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曾收到过信吧,那蓝黑墨水写就的横撇勾捺仿如有生命的藤蔓,在纸页上伸展舒卷,细细密密地述说着,述说着只能用文字表达的生活感受。而你更能隔空看到对方伏案书写时的姿态与神情,触手可及见字如见人的温暖。当被灾难与救赎赋予特殊意义的5月12日第三次叩响年轮的柴扉,你希望将这温暖送抵何人手边?
送给未来的孩子,告诉他晓事时展开此信,知道故乡曾遭重创,如今的幸福并非理所当然;了解父辈曾胼手胝足重建家园,学习用坚韧来抵御无常。
送给尚在来路的爱人朋友同事,告诉他们穿过灾难阴霾,你更珍惜相见相知的缘。幸福于你,不在华服、饕餮,在春华秋实的感悟,在日升月落的安稳。
送给某一天将重返故地的援建者,告诉他们新架的桥梁上车如流水马如龙,新建的公路像绸缎般盘旋在山间。行走在他们重新修复、搭建的生活空间里,你步履从容。
送给迄今仍频频回顾的志愿者,告诉他们带来的书在图书室里已被翻起皱褶,教给孩子们的新游戏正风靡校园。伤痛也许不时造访,来自陌生人的善意却最大限度弥合了创口。
送给长眠于地震中的亲人,告诉他新居前种着一株玉兰,优雅绽放在天幕下,笔挺得像一座灯塔。一如你的生活,蛰伏的寒冬是奏响春天的序曲。
或者,送给若干年后的自己,记录下经历8级大震的惊惶,记录下面对残垣废墟的茫然,也记录下从悲壮走向豪迈的三年重建之旅,提醒那时的自己曾看见过什么,又曾感悟过什么。
三生万物,在这个特殊节点到来之时,这座城市历史最悠久的一张报纸——成都晚报,邀请你,所有经历过汶川地震、参与过灾后重建、见证过灾区新生的人,用“写信”这一古典深刻的方式来缅怀与憧憬。这封信可以是一篇重重的长文,当然也可以是轻轻的一句话,甚至可以是一首小诗。因为人民创造历史,无论长、短,你的来信都将是对这段我们共同经历、创造的历史,第一手的生动讲述。
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三周年即将来临之际,我们将征集512封写给未来的书信,并有选择地刊登;同时,成都市档案馆也将收藏寄给未来的信件,等待来者的开启! 成都晚报社
如果你是地震中的亲历者;如果你是抗震救灾的参与者;如果你是灾后重建的见证者……欢迎你参与此次活动。
■活动参与方式
方式一:电子邮件——cdwb512@sina.cn
方式二:传统信函
地址:成都市红星路二段159号
成都传媒集团报业大厦6楼
成都晚报社要闻部(收)
邮编:610017
备注:来信请留下你的详细联系方式、电话号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