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3万人撤离:让世界叫好的“最佳国家形象片”

  2月22日,在利比亚发生动荡5天后,从天空到海洋到陆地,从北京到埃及到希腊到突尼斯再到马耳他,一场接35800多个中国人回家的行动全面拉开,这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距离最远的一次公民回国。截至3月2日23时,中国已从利比亚全部撤出35860名中国公民,目前有2万人已回国。此次行动之所以顺利进行,与周边国家的配合、中国综合国力提升及和平友好的外交政策密不可分。这次国家行动,开了保护公民回国史上的先河。

  本期评论对此予以关注,同时欢迎读者朋友积极加入讨论,联系电邮:cdrbpl@yahoo.com.cn。

  关键词·民本

  “中国人”在此刻显得格外荣光

  □周明华

  又见护送公民回家。这是继埃及局势紧张,中国政府迅速在1月31日上午派遣包机前往开罗,成批撤回中国同胞之后,又一次成功行动。这次利比亚撤回公民,是陆海空协同作战,全面启动国家营救计划,规模更为空前,措施更为得力,影响更为深远,在所有采取类似拯救行动的国家中,中国是行动最快、规模最大的国家之一。这种以人为本、充满人情味、勇于担当国家责任的政府行为,是一种大国风范的展示。

  古人云,以人为本,以财为末。古今中西文明的核心是政治文明、政治价值,而文明价值的内核又是一国公民之福祉。以民为本,为民服务,最根本的一条便是,当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不期而遇的威胁时,国家便是保护他们的坚强后盾。这次利比亚大营救,在书写历史的同时也必将长久地被人们所铭记。这种记忆会演变成公民对祖国的眷恋与自豪感。

  有人说,阳光能照耀到的地方就有中国人。是的,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人走出去的机会不断递增。有去搞建设的,有出去看看的,有访亲探友的;随着中国人一天天变得腰包鼓胀,他们的消费能力在不断增强,中国游客与“囊中羞涩”之间不再画等号,成为各国争相招徕的“香饽饽”。但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也并非没有“无奈”——不期而至的危险,往往让人束手无策。一旦工作或旅游目的国出现动荡局势、自然灾害等风险,置身海外的中国公民此时往往是孤掌难鸣。此时,只有国家才是他们最坚厚的靠背,而国家就应整合国家资源,举合力去化解他们的险境。

  在此次接公民回家的行动中,不少搭乘中国包机平安回国的中国人由衷感叹自己的国家真好,国家是他们心中最高、最壮的大树,国家是他们最温暖、最幸福的港湾。而早在2005年,“维护中国公民在海外的生命安全和合法权益”就进入了我国政府工作报告内容。自2005年以来,中国在化解同类危机时,处理的动作显得越来越自信。日趋成熟的中国领事保护机制,特别快速而有效的撤离行动,是每一个中国公民走出国门去工作、去看天下的最大依仗。一个大国政府,及时、迅速地把国家资源用到最需要的国民身上,体现出来的正是国家以民为本的高远意识。

  无疑,这种拯救国人于危境中的场景是最佳的国家形象片。

  关键词·国强

  综合国力提升的一次展示

  □文今

  此次利比亚撤离行动对中国、甚至对世界而言都具有特别的意义。整个事件极富广度与深度,就如一段正在发生的历史,生动、写实,并且极富逻辑,以一种进行式展示了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的复兴之路。

  据不完全统计,自2006年以来,中国政府已多次实施类似撤离行动,一次次的行动,犹如一个个醒目的路标,展示着中国越来越强大的综合国力,其中尤以此次为甚。

  其一,经济实力。3天内,超过3万的中国公民成功从万里之外的动荡之地撤离,有人说,这几乎是将一个列支敦士登从利比亚搬迁到了中国!无论是从希腊、马耳他租用豪华客轮还是从埃及和突尼斯租用近百辆巴士,无论是调遣客机直飞的黎波里还是派出海军护卫舰火速奔赴相关海域护航,都堪称大手笔,其背后,正是雄厚财力的支持。

  其二,外交实力。此次撤离行动涉及多个国家,局势复杂,而且规模大、时间紧,中国政府在行动中动用了在利比亚周边国家的外交资源,取得了多个国家的帮助,在极短时间内搭建起一整套撤离系统,体现出良好的国际关系和外交斡旋能力、协调能力以及日益增强的世界影响力。

