人大练武。

  亚运开幕式让少林寺脚下的塔沟武校成为焦点 本报记者走进武校揭秘其30年发展之路

  中国武校生存调查 (上篇)

  没有哪一座武馆,在过去30年间收获如此多荣耀。它,就是在亚运会开幕式上惊艳亮相的塔沟武校。由该校1500多名功夫小子表演的《白云之帆》好评如潮,也让这所少林寺脚下的武校再次成为焦点。

  亮相亚运,也让这所武校的命运悄然改变。《白云之帆》将作为日常节目固定下来,向游客演出,今后或将在少林寺表演,几千名功夫小子们也有了出路,一条新的“财路”诞生了。亚运会上一炮而红也让塔沟武校稳坐“天下第一武馆”的宝座。

  然而,这座中国最大的武校也有“高处不胜寒”的烦恼。它至今仍是一家家族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尚未完全建立,也面临着生源萎缩、资金短缺等困难。船大掉头难。这艘中国第一的“武校航母”将驶向何方?这个家族的第二代继承人刘海科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文、图

  本报特派记者肖欢欢

  河南嵩山脚下的塔沟武校沸腾了,因为广州亚运会开幕式上的《白云之帆》。上周,记者慕名来到这座位于嵩山少林寺脚下的“天下第一武馆”,校园内处处洋溢着亢奋。“热烈祝贺我校《白云之帆》成为广州亚运会最具观赏性节目”、“欢迎我校健儿参加广州亚运会凯旋归来”等红色标语在校园内随处可见。

  武校的孩子们原本刚毅、沉着,这些天也忍不住欢呼雀跃。谁都知道,学校又新添了一个世界冠军。可惜的是,学生们白天忙着练武,没空观看电视直播;并且,学校的宿舍也没有电视给他们看。在上周五的例行全员大会上,校方再次用大喇叭喊话,以学员在广州亚运会上的精彩表演鞭策台下的2万名学生。

  亚运效应:

  《白云之帆》节目将被保留

  塔沟武校总教练刘海科表示,国庆六十周年庆典晚会、北京奥运会他们都参加过,但就数广州亚运会这次最提气,因为节目难度大,社会反响强烈,媒体报道火爆。“我们的荣誉簿上又添了最重要的一笔。至少,春节过后的招生我们不愁了。”刘海科松了一口气。

  更为重要的是,他找到了一条新财路。刘海科透露,早在亚运会开幕式结束后,就有观众建言:这么精彩的演出,只演一场岂不可惜?何不作为固定表演节目演出,肯定会场场爆满。因此,《白云之帆》这个节目将被学校保留下来,就在少林寺旁边的塔沟老校区继续演出,所有去少林寺参观的游客,都可以看到,至于一场表演收费多少,还没定下来。接下来还有可能到少林寺景区表演给游客观看。“这么多学员,一下子都有了出路。一来培养了人才,二来传承了武术,三来产生经济效益,一箭三雕。”

  本报记者近日走进塔沟一探究竟。

  走进塔沟武校,面积3000平方米的练武场上,功夫小子们辗转腾挪,吆喝声此起彼伏,令人精神一抖。武校现有学员近3万名,光教室就有400多间、饭堂就有30个,是登封武 校的龙头,号称全球最大的武术学校,也被誉为“天下第一武馆”。30年间,这所武校累计获得奥运、世界冠军142人次,全国冠军298人次,光获得的金牌就有近2700枚。而 这样一所声名显赫的武校,当初却完全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用老校长刘宝山的话说:“一不小心就成了世界第一。”

  成名背后:

  无心插柳成就“功夫帝国”

  武校的“开山鼻祖”刘宝山曾经做过少林寺塔沟村支部书记,是少林武术世家的第七代传人。“我曾祖父兄弟四个,有两个在少林寺出家,当时都在民国时期拿过当时的全国冠军。”在刘宝山的家谱里,有少林寺当武僧教头的刘廷选、少林寺的总教头刘发泰等响当当的名字。刘宝山从六七岁时就跟着父亲学武,20岁之前已学会七星拳、少林十八式罗汉拳等少林绝技。

  直到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由于“自古功夫出少林”,慕名前来习武的人多了起来。而少林寺寺规森严,不能随便授艺。出生武术世家的刘宝山被推上了台面。

  刘宝山回忆说,自己收的第一个徒弟是在1978年。当时,一个年轻人背着一袋红薯面,说要跟刘宝山学武艺,刘宝山到哪里他就跟到哪里,同吃同睡了三天后,刘宝山收下了这个徒弟。当时家里没地方住,这个徒弟就住在少林寺边上的窑洞里。起初几年,刘宝山没有收过一分钱学费,徒弟们的“学费”就是帮他干农活。“当时拜师很简单,磕个头,拿两个馍馍过来就行了。”

