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香洲渔民穿越海上风云 百年港湾面临转型难题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23日08:11  南方都市报

  

香洲渔民穿越海上风云百年港湾面临转型难题

  

香洲渔民穿越海上风云百年港湾面临转型难题
渔民购买生活物资上船。

  

香洲渔民穿越海上风云百年港湾面临转型难题
渔民在往岸上搬运“战利品”。

  海派味道之香洲渔民

  壮丽香洲播远名,

  海滨拔地立新城。

  滩头浪拍银沙细,

  林带声回鸟语轻。

  错落亭台花似锦,

  浩瀚碧海岛如星。

  长鲸洒血虎鲨死,

  一曲渔歌唱太平。

  ———秦牧

  香洲湾又名九洲环,坐落在珠江口出海水道下游右岸,北起银坑角的蚧古密,南至菱角嘴。昔日的香洲湾是一片荒凉的海滩,岸边杂草丛生,一直到清宣统元年(1909),伍于政等爱国华侨在此开辟商埠之后,这个地方才开始成为热闹的小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珠海县人民政府很重视地方建设,认为香洲湾是一个很好的天然渔港。为发展渔业,保障渔船安全,报请广东省人民政府投资160万元兴建香洲渔港。

  渔港于1957年开始动工,1959年完成。当时筑造了一条600米长的防浪堤和一个长达150米的渔用码头。该港可供避风面积1000万平方米,可停泊渔船2000余艘。

  千百年来,海上的渔民四处漂泊,四海为家。到了近代,才渐渐从海上走向岸边,从岸边深入陆地。浪花淘去的是一代代渔民的青春,留下的是一个个坚强的背影。老人与海的故事,就是他们生活的缩影。

  亲历

  很多香洲渔民在七八十年代卖鱼给港澳赚得第一桶金

  受访者:梁润、梁福华、郭就、高成喜等香洲渔民

  改革开放以前捕获“奶鱼”最多

  据统计,目前香洲码头的渔船中,常年停泊的渔船有750余艘,其中有200余艘为珠海本地渔船,50艘为港澳渔船,500余艘为外地渔船。其中,本地渔船很多都是从珠三角的东莞、番禺等地迁移而来。

  60多岁的渔民梁润就是其中一位。他自小在广州番禺万顷沙随父亲打渔,后来由于政府围海造田,鱼儿越来越少,当地很多渔民逐渐南迁到唐家湾一带海域。

  渔民们说,在上世纪60年代以前,大家使用的是都是帆船,外出打渔除了要避免雾、雨天气外,还要观察风力。四级风力刚刚好,没风或者风力太小就没法出去,因为扬帆驾船和撒网捕鱼都要借助风力进行。60年代渔船开始机械化后,风力的影响因素就弱了许多。不过由于船体重量大增,唐家湾水浅无法适应,于是渔民们迁到了香洲渔港。

  “之后就基本安定下来了”,梁润告诉记者,60年代初他们来到香洲渔港后,湾仔沙那一带还是沙滩,渔民们在那里搭棚居住,开始从海上漂泊走向岸上定居,这一方面方便了小孩上学读书,另一方面是一些老渔民年纪也大了,不适合在海上的艰苦生活。

  改革开放以前,渔民主要由生产大队组织作业。当时捕获最多的是“奶鱼”(学名龙头鱼),一条船一天能够捕获几十担。不过这种鱼非常便宜,收购价格只有几分钱一斤(当时一担米也就12块多)。

  60年代末海产多到堆马路上

  机械船只和捕鱼工具改进,加上渔民们日夜的捕捞,使得香洲渔港的捕鱼量快速增加,产量在60年代末期达到高峰。当时没有冷藏设备,捕获的各种鱼虾在收购站收起来后,直接用盐腌着放在地面上晾晒。

  “整个香洲码头堆积如山,连马路上都占用了”,渔民们回忆说,那个时期大家只看产量,经济效益顾不上。由于海里鱼资源非常丰富,每次捕获的鱼也是五花八门,大小通杀,60年代中期甚至还有人用炸药炸鱼,后来因这种方式太危险就禁止了。

  改革开放后,渔民们允许进出澳门、香港进行贸易。渔民们称,当时港币很值钱,30港币大约可兑换100人民币,而且当地的销售价格比珠海本地要高出很多,部分鱼类单价甚至是本地的10倍。

  借助丰富的鱼产量和自由交易,很多香洲渔民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赚到了第一桶金。到了1984年,政府开始实施包船到户政策,很多渔民和自己亲戚合资或贷款购买一些旧渔船,自负盈亏进行作业。几年后,不少渔民的腰包逐渐鼓了起来,干脆自己购船经营生产,个体经营。