  其三,军事实力。此次撤离首次动用了军事力量参与,有观察家称,此前中国从未有意愿或能力把海军力量投送到距首都5400英里远的地方,而此次“徐州”号的迅速受命,可以看出中国军队的灵活性和它远距离出兵能力的迅速增强。军队参与国际营救时的表现,正是观察和评估新时期各国军事实力的一项重要参数。

  其四,全球战略眼光。此次撤离行动中还有一点令大家惊讶的是,在利比亚居然有这么多的中国人。其实,这本身就是国力的一种展示。如今,中国不仅是全球化的参与者,也是推动者和受益者。随着中国积极推进对外投资“走出去”战略,对飞速拓展的海外利益的保护成为一个重大的国家课题,此次撤离行动,可视为范本。

  其五,软实力。无论在中国文化还是西方文化中,有道德优势的话语才是强势话语。此次撤离行动中中国政府保护其海外公民生命与财产的强大决心以及所呈现的世界大国的责任感,都完美诠释了“祖国”这个概念应有的安全感和归属感,极大地提升了民族凝聚力。

  壮哉,中国!

  关键词·民心

  外树形象内聚人心的国家行动

  □九木

  中国政府的这次撤离行动,是一次外树形象、内聚人心的国家行动。首先在于,这次大规模成功撤离,再次塑造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形象。不可否认,撤离的速度、规模、方式等都直接考量着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乃至军事实力。这次利比亚动乱,短短十余天,我们动用了包机、包船、包车甚至军舰等方式,从空中、水路、陆路撤出了3万多名同胞,这是中国撤离公民历史上规模最大、时间最紧、影响最大的撤离行动,这固然与周边国家的配合以及和平友好的外交政策密不可分,但更主要的是中国综合国力提升、国际影响力日增的结果。

  再者,本次撤离彰显了中国政府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众所周知,这次撤离一是人数多,中国在利比亚有3万多中国公民;二是距离远,中间需要经过很多国家;三是局势复杂,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事情;四是难度大,后勤保障协调等方面挑战严峻。但是,中国政府的决心非常大,及时、有力,知难而进,方式创新,立体高效、有条不紊地进行撤离,尤其是相邻国家的中国使馆人员也全力以赴,有的甚至24小时守在边境,有的特事特办,解决回撤人员的护照遗失等实际问题,所有的撤离费用都由国家支付,等等,这些措施温暖着海外同胞,也温暖着国内13亿人民的心。因为它清晰地传达着一种越来越明确的信号:“保护中国公民的利益,就是中国的国家利益。”

  中国政府在利比亚撤离事件中的表现,展示的是一种新的外交自信,是一种国家实力,更主要的是成功地完成了一张出色的民生答卷。试想,如果政府没有以人为本的理念,没有贯彻以人为本理念的决心,像中国这样的国际经验积累还不丰富的发展中国家,能够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吗?只有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决心,才能够动用一切力量,进行复杂的国际沟通,保证同胞们的安全。很多安全撤离的人员也非常认同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到他们衷心的感谢之情。而且,由于撤离工作自始至终得到了及时的报道,不仅远离家乡的人知道什么是祖国,国内那些牵挂着此事的百姓都感知到了国家行动中透露出的人性温暖。这些温暖,对于凝聚人心意义重大。

  所以,这次利比亚撤离行动,是一次非常重要的公民体会国家强大的过程,也是公民感受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国家体验,更是一次外树形象、内聚人心的国家行动。这样的行动必将激励更多国人为建设强大而美好的国家贡献力量。

  关键词·媒体

  国际舆论的叫好声证明了什么

  □巴桂树

  此次撤离人数多达35000多,是1991年海湾战争时撤离人数的20多倍,再加上利比亚国内的形势风云变幻,一直不明朗,随时可能突发新情况、新问题,从而导致撤离时间非常紧急。对此,外媒对我国这次高效而高调的撤离行动,几乎一致也是较为鲜见地正面肯定。美国《华尔街日报》发文称,中国这次成功撤离,凸显了中国全球影响力的增长;法国《欧洲时报》称,此次撤离行动体现了中国对其在海外人员保护能力的提升,并说明中国政府人文外交新政在不断深化……