  “其实我根本没想到要办武校,但学生这么多,我一个人也带不过来,只有搞成学校,我是被逼上了这条路。”回忆起32年前的抉择,刘宝山感慨万千。到了1984年,徒弟增加到20多个,家里再也住不下了。刘宝山只得拿出家里的宅基地,在少林寺周围建起几间瓦房,让学生们住。粮食也不够吃了,免费吃住行不通了,刘宝山开始尝试着收学费,每个月5元。

  不过,收徒授艺却让刘宝山提心吊胆,因为怕被当做“资本主义尾巴”割掉。为此,他专门问当时的登封县长,自己这样做算不算违法,县长跟他说,教徒弟少林功夫是传承中国文化,不犯法。刘宝山这才放开了手脚,1985年,徒弟数量一下从100人增加到300人。刘宝山的武校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像滚雪球般越滚越大。

  “塔沟走到今天,靠的全是真功夫。发展是打出来的。”刘宝山的话格外朴实。这位老拳师还是国家武术九段和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虽然已经年近八旬,却依旧精神矍铄,走起路来虎虎生风,大家亲切称他为“老师傅”。

  “练武来不得半点耍花枪。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张三的徒弟打赢了李四的徒弟,那你张三就是比李四厉害;李四的徒弟输给张三的徒弟,当师傅的就会抬不起头来。徒弟输了,师傅脸上也会没光,武校的学生很快就会如鸟兽散。明年要想再招到学生,难。”刘宝山说。

  成功秘诀:

  发展是“打”出来的

  由于从小跟着父亲习武,刘宝山的三儿子刘海科深得父亲真传,他如今还担任河南省武术散打队总教练和塔沟武校总教练。对于武林界的“成王败寇”,刘海科感触颇深。“说句难听的话,在擂台上打输了,你连屁都不是。”

  1985年6月,刘海科做教练带队参加郑州的武术比赛,结果带去的7个学生全军覆没。“我父亲是登封最出名的拳师,这件事实在太丢人了。结果学生都觉得你这个老师不行,转投其他武校,学校的学生一下子从300人只剩下不到200人。”刘海科回忆说,这次失利对他打击很大,他一度消沉了两个月,甚至想转行到少林寺边上摆地摊卖茶叶蛋。但学武十多年也让他割舍不下。

  是年,刘海科亲自率领弟子到全国各大散打比赛实地观摩、体验,并对弟子们进行“魔鬼训练”。当时,学生们每天要从新校区跑到老校区的少林寺达摩洞,一个来回就是10公里,一天要跑两个来回。1986年,刘海科卷土重来。他带去的6个人拿了5个冠军1个亚军。这下,学生们又回来了,原来的500人一下蹿到900人。随后,塔沟武校的学武人数便以每年一两千人的速度递增,到1999年,突破1万人。

  为了证实有真功夫,功夫小子们还专门向记者展示了“头开钢板”和“飞针穿玻璃”等功夫绝技。一名年龄约15岁的功夫小子一声怒喝,将一排约5毫米厚的钢板硬生生拍 在额头上,钢板应声而断。一名学生将一根钢针大力用手腕一甩,约5毫米厚的玻璃被扎穿,玻璃后面的气球也随之爆裂。

  发展历程:

  从一名学生到3万学生

  8年前,原本位于少林寺的老校区再也容纳不下数以万计的学武弟子,塔沟武校又在距离少林寺5公里开外新建了一座面积达50万平方米的新校区。如今,武校像一个越长越大的孩子,新校区再次显得逼仄,于是,武校在东北角又买下了约1000亩地。

  经过30多年的资本积累后,塔沟武校开始走集团化发展之路。2007年4月,该校组建了塔沟武术教育集团,下辖少林武术职业学院、塔沟武校、少林中学、郑州神武少林武术用 品有限公司等7家单位。武术培训仅是该集团的一项业务之一。据相关人士透露,集团资产已达数十亿元。

  神武少林武术用品有限公司正由刘宝山的大女儿刘秋环执掌。这家武术用品有限公司专门为登封的几十家武校生产服装和武术装备,光拳击手套每年都能卖出8万双,目前是登封最大的武术产品供应商。记者日前来到这家公司看到,一楼的展示厅面积有300多平方米,整个5层楼全部是该公司“航母”。

  刘海科的胃口远不止此。他表示,扩张的步子不会停下来。接下来有两项工作重点,一是实现武校独办本科。目前,该校和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河南中医药大学合办本科专业,塔沟教育集团正在争取独办。二是将国家汉语推广基地尽快建成。“这种基地全国只有10个,我们希望每年培养出100多名既懂武术,文化课又好的教师。”

