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重走汶川,仿佛置身锦绣江南

  楚天都市报讯 本报记者张仕武 张泉

  雕梁画栋,小桥流水,绿树掩映,花丛烂漫。从都江堰到汶川县,当我们的脚步再次丈量这片曾经灾难深重的土地时,仿佛置身于锦绣江南。

  早上8时许,我们乘坐的采访车驶离成都,畅通无阻驶在通往都江堰的高速公路上。一路上,再无残垣断壁刺痛划过我们的眼帘。约10时许,我们到达此行采访的第一站都江堰。三年前,那场灾难突如其来之后,这里是我们第一时间赶到的地方。

  作为整个灾区曾经的最大的受灾群众安置点,那成片成片蓝顶白墙的低矮板房是留给我们的最深印象。如今,取而代之的是一幢幢各具特色的新房,掩映在绿树与鲜花丛。

  都江堰市市委宣传部的同志告诉我们,都江堰市是整个灾区经济损失最严重的地方,当时,中心城区80%以上的房屋无法使用,直接经济损失达500亿元以上。

  三年来,都江堰的重建投资近400亿元,基本完成1031个灾后重建项目,完成恢复重建目标90%以上。2009年,全市的财政收入已超过灾前的2007年。

  离开都江堰,我们的采访车驶上都汶公路。2009年,我们在汶川地震周年祭采访中,这条短短几十公里的路,我们的采访车整整走了一整天,堵在路上的车辆前后望不到头,被称为灾区最难行的道路。如今,都汶公路畅行无阻。

  听着咆哮的渔子溪河水声,我们知道,震中映秀到了。除了作为遗址存在的璇口中学废墟外,更令我们震撼的是这里的巨变:今日的映秀镇,犹如秀美的江南小镇。

  在自家的小洋楼前,中滩堡村58岁的李秀英正和怀中震后出生的孙女杨芷钰逗乐。她告诉我们,在地震中,她的两个孙子和大媳妇都遇难了。一年后,怀中这个小孙女的降生多少给她和家人一些慰藉,让一家人渐渐走出了伤痛。

(编辑:SN054)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