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人均道路面积翻倍打通海珠发展瓶颈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13日08:35  南方日报

  刘可英;邓莉

人均道路面积翻倍打通海珠发展瓶颈

  南洲路的建成,不仅方便了居民出行,而且带动该区域高速发展。

人均道路面积翻倍打通海珠发展瓶颈

  南洲路建成前景象。

  ■核心提示

  绿道蜿蜒不绝,海珠湖显山露水,“九纵九横”道路网令出行更便捷,“天更蓝、水更清、路更畅、房更靓、城更美”的整体效果已经显现……海珠区以实干促“大变”,如今已成功从老工业基地转型成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化广州中心城区。本报以“从数字看海珠大变”为总题,推出转型篇、城建篇、宜居篇和民生篇等四篇系列专题报道,全方位、立体式解读新的海珠,新的崛起。今天推出第二篇,敬请垂注。

  十年大变,海珠让人刮目相看。从一个老工业基地转型成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化广州中心城区,其幕后有一个强劲的“引擎”--海珠区的城区路网,也就是交通的突飞猛进。

  过去,交通路网的欠缺一直是制约海珠区发展的瓶颈,如今,全区道路面积从十年前的440.61万平方米,增加到1261.25万平方米,增长了1.86倍,年均增长9.16%。人均道路面积由十年前的5.8平方米增加到12.8平方米,增长了1.2倍,年均增长6.8%,已形成“九纵九横”主干道路网系统。

  宝岗大道广百新一城段拓宽车道,交通顺畅了;宝岗大道加油站路旁的公厕拆除了;工业大道莲香楼拆除了;工业大道转鹤洞桥的几栋楼拆掉,将匝道建设起来……一个个交通黑点已被悉数打通。

  海珠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发力路网建设 5年新增8条“工业大道”

  “2004年我大学毕业来广州工作,在瑞宝村足足转了一下午竟没转出来,最后不得不打电话让师兄来接我。”海滨还清楚地记得当年瑞宝村错综复杂的小路和一眼望不到尽头的巷子。“但现在不同了,小路拓宽了,巷子拉直了,就算开车也是进出自如。”

  这几年,海珠区路网建设以几何级的速度发展。南部打通了南洲路、小洲东路,西部建了环岛路、革新路、金沙路、沙渡路等,中部的南洲北路、逸景路、电视塔周边路网、新港东路延长线等也相继完工。2006年至今的短短5年内,海珠区一共增加了20多条主、次干道,新增道路面积200多万平方米“相当于八条工业大道”。

  在给路网实施“大手术”的同时,海珠区还以迎亚运人居环境整治为契机,对80%以上的主、次干道进行了大中修,道路大修改造面积达400多万平方米。大中修过程中,既使道路升级,同时又将一些交通“瓶颈”打通,疏通路网经脉。参加去年广交会的客商就发现:“会展西路拓宽了,两侧还新建了绿化带,傍晚在这里散步甚是惬意。”此外,还有阅江路、滨江路、宝岗大道、工业大道、江南东路等一批道路升级改造完成,使得海珠区内道路基础设施的大格局全面改善,交通更加顺畅。

  路通财通,路网的顺畅不仅极大地方便了居民出行,而且带动了经济的高速发展。像广州塔的落成,中交南方总部基地、广东钢铁集团、广东电网、广州地铁等总部企业的进驻,太古仓、T.I.T.纺织服装创意园的改造完成等,一定程度上均得益于路网的畅通。城区硬环境的提升为海珠区新一轮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借力亚运契机 人居环境焕然一新

  7.9公里的滨江路、阅江路经整饰一新后,从江上远眺,白天“红瓦绿树碧水蓝天”,夜晚则流光溢彩、绚烂多姿,令人赏心悦目。

  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召开,为海珠区的城区建设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海珠区全面完成256项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任务,推进滨江路等14条主干道和宝业路等7条次干道建设整修,对近百公里道路沿线3526栋建筑的外立面进行整饰,整饰面积达310万平方米,直接惠及居民5.05万户,综合整治社区31项,整治面积210万平方米,城区环境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在洪德路骑楼街,建筑外立面采用青砖、红砖、洗石米等重新贴过,一楼的店面全部安装了独特的仿古大门,原本黑乎乎的招牌也统一更换成新式广告牌,二楼住户的窗户则安装了原汁原味的彩色玻璃满洲窗,连地面都铺上了雕花的大地砖,呈现出“帅府华晖”“会展雄姿”等海珠十景,整条街仿佛换了件崭新外衣,让人眼前一亮。“我在这住了40多年,如今整饰后的骑楼街仿佛重现了小时候在骑楼街屋檐下玩耍的场景。”住在洪德路1号的黄伯兴奋地告诉记者。

  不仅如此,深深困扰海珠人多年的“水浸街”问题也一举得到解决。据了解,原本海珠区大大小小“水浸”黑点有100多个,多年来“头痛医头,脚痛治脚”的办法一直没能将区内“水浸街”问题彻底解决。这次借着迎亚运人居环境整治的东风,海珠区对全部“水浸”点进行根治,在去年5月的特大暴雨中,过去逢雨必淹的一些“黑点”全部安然无恙,全区没有发生一宗“水浸”险情。“没有水浸,我们都感觉生活轻松多了,出门也可以穿靓衫,不用担心被弄脏!”老海珠的街坊们开心地说。

  健全长效机制

  提升城区建设与管理

  硬环境改善的同时,海珠区更在城区建设与管理上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海珠已建立健全经费投入机制。2010年城建投资达60.19亿元,比十年前增长117倍。其中2006年起,每年建设资金大幅增长,分别为:2006年1.67亿元、2007年15.23亿元、2008年16.92亿元、2009年50.4亿元、2010年60.19亿元。

  对城区日常管理的投入也同步加大。每年的城区管理维护经费从十年前的6239万元增加到4.2亿元,年均增长17.29%。对街道、社区的投入,从十年前的2500万元,增加至4.39亿元,增加了16.5倍,年均增长24.7%。

  海珠区委书记邓伟强说,十年前海珠就在全市率先开展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城市管理体制,逐步形成“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以块为主、条条保证”的城区管理新格局。

  时下,城区日常管理走上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道路。城区管理机制不断完善,城区管理水平整体提升。顺利完成了“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任务。持续开展专项整治行动:规范土地管理,集约节约用地工作扎实推进、效果明显,清拆违法建设308.74万平方米,2008年度国土资源部第九次土地卫片执法检查,海珠区违法用地为零;整治不规范防盗网363.56万平方米;整治不规范广告招牌16.65万平方米;整治六乱75.39万宗;整治出租屋7.7万套,住人木阁楼13.2万平方米;查处“五类车”非法营运10.1万宗、违章车辆8.7万辆;取缔无证照经营39384户,清理关闭“五小”行业经营户3618户。对中大布匹市场开展消防隐患、货运等专项整治,一举摘除“十大消防隐患”帽子。

  如今,海珠区处处焕然一新,公园姹紫嫣红,小区绿草茵茵,昔日“脏、乱、差”现象一去不复返,海珠的人居环境变美了,房屋靓丽一新,道路一路畅通,一路风景……

  刘可英 邓莉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