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将修订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14日08:33  法制日报

  法制日报讯 记者陈丽平 近年来,民政部将办理好人大代表建议作为了解民意、发现问题、推动工作、提升水平的一个重要抓手,认真办理人大代表提出的每一项建议,人大代表比较满意,社会效果比较明显。

  民政部门承担着救灾减灾、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拥军优抚安置、基层民主和社区建设、社会组织管理、区划地名、婚姻、收养、殡葬、社会工作、慈善事业等方面的管理与服务职能,与人民群众基本生活和基本民主权益息息相关,民政工作越来越受到人大代表和社会各界的关注。

  据了解,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以来,民政部接到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办理件875件,2010年为317件,在178个建议承办单位中排在第13位。在2010年民政部承办的建议中,四个问题较为集中: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和有关社会事务管理。

  在办理人大代表建议过程中,民政部坚持由部长负总责,分管副部长对分管工作领域直接负责,各司局主要负责同志具体负责并带头办理。民政部还参照全国人大常委会确定重点建议的做法,把人大代表集中关注、社会反映比较强烈的7个建议,列为民政部重点办理建议,由部长亲自签发答复意见。

  民政部高度重视与代表的沟通,明确要求重点建议在正式答复前,均要就主要答复意见与代表进行沟通,有条件的要到代表所在区域进行实地考察。对唐祖宣等代表提出的“关于推行殡葬改革的建议”,民政部邀请人大代表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的同志一同赴河南进行调研,当面征求唐祖宣代表和基层干部群众的意见,就推进惠民殡葬政策、深化殡葬改革进行探讨,为修订《殡葬管理条例》、出台相关政策提供了依据。

  民政部把人大代表建议的办理列入督查督办范围,实行跟踪问效。对人大代表建议提出的意见,应当解决又有条件解决的,集中力量尽快解决;条件不具备、一时难以解决的,积极创造条件逐步解决;限于条件确实解决不了的,实事求是地做好说明和解释工作。

  民政部通过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加快了民政工作立法进程,建立了民政领域的一些重要制度,出台了一批惠民利民的政策,解决了许多人民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体、特殊群体和优抚群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实际问题,推动了民政事业发展。在养老服务方面,就代表最为关心的“建立健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满足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问题,民政部把建议办理工作与业务工作结合推进。与国家发改委一道,将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试点范围从5个省份扩大到12个省份。会同国家发改委编制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二五”专项规划。在社会救助方面,就代表关注的“尽快规范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临时救助制度,妥善解决低保边缘群众生活困难”等问题,启动修订《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已经上报国务院。在救灾减灾方面,就代表关注的“灾害立法”、“科技防灾”、“捐赠款物管理”等问题,在制定灾害风险防范、应急救助以及相关政策时,充分吸纳代表提出的建议。在基层民主和社区建设方面,就代表关注的“修改村委会组织法”、“规范村委会选举”等问题,会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国务院法制办,多次赴基层开展调研、召开论证会,对村委会组织法修订草案反复研究论证,对代表普遍关心的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提高妇女当选比例、村委会任期、村民资格、村民会议及村民代表会议的召集方式等问题,提出了调整建议和明确意见。全国人大常委会及时审议,于去年10月通过了修订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