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残障生入学:家长心态最关键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13日04:25  大众网-大众日报

  □本报记者 李振 报道

  近日,我省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公布,特殊教育的发展被列入其中。济南市的“零拒绝”方针向所有想上学的残障儿童敞开了学校的大门,然而,是否将孩子送入特殊教育学校学习却几乎是大多数残障儿童家长必经的心理斗争阶段。

  特殊学校“零拒绝”

  不像大多数同龄的孩子已经进入高中学习,17岁的智障男孩单志勇还在济南市黎明学校读八年级。在这所以招收中重度智力障碍、自闭症、孤独症孩子为主的学校里,像单志勇这样的学生还有一百多人。他们有的孤僻难与人沟通,有的易怒有暴力倾向,有的活泼爱交流但智力却永远停留在三四岁孩子的水平……

  “普通小学也上过,孩子实在跟不上。”单志勇的母亲黄女士告诉记者,6年前,为了把儿子送进适合他的学校念书,夫妇二人从济宁老家搬到济南,丈夫打工赚钱,她在家专职照料孩子。黄女士的经历几乎是大多数残障儿童家庭的必经之路:普通学校转特教学校,丈夫外出工作、妻子照料子女。加之常年东奔西走、求医问药带来的巨额经济负担,这些家庭通常都承受着疾病、经济和精神的三重压力。

  2010年12月3日,我省第一所以招收智障儿童为主的公办幼儿园——启明星幼儿园在济南市市中区挂牌成立。由于校园规模有限,目前这所幼儿园最多只能接纳50个孩子,而开园至今已经有48个幼儿报名入园了。尽管如此,幼儿园目前仍敞开向有需求的幼儿提供不低于3个月的短期教育和康复训练。

  “随班就读”融入普通人群

  山东省国标舞比赛双人单项拉丁舞二等奖、济南市拉丁舞二级,这样优异的舞蹈成绩很难让人把它与一个几乎无法听见声音的男孩联系起来。这些辉煌属于济南市十亩园小学的四年级听障生苏振江。与更多听障生就读特殊学校不同,苏振江从小就与普通孩子一起学习生活,并用舞蹈锻炼所剩无几的听力,4年下来苏振江不仅克服了语言障碍,功课上也毫不逊色于普通学生。

  得益于“随班就读”政策,苏振江和其他残障孩子有了进入普通学校学习、融入普通人群生活的机会。所谓“随班就读”是指在不离开原班级、不单独设教材、不单独授课的情况下,把受残障影响较轻的儿童与普通儿童安置在一起生活学习。不使用手语,一定要用声音表达出自己的意思,通过锻炼,“随班就读”的听障儿童几乎都能使用语言与他人沟通。

  “语言交流对于听障生将来通过工作自食其力、回归主流社会至关重要。”在已有20多年“聋健一体化”教学实验经验的十亩园小学,校长于冬梅告诉记者,目前在校学习的听障生听力损失大都在85分贝以上,但由于后天教育和辅助治疗得当,加之自小与普通孩子一起学习生活,语言交流变得不再困难,有的在毕业后进入普通初高中学习,甚至考入大学、攻读了研究生。

  家长心态最关键

  “不像普通幼儿园在春季、夏季招生,我们的招生不分时间段。”启明星幼儿园副主任李国伟告诉记者,这里的孩子大多是上过一段时间普通幼儿园后转园过来的。

  究其原因,李国伟分析这主要源于残障儿童家长的矛盾心态:大多数家长对待孩子的病情都会经历一个从无法相信,到坚持送孩子入普通学校就学,再到孩子无法适应、家长接受现实的过程,有些孩子甚至会在普通学校和特教学校间反复转学。尽管在此期间家长经历的巨大痛苦和折磨普通人难以体会,但在这一阶段消耗的时间越长反而越不利于孩子的康复和成长。“对于残障儿童,专业干预越早,持续训练时间越长,孩子康复的效果就越好。”李国伟建议残障儿童的家长应选择正规且适合孩子自身情况的学校,最好不要频繁转校。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