  这个时期,珠海渔民属于本地收入较高的群体,富裕起来的渔民,开始在湾仔沙附近建造小洋房,过上了小康生活。

  休渔期后只有第一个月产量理想

  与此同时,受过度捕捞、环境污染等因素影响,附近海域的渔业资源也越来越少。1999年开始,珠海实施休渔期(刚开始是6月1日至8月1日,后来改为5月15至8月1日)政策。该政策实施的前两年,让渔民获益良多,休渔期结束后,渔民们一般出海都能满载而归。第三年后却每况愈下,除了休渔期后的第一个月产量比较理想外,其它时间的捕鱼量有时还抵不上出海的成本。渔民再次走到了一个发展的十字路口。

  论今

  90年代后期渔民失业和返贫现象开始出现

  受访者:李树岐珠海渔家乐海上休闲旅游有限公司经理

  走在香洲码头,一艘艘“渔家乐”来往穿梭,成为一道别样的风景。8年前,当珠海的渔民们发觉海里鱼儿越来越少时,生活的压力让他们走上了另一条发展道路。

  据了解,到90年代后期,由于环境污染、过度捕捞等因素,渔民每次出海归来,捕到的鱼越来越少了。另一方面,由于石油价格上涨,渔船出航的成本增加,渔民有时候把捕到的鱼卖出去,还抵不上出航的成本。多种因素影响下,渔民失业和返贫现象开始出现。

  到了20世纪初,政府相关部门开始绞尽脑汁为渔民找一条新的发展路子,并尝试了放鱼苗、做人工鱼礁、规定休渔期等多种方法,希望提高海里的鱼数量,保证渔民的经济收益,但这些措施收到的效果甚微。

  实际上,海洋资源具有泛地域性特征,单靠一个县市的努力是无法扭转整个局面的。珠海的渔业资源和珠三角海域相通,当时整个广东省的渔民,都遇到了捕鱼量大幅下降的难题。过度捕捞加上环境污染,导致2002年渔船单位功率时间捕捞量还不到1982年的三分之一,且其中七八成是小杂鱼。据统计,当时沿海渔民经营的渔船中,有60%的渔船亏本,30%保本,能够盈利的只有10%左右。

  政府文件还提出了一些解决的措施,包括投入资金、加强管理、引导渔民转产等。其中一项就是利用沿海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海洋文化,发展休闲渔业。

  其实早在2002年年底,正在旅游行业工作的李树岐就留意到了休闲渔业商机。他开始着手筹备珠海渔家乐项目。政府相关人士也觉得,发展渔家乐至少会带来三大好处。

  尽管政府也非常支持发展休闲渔业,但渔家乐项目开展并非一蹴而就。由于海上休闲项目涉及到交通、旅游、渔业、治安等各方面工作,一个部门无法单独拍板。另一方面,部分渔民担心这个项目缺乏吸引力,以及影响正常的生产。实际上,渔民的担心并非没有理由,因为在海上打渔对于他们而言太普通了,就像农民在田里割水稻一样。

  2003年6月,珠海市成立了休闲渔业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推动相关事项的开展,其中包括从香洲、万山以及港澳渔民现有渔船中,挑选出20艘“不大不小”的船只进行改造,以符合海上休闲旅游船只的标准。政府部门支持,给渔家乐的发展铺平了道路。当年9月底,珠海渔家乐正式开业,成为广东发展休闲渔业的试点单位。

  “国庆的生意出乎意料f好”,李树岐觉得,市场需要慢慢培养,一开始很多人未必能接受。不过那个黄金周期间,20条渔船都有客人出海。当时,包一条船一天只是1200元,规定最多载客12人。尝到甜头后,一些渔民喜出望外,后来还专门制作了锦旗送给相关部门。

  一晃过了8年。当初新鲜的渔家乐,成为了外地来珠海的游人选择的休闲项目。在2008年,渔家乐被网友评为“珠海十大浪漫休闲方式”之一。近年来,渔家乐的船只每年都接送2万多游客出海享受打渔的乐趣,而包船的价格,也从当初的1200元变为1600元(海上半日)、2200元(海岛一日)。

  渔民不怕吃苦就怕没活干,很担心渔港搬迁的事

  受访者:渔民老梁

  数百艘渔船聚集在港口,似乎没有出发的意愿。一些渔民坐在船上,悠闲地看着船外风景,或者三三两两聊天、搓麻将。在路过的人看来,壮观的渔船就像一道别样的风景,而渔民的状态更显得怡然自在。

  “谁也不想这样”,一名梁姓老渔民指着附近一条渔船告诉记者,这条船自过春节后都没有离开过香洲码头。码头渔船多,大家都觉得出海捕不到多少鱼,干脆把船停在码头了。对渔民来说,最不怕的是吃苦、拼搏,最折磨的是没活干。