  摊子大了,刘海科也更操心了。虽然已是登封武校领跑者,他仍感危机重重,“高处不胜寒”。在他看来,最大危机来自三个方面。最大的威胁是学武的青少年人数在逐步减少。武校的周期比较长,学武的人数在萎缩,这是大趋势,如果硬件设施跟不上,品牌知名度不高,很难在武校市场立足。“我们为什么这么热衷于参加重大比赛并且要在比赛中拿奖,甚至有时人家不给我们钱也要参加?因为这是我们的命根子,没有品牌知名度,根本招不到学生。”

  未来思考:

  “登封一哥”仍是家族企业

  其次是武校学员的“出口”问题。刘海科表示,出口决定入口,如果武校毕业生难有好的归宿,毕业后不能觅到好工作,那对武校的口碑是致命的,招生将越来越难。

  此外就是资金链条能否持续的问题。尽管在外人看来,每年3万名学生,一名学生学费2500元,一年光学费就有7500万元,但刘海科却表示,外人看到的只是塔沟的风光,却没想到塔沟还养着3000多名教职工。“30多年来我们一直都很困难,摊子这么大,每年能保本就不错了。那一千亩地的钱也还得照付。”刘海科叹了口气。

  资金问题,刘宝山也很揪心。他说,几年前塔沟集团就出现过资金紧张问题,因为摊子铺得太大了,贷款也很难,资金来源单一、全靠自身单打独斗,成为接下来发展的一个隐患。因此,他一再跟几个儿子强调,要滚动式发展,有多少钱办多少事,不能把摊子铺得过大。至于公司是否会谋求上市,刘宝山表示,这个事情已经无限期延后。

  其实,这还不是刘宝山最担忧的。去年,刘宝山才把董事长的职位传给三儿子刘海科,老大刘海超、老二刘海钦分别担任集团常务副董事长与副董事长。至今,集团大大小小的事务,三个儿子也仍然得向他汇报和请示。他深知船大浪急,稍有不慎就会全军覆没。在他看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至今仍未在集团推行,才是集团发展最大的隐忧。

  “我们过去就是农民,当初我也没想到企业会办成这么大。搞企业,我们真的没经验,完全是摸着石头过河。塔沟集团就是个家族企业,集团主要业务都是我的几个子女在主抓,财务制度前几年才建立。现在公司没有总经理,现代的职业经理人也还没引进,所以经营风险很大。尤其是有些事情拉不下脸。”临末,老人家长叹一声:船大难掉头,也容易沉。

  至今,刘宝山经常到食堂里看看,到操场上走走。“看看施工队有没有偷工减料,教练有没有体罚学生,学生有没有逃课。”和现代企业管理那一套相比,他更信奉自己的亲力亲为。

  总教练刘海科透露少林小子训练幕后故事

  钢丝绳4次断裂有惊无险

  没有人知道,这短短的8分钟,1600名平均年龄仅16岁的少林弟子们整整练了15个月,甚至还有队员险些丧命。

  率队赴广州参加亚运会的塔沟武校总教练刘海科说,早在去年7月,亚运会开幕式总导演陈维亚就找到了他。“奥运会上我们就合作过,他知道我们的根底。但说实话,我没想到难度会这么大。”对于这个节目,陈维亚也寄予了最高期望,他说:“如果这个节目观众只有鼓掌,就是失败,只有观众惊叫才算成功。”这也让1600名少林小子们感到肩上的担子格外沉。

  正式演出的威亚架高78米,有26层楼高。要求具备三个条件:武术功底好、身体柔韧性好、心理素质过硬。学员曹凯说,挑选过程“比考飞行员还要严格”。

  为了方便训练,导演组专门在塔沟武校老校区建了一个1∶1的训练架,高40米。并从全校近3万名学生中选拔180人。“‘起步价’就是30米,如果这个高度就害怕,那上了78米肯定没戏。很多学员上了40米的架子,从威亚架上往下跳,就直呕吐,还有人吓得尿裤子。”该项目负责人郭振举说,“一个空中演员,需要七个人在幕后拉钢丝。180名空中飞人,全靠地面上1400多人的拉动。演员的生命安全都攥在地面人员的手中。”郭振举说,每天要跑20公里左右,一练就是八九个小时。有两名学员鼻子和下巴被撞裂,缝了十几针。

  除了动作难度外,默契才是最大考验。怎么办?只有一个笨办法:反复练。起初,学员们在一个屏上练,到后来4个屏、8个屏一起练。“我们就像已经被编了8分钟程序的电脑,只要音乐一响起来,8分钟的每一秒我们都不能错。”一位学员说。

  鲜为人知的是,在180名功夫小子训练中,曾先后4次出现钢丝绳断裂,学员还险些丧命。“起初只有一根钢丝绳,有一次发生危险,一名学生险些因钢丝绳断裂掉下去。后来换成了两根,但10月19日那天,8号屏的钢丝绳还是断了一根。”郭振举说。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