  国际舆论的这种一致好评,颇似当年汶川大地震突发时,中国政府迅速启动应急救援机制,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地拯救国人的行动给予高度肯定的情况。印象中,国际舆论对一国政府在突发公共危机事件时的作为,往往表现出比较谨慎的态度,很难口径一致地正面褒扬。即便工作做得不错,他们往往还是会挑出其间的纰漏,难怪有人曾戏称,这些心眼甚高的国际媒体总好“鸡蛋里面挑骨头”这一口。但这次他们不再“挑骨头”了,反而异口同声地称赞起中国这次撤离行动,称其开了世界撤离公民史上的先河。考虑之周全,人数之庞大,行动之快捷,联动之有效,等等,均显中国政府的大国风范。

  此次撤离行动之所以顺利进行,不仅在于国家对海外公民工作与生命的保护意识的加强,还与周边国家的快捷与良性配合有关,也与中国综合国力提升以及和平友好的外交政策密不可分;中国政府采取陆海空相互配合的撤离方案,收效甚佳,开了世界撤离公民史上的先河,并为海外撤离保障体系的建立积累了不少成功经验。动乱地区出现的中国军人,出现空军运输机和军舰,这不仅是海外华人的底气和希望,更是对某些企图乘乱对中国公民浑水摸鱼者的震慑,也是对一些不确定因素的掌控和监视,可谓实际意义和象征意义都很大。

  不难想象,当中国军机飞临利比亚上空之时,当中国军人出现在他们身边之时,当飘扬着五星红旗的战舰进入那些身陷困境的中国人视野之时,对那些被困的中国公民来说,那是一个何等让人欢呼雀跃、极喜而泣的感人场面呢?祖国、家、亲人这些让人眼泪汪汪的字眼此刻一定是无比生动的、具体的、可感的、温暖的和美好的。所以,这便是国际舆论普遍对中国最近系列撤离公民行动给予广泛称赞的原因所在。

  关键词·影响

  考验中国的应急反应机制

  □刘铮

  本次撤离行动,中国政府可谓反应迅速,措施得当,收效甚佳,体现了中国政府处置突发事件能力的增强以及应急机制的日益完善。

  历次海外撤离行动中,本次行动可谓规模最大、难度最大、情况最复杂,同时,对后勤方面的挑战也最大。可以说,本次撤离行动就是一个系统工程,这样一个系统工程的顺利开展,体现了中国特色的公共事件应急机制的日益成熟以及应急能力的日益提高。

  这是一次中国特色的公共事件应急机制和应急能力的集中展现。首先是自上而下的指挥机制,第一时间,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作出重要指示和批示。其次是应急指挥中心的迅速成立,由国务院成立了应急指挥部,同时发挥“两大机制”的作用,即部级联席会议机制和海外领事保护机制,负责协调组织撤离及有关安全保障工作。通过应急指挥部的调度,撤离行动迅速展开,22日晨,拟就撤离方案;23日17时左右,首架撤离公民包机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出发;23日晚,首批4000多名撤离人员登上驻希腊大使馆租用的希腊客轮,并于北京时间24日晚抵达希腊克里特岛。第三是多部门之间的协作:中国气象局启动应急服务、国航启动应急程序、国家测绘局启动测绘应急保障服务等等。

  从评估形势、做出决策、资源调集到争取当地政权配合,一切有备而来,应急措施环环相扣、齐头并进。据称,此次撤离行动创下多个“第一”:国务院首次成立应急指挥部,调配集合各相关部门的力量;首次通过多种渠道进行人员撤离;首次从别国租借邮轮;首次动用军方力量。

  国家应急机制的建立旨在提高政府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006年1月,我国出台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其后经过雪灾、大地震、泥石流等等突发公共事件的考验,政府应急机制建设越来越完善,应急能力也越来越强大。近年来,随着中国公民出国探亲、旅游、求学、商务、移民人数的大幅增长,作为在外交关系中对保护本国公民发挥重要作用的领事保护机制建设也大步跃进。

  国家应急机制和国家应急能力体现政府的责任感和执政能力,给国民以安全感、归属感。此次撤离行动的快速反应和良好收效,标志着我国应急机制和应急能力正在走向成熟。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