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八千年后吹响中原骨笛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13日14:41  国际在线

  

八千年后吹响中原骨笛

  2010年12月20日,观众在“华夏遗韵——中原古代音乐文物特展”上欣赏唐代胡人舞蹈木俑

  过去人们一直认为七声音阶来源于西方,骨笛的出土证明了我们祖先的音乐水平

  本报记者/徐小青

  目前,由国家大剧院、河南博物院联合举办的“华夏遗韵——中原古代音乐文物特展”正在国家大剧院隆重展出。展品不但包括四千年前龙山文化时期的特磬、三千年前安阳殷墟的商代铜铙和石磬、二千多年前两周时期的青铜乐钟,还有被视为中国竖吹管乐器鼻祖、八千年前的贾湖骨笛,堪称集中了中原一带出土的音乐文物精华。

  贾湖骨笛穿越八千年

  据悉,该展览以时代为序,分为原始社会时期、夏商周三代、两汉魏晋、隋唐和宋元明清五个历史时期,集中了河南重点文物收藏的历代音乐文物精品63组180多件。

  在这些令人目不暇接的珍贵文物中,最令人瞩目的无疑是具有八千年历史的贾湖骨笛。据河南博物院方面介绍,骨笛出土于河南舞阳贾湖新石器遗址中,是用鹤类动物的尺骨锯去两端关节钻孔而成。从骨管上所留的等分符号可见,在钻孔前经过了认真的计算。位于第6孔与第7孔之间的小孔,用来调节音高的误差。经测试,它能吹奏出七声齐备的下徵调音阶。过去,人们一直认为,七声音阶来源于西方,骨笛的出土,证明了早在七八千年之前,我们的祖先已经具有了这样的音乐水平。因此,它被誉为“中华音乐文明之源”。

  中国最早的排箫实物

  此外,展品中还包括了一件中国最早的排箫实物——骨排箫。这件排箫距今3000多年,出土于河南鹿邑太清宫长子口墓。排箫为禽类腿骨所制,由13根长短递减的骨管组成,出土时管身有带子束管的痕迹。长子口墓中共出土一组四件骨排箫,填补了我国商朝只有甲骨文记载而无实物的空白。

  新郑春秋青铜编钟同样是难得的音乐文物珍品。1996年以来,河南新郑陆续出土窖藏编钟十余组共260多枚,其钟悬规则均为两套二十件钮钟和四件镈钟,音域超过三个八度,具备完整的七声音阶结构,音律和谐,音色动听,能够演奏丰富多变的调式和旋律,较此前的西周礼乐器音阶排列有明显的进步。

  这批编钟的悬挂、演奏方法,为寻觅湮灭已久之“郑声”的乐律特征和风格,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

  舞蹈迷则一定会对展品中的黄釉扁壶感兴趣。唐代诗人刘言定曾有“跳身转毂宝带鸣,弄脚缤纷锦靴软,四座无言皆瞪目,横笛琵琶偏头促”之句。多数学者认为,胡腾舞是唐代时从西域传入中原的。

  出于安阳范粹墓中的乐舞纹黄釉扁壶,壶身带有游牧民族马背皮囊之遗风。壶两面都饰有胡腾舞图案,中一人起舞于莲座,双足腾跳而回首反顾,左二人吹笛、打拍,右二人击钹、弹琵琶。五人高鼻深目,窄袖长衣,胡装着靴,属于当时西域人之形象。

  胡腾乐舞扁壶在河南洛阳孟津也有相同形态器物出土,说明胡腾舞在北朝时已经风靡。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