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条厦深高速铁路,激发深圳发展新的梦想。
沿厦深高铁,深圳向东——通惠州、达汕尾,连起揭阳、汕头、潮州,滚滚铁龙冲出粤省,再串起漳州和厦门。
实际上,这还不是终点。厦深高铁北端,还连有福厦线、温福线和杭甬温线、沪杭线,一路高铁直通上海。
正如专家所言:中国正进入一个高铁时代。而深圳,正是高铁时代的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是国家“四纵四横”高速铁路规划中的关键节点。
深圳特区报记者 綦伟 王奋强
深圳发展曾遭遇铁路“短板”
成为一个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一直是深圳的梦想。
“特区要发展,交通必须先行”。深圳从建市那一天起,便在交通发展方面不遗余力,并很快取得全国瞩目的成绩。
以铁路为例——1987年,广深铁路复线修通,成为当时广东省内首条复线铁路;1994年,广深铁路成为全国首条准高速铁路;1998年,广深铁路成为国内第一条高速电气化铁路,时速达200公里的“新时速”列车上路奔驰;2001年起,广深铁路开始实行“公交化”运营,成为国内首条城际铁路线……
但20多年过去,深圳仍摆脱不了对外仅有一条铁路动脉的尴尬,铁路建设窘状越来越和深圳的经济地位不相符合。
作为一个移民城市,深圳常住人口已破千万,其中流动性大的外来人口占相当比重,每逢春运,铁路运能供需缺口动辄以数百万人次计;作为中国最大的对外开放口岸,深圳每年往来于内地港澳台旅客运输量很大,日常开行的仅有20多列的长途旅客列车完全不敷需求;此外,全国有50多个大中城市盼望与深圳开行直通旅客列车,但繁忙异常的广深铁路已不堪重负。
2004年,当现代物流产业已被深圳定为着力发展的新兴支柱产业之一时,铁路线路资源对国内省市覆盖与辐射能力的显著欠缺,已成为深圳未来发展的一大“短板”。
高铁时代深圳把握新机遇
正当深圳谋求铁路交通破局之时,2004年,国务院通过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这是国务院批准的第一个行业规划,也是截至2020年我国铁路建设的蓝图。据此规划,我国将主力建设4条纵向和4条横向的高速客运专线,并以此“四纵四横”高速客运专线为骨架,接连辐射全国省会城市及各大中城市。
展阅蓝图,清晰可见——“四纵四横”中,深圳独占两“纵”,正处于北京-武汉-广州-深圳客运专线和上海-杭州-宁波-福州-深圳客运专线的连接点。再接起北京-上海客运专线这一“纵”,三条高速铁路大动脉将贯通京津、华北、华南、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东部沿海地区。机遇来临,深圳机会空前。
2008年1月6日,潮州市潮安县沙溪热闹非凡。上午9时20分,作为上海-杭州-宁波-福州-深圳客运专线组成部分的厦深铁路广东段正式开工建设。厦深铁路为双线电气化铁路,全长502公里,I级铁路标准,旅客列车速度目标值为每小时200公里,并预留提速条件,总投资估算417亿元,其中广东段全长约357公里,总投资约288亿元,深圳境内全长46.278公里,投资约58.96亿元。
近日,记者走马深圳北站和梅林隧道两大工程施工现场,工地上热火朝天。其中,作为广深港高铁和厦深高铁两条高速铁路线接驳枢纽的深圳北站,目前东西两广场均已封顶,20条轨道正按计划陆续铺进北站主体工程。主体工程穹顶“上平下曲”,远望宛如大鹏平展垂天双翼。现场负责人告诉记者,与“西高东低”的地形相应合,深圳北站将在国内火车站中首次实现旅客“上进上出”,旅客到站后不必如其他车站绕经地下通道出站,而是可以直接出到站外广场,便捷登上在此接驳的深圳市区地铁4、5、6号线。这位负责人说,深圳北站将力争于明年春运前开通。
而作为厦深铁路最后一个隧道的梅林隧道,也正在向其出口处——深圳北站昼夜掘进。这条东起深圳布吉、西至深圳北站、全长8600多米的隧道,完全在深圳市区内施工,与京广深港高铁隧道汇合并行,两隧道相隔最窄处仅0.6米,不折不扣是一条“高风险隧道”。如今,隧道掘进已完成大半,12处重大安全风险点已成功通过9个。
以最快速度预计,明年1月,广深港高铁深圳福田至番禺石壁段可通车;明年年底,厦深高铁将可建成。届时,接合两“纵”,连通三“纵”的深圳,将作为一个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连起“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地区这三个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极”,成就一个资源自由流通的大循环。
巨大的商机,正随高铁时代滚滚而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