  老梁的渔船主要做渔家乐,状况相对好一些。春节以来,他一共搭载游客14趟次,其中有8次是春节期间搭载的。每次出行大约能赚个二三百元。

  “多亏了那几天天气不错”,老梁说,除了渔家乐外,前段时间他也出海打了5次鱼,不过只有一次赚了点钱,其余四次相当于白忙了。现在捕鱼全看运气,运气不好就会亏本。柴油价格8000元一吨,像老梁的95千瓦马力中小型渔船出海,每次出海大约要捕2000元海产才能保本。假如没有国家的柴油费用补贴,多数渔民都没法干下去了。

  对老梁而言,做渔家乐的好处是出行时间短,时间安排灵活,不像出海捕鱼那么辛苦。因为出海捕鱼,需在凌晨两三点就开始出去,至少12小时后才归来。

  采访中,旁边的渔民告诉记者,目前在船上作业的多数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渔民。他们平时大半日子仍在船上度过。三四十岁的中青年渔民很多都是老渔民的儿子。60岁以下的渔民后代很多都是80后年轻人,如果他们读完高中或以上学历,基本都不会跟着父辈做渔民。从某种程度上讲,年轻人只有读不好书才被迫下船当渔民。不仅香洲渔港,珠海很多岛上渔民后代都上岸工作了,岛上多数是老人。

  老梁说,很多渔民听说香洲渔港要搬迁,都有些担心。老渔民如果能得到合理补偿,干脆退休上岸也就算了,但是一些中青年渔民未来的日子还很长,假如渔港要搬走,他们的安置工作希望得到重视。这些渔民的家庭在附近,如果搬到太远的地方,生活有诸多不便;如果转到上岸工作,他们又缺乏相应的学历和工作技工。

  实际上,老梁担心的问题,香洲渔业协会以及香湾街道办工作人员也曾向有关部门反映过,但目前还没有确切的方案下来。渔民们觉得,假如渔港要搬迁,他们希望能够同时有避风设施,那样台风来临前,就不用开几个小时船到中山避风了。

  有渔民建议,香洲渔港若不搬迁的话,可利用港口北部的排洪渠,按照广西北海港的模式进行改造,也是能够达到避风的效果的。

  我们有更多选择机会,不会再当渔民了

  受访者:渔民儿子梁刚

  今年25岁的小伙子梁刚(化名)生在渔民家庭。他高中毕业就不读书了,目前在湾仔沙电脑城工作。梁刚以前也曾跟着父亲在渔船上度过几个月,对他而言,打渔的枯燥生活方式实在不适合自己。“那种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日子很无聊”,梁刚表示,在船上几乎什么也不用想,按部就班日复一日作业就行了。刚开始还没什么,日子一长就很难忍受了。

  梁刚觉得,人的青春是非常有限的,不能这样子消磨。尤其是石油、人工成本价格上升的情况下,渔民的日子越来越难过。传统的捕鱼作业方式,正步入夕阳阶段。

  “父辈们很多都是因为没有选择才做渔民,而现在社会上有很多选择,没必要走上一辈同一条路”,梁钢说,再过几年乃至十几年,等父辈们退休后,下一代接棒的人会越来越少。不过这个古老的行业是不会消失的。不管变化如何,自己也不会成为新一代的渔民了。

  讲古

  受访者珠海地方史专家何志毅

  旧时陆上居民常蔑称渔民为“大懵佬”

  老万山中多卢亭,雌雄一一皆人形。绿毛遍身只留面,半遮下体松皮青。

  攀船三两不肯去,投以酒食声咿嘤。纷纷将鱼来献客,穿腮紫藤花无名。

  生食诸鱼不烟火,一大鲈鱼持向我。殷勤更欲求香醪,雌者腰身时袅娜。

  在山知不是人鱼,乃是鱼人山上居。编茅作屋数千百,海上渔村多不如。

  这首《卢亭诗》是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所作,生动描述了当时珠海海上渔民生活场景。

  战败士兵成珠海首批外来渔民

  据何志毅介绍,珠海外来居民的迁入,始见于东晋时期。史料记载,卢循义军进驻广州失败后,一部分官兵流落在香山沿海一带岛屿,成为海上居民,这些人原是苗裔,不通广东语言。

  古代渔民无论男女老少,身上只用树皮树叶遮住羞耻部位,捕捞上来的鱼直接生吃。他们水性极好,就像海中的鱼一样,可长时间呆在水里不呼吸,见到有商船经过,就扒船或者直接游过去,用鱼交换一些生活用品。但经常是很长时间没有商船经过,因此日子过得像原始人一般艰苦。

