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一亩地的变迁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13日03:37  北京日报

  本报记者 巩峥

  几年前,一块普通的庄稼地,一年收成几千元,如今为全国十多个省市育种,亩效益六万元

  从种地到育种,小小一块地折射出首都由传统农业迈向籽种农业的大变革

  本报记者 巩峥

  顺义区李桥镇,幽静的杨树林后,有一排貌不惊人的温室大棚。若不是经人介绍,怎能想到全国种植的伊丽莎白甜瓜,80%都由这里供种。

  “别说是您,几年前我自己也不敢想象啊。”日前,记者见到了大棚的主人——年逾六旬的老庄稼把式田国相。他笑着把记者领进屋。对面的大棚已是空空如也,最后一批瓜种子已卖出,望着密密麻麻的账本,盘算着眼下的收益,田国相一脸惬意。

  “您想聊聊这几年种地有啥变化?那真是找对人了。”说着老田拉开抽屉,翻出一摞旧账本,讲起发生在他这一亩三分地上的故事。

  五年前种瓜一亩挣3万

  “六年前的这个时候,对面的连栋温室还没建起来,只是光秃秃一片地上架起一层塑料膜。我闲得闷了就绕着地头边溜达边寻思:祖祖辈辈在地里刨食,忙活一年揣兜里的只有几千块钱,有没有更值钱的东西可种?”打开皱皱的账本,田国相戴上老花镜一页页翻看着。“我隐约觉着,要想多挣钱还得靠新品种。转过年来,我改种了新品甜瓜,果然卖到五六块钱一斤,一亩地挣了3万多块。当时乐得直蹦高!”

  更高兴的事还在后边。又过一年,老田的一亩三分地起了变化。先是来地里的人多了。“以往一年到头,光是我们一家子在地里拾掇;那年,区里的技术员、市农业局的专家,一拨儿接一拨儿来地里考察。一会儿看看瓜苗,一会儿问问收成。”老田被问得一头雾水,一打听才知,他们正在全市种瓜基础好的地方挑选育种试验田。“我觉得机会来了,政府找来这么多专家一块儿琢磨的事,肯定错不了。”

  三年前育种亩效益翻番

  田国相的地就这样成了伊丽莎白甜瓜育种试验田。在市、区政府的扶持下,简陋的塑料大棚更新换代,变成了先进的日光温室。穿着白大褂的实验人员三天两头上门,又是取样又是化验,一待就是一整天。

  “这是当年拍的,我一直留着呢。”老田拿出一摞稍显褪色的照片,上面绿油油的小苗刚刚钻出两片叶子,看上去和普通瓜苗没什么区别。“到卖的时候,差别可就大了。”田国相算了一笔账:种子都按“粒”卖,算起来一斤种子能卖近2000元。一亩地效益能达到6万元。

  6万元!老田特意用红圆珠笔,在当年的账目上记下了这个喜人的数字。“这要归功于两位能人,我一个大老粗可没这么大本事。”他说的这两位能人,是北京农科院蔬菜研究中心的专家:张万清和陶安忠。他们一个多年研究西甜瓜的育种技术,一个擅长田间管理和栽培,二人每周来一次顺义,把从前期培育到后期管理遇到的各种难题都包圆了。“跟庄稼地打了大半辈子交道,论种地咱也算是行家了,但要说育种咱还真是门外汉,可巧有能人相助,您说我这是交了哪门子的好运?”

  老田不知道,正当他为自己这一亩三分地的变化合不拢嘴时,一场深刻影响首都农业的大变革,已在整个京郊大地缓缓铺开。

  自然资源短缺的压力和科技资源丰富的动力,决定了北京农业必须从传统种养向繁育籽种升级。就在田国相育瓜苗的2005年,本市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农业育种基础研究创新平台。平台凝聚了国内外56个单位,包括7位院士在内的国内外450名高水平专家,共同对重大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进行攻关,重点开展小麦、玉米、果蔬瓜菜等新品种的选育。老田赞不绝口的那两位能人,正是平台派出的专家。老田的“好运”,也通过专家带到了大兴、通州、密云、昌平、平谷、房山等11个区县。很快,京郊10万亩良田都和老田的一亩三分地一样,成了小麦、玉米、蔬菜、花卉等作物的籽种、种苗生产基地。

  近两年种子播撒全国

  “这两年有了专家支招、政策扶持,我的生意越做越大。”老田成立了特种蔬菜基地,原先一亩三分地的种子田扩大成了30亩的多功能温室,为全国80%伊丽莎白甜瓜地提供种子。

  老田顺风顺水的背后,首都籽种农业发展的蓝图也在逐渐清晰。2009年,市委市政府出台“科技北京”行动计划,明确指出要加快特色籽种产业发展。田国相所在的顺义李桥镇,不足百亩的土地上,就培育出伊丽莎白甜瓜、京育西瓜、无籽西瓜等上百个瓜菜新品种。一公斤瓜菜种子,大约可以种24亩地。2009年,顺义年产蔬菜种子13万公斤,其中90%以上销往外地,这就意味着,顺义培育的优质种子,播撒到全国近300万亩菜地。当年,顺义区籽种产业创产值近5亿元,全市的种业生产收入则达到了12.8亿元。

  去年,市农业局等六部门出台了《北京种业发展规划》,迈出了向世界“种业之都”前进的步伐。伴随着这样的脚步,田国相的大棚里引来了外国客商、专家,不久之后就会有远隔重洋的订单飞来。老田的这份“好运”也在不断扩散。截至目前,北京的籽种农业基地已扩大到35万亩,每年引育农作物新品种数量约占全国的20%,数万个像老田这样的农户依靠高科技籽种农业增收。

  上世纪90年代,当美国经济学家布朗向世界发问“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时,“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用一粒种子给出了答案。时隔20年,当中国农业又一次站到寻求升级发展的十字路口时,首都北京同样用一粒种的收成、一亩地的变迁指明了方向。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