  民国渔民开始从海上走向陆地

  清代初期,康熙皇帝为要攻占台湾,采取高压政策,对东南沿海实行“海禁”,不准捕鱼耕种,违令者斩。珠海地区临南海首当其冲,很多居民流离失所,渔民的生活也大受影响。

  渔民从海上开始走向陆地,是在民国时期。当时,珠海海边出现了很多肥沃的冲积农田,部分渔民就在附近搭棚居住,过上半农半渔的生活。棚屋搭建在海边沙滩上,下面用木棍做支撑,里面为木板、松皮等,这种棚屋称为“吊脚楼”。直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珠海海边还有成片的吊脚楼棚屋。在一些老珠海人印象中,吊脚楼外部简单,内部光滑,让人看了啧啧称奇。

  民国时期海贼猖獗,渔民出海作业,除了跟天斗,有时还得和海贼对峙。那些海贼一般潜伏在海岛附近。渔民的船只经过时,由于海岛遮挡暂时风歇,船速下降甚至停下。海贼们趁机坐着扒艇,像水蛇一样冲出来把渔船围住。有钱的渔民可能会在船上配置土炮或者水雷,用以驱走海贼。没有武器装备的渔船,只能任人宰割、勒索。

  解放后渔民摆脱“贱民”地位

  长期的海上艰苦生活,渔民形成了刚强不屈的性格。在抗日战争时期,渔民们为海上物资运输付出很大的努力。上世纪60年代,珠江电影制片厂曾在香洲湾拍摄一部中国战斗故事片《南海潮》。该片反映南海渔乡人民在旧社会深受封建阶级、反动统治和日本帝国主义的歧视和压迫,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渔民拿起武器进行斗争,走上了革命道路。电影里有许多场景均摄于香洲湾。

  “历代以来,渔民的地位都很低”,何志毅说,他们常年海上漂泊,子女不让读书,也不准上岸居住,即使上了岸也是光着脚丫。古代渔民上岸如果穿鞋,有时还会遭到殴打。渔民被统治者列为“贱民”,比农民的地位还低。他们四处漂泊,飘到哪里就是家。在他们上岸定居之前,民间有个俗语形容他们为“流水柴”。渔民生活轨迹简单,没有接受教育,思想淳朴,人们都觉得他们很“傻”。陆上居民经常称渔民为“大懵佬”,这其实是对他们的一种蔑称。

  新中国成立后,渔民获得了和其他居民同等的社会地位,其子女也开始接受教育。到了60年代中期,很多人开始住上了瓦房,逐渐成为了现代渔民。

  记者观察

  渔港搬迁

  应消除渔民后顾之忧

  “香洲渔港为何迟迟不搬”,在今年2月份召开的两会上,有关代表提出这样的质疑。实际上,香洲渔港搬迁问题早在10年前已经开始提出,只不过到最近两年的关注度更高而已。

  有关人士认为,腥臭的香洲渔港,与旁边野狸岛上要建的歌剧院显得格格不入,且与情侣路的改造方案不相符,严重影响了珠海作为旅游胜地的市容市貌,必须搬走。

  记者采访中,发现不少渔民对渔港的保留心存一丝希望,他们觉得,渔港可以通过改造,使其与周边的环境相称。很多网友在谈论时,认为香洲渔港作为珠海特色的景点,具有悠久的人文历史,搬了很可惜,建议不搬迁。

  这点希望可能很快就会变成失望了,随着歌剧院相关配套工程推进,这个具有百年历史的港埠也许在未来两三年内“旧貌变新颜”。珠海市海洋农渔和水务局局长郭仲秋在今年两会上透露,整体的搬迁方案已经制定,新的渔港选址定在万山区桂山岛,将兴建一个国家一级现代化的渔港,并且将在斗门建立卸货和销售的中转站。

  从目前看,讨论“搬与不搬”似乎没多大意义了。值得关注的是,一个港口搬迁牵涉的不仅仅是地方经济发展,更牵涉到渔民的根本利益。本地渔民关注的主要包括几点:搬迁后渔民将获得怎样的经济补偿?新港口是否有足够的吞吐能力?有没有建设相关的避风配套?等等。

  实际上,一些跨省市的大型工程开建,对渔民的生产已经造成很大影响。很多渔民心中诸多不安,若此刻再增加一些不确定因素,无疑是火上浇油。当前关键是要消除渔民的后顾之忧,对他们心中的疑惑一一解答,对他们的需求认真考虑。唯有如此,才能让接下来的工作顺利进行。

  正如现在人们看不到昔日古朴的渔村和旧式的渔用码头一样,也许若干年后,香洲渔港的位置已经建成了另外一道新风景。城市建设的初衷,是让人们感觉生活更美好。将来的人们站在这个地方,只闻涛声依旧,不见渔船进出,不知会是一种怎样的感觉?也许,只有时间能够回答这个问题了。

  采写:南都记者吴建登

  摄影:南都记者陈坤荣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