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消息:羌族,拥有上千年历史,没有自己的文字,语言与文化靠祖祖辈辈口耳相传。三年前,这个崇尚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民族在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中遭受重创:约30万的人口一次性锐减10%,其独特建筑风格的民居几乎全部倒塌。如今,三年过去了,羌文化在怎样的艰难中重建?文化薪火能否传承?
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北川县的猫儿石村71户房屋有69户全毁。在废墟上重生的猫儿石村改名为吉娜羌寨,“吉娜”在羌语当中意为“美丽的女神”,这也正符合了她如今的形象。寨子里挺立着伟岸的碉楼,家家户户的屋顶上兀立着羌族建筑特征的白石,大门上方披着羌族人祈求吉祥的信物。
一位羌族老奶奶抱着自己1岁的孙子在家门口晒太阳,一旁是她的女儿正在店里招呼客人。老奶奶一家经营着一个羌族纪念品商店,店里摆着羌族的绣衣、绣垫、挎包等,琳琅满目。
“地震之前我们(村里的人)一般都(靠)出去打工(赚钱),老年人就留在家里种地,主要是靠种地维持生活。现在不种地了,靠做生意维持生活。有什么活动啊、节日啊,生意就好一点,平时就淡一点,但是(收入)要比打工好。”
老奶奶说,2008年大地震发生后的第二个月,重建工作就开始了。仅仅花了半年的时间,崭新的吉娜羌寨就建成了。在建设过程中当地政府决定以旅游产业为导向,发展羌族旅游文化,带动百姓增收。现在,69户原羌寨居民迁入新居,几乎每家每户都做起民俗旅游生意,“吉娜”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
老奶奶的女儿李学春告诉记者,在各类商品中,羌绣是最受欢迎的。羌绣作为民族文化的一种传承,是羌族农村妇女在劳动间隙完成的民间工艺品,已列入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羌族人通常都喜欢在日常物件上装饰以羌绣。李学春说,地震后寨子里注重发展旅游业,这也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学习、传承羌绣。
李学春说:“原来只有老人会,年轻人都不会。现在,我们这儿在地震之后免费培训,都统一在这儿学习羌绣,现在(这里的)年轻人一般都会。”
在汶川大地震中,有很多羌寨、羌族聚居区像猫儿石村那样遭受毁灭性打击,给羌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带来巨大的危机。震后三年,羌族人有了自己的房子,又绣起了羌绣,那么更深层次的精神文化和历史文化该如何传承?这似乎是一条更为艰辛的重建之路。
羌族小伙王小勇,家住四川理县休溪村。二十出头的他,如今却是羌族有史以来最年轻的“释比”。很多古老的文化当中都有着类似“释比”角色的人物,通常他们在族群当中是德高望重的老人,承担着祭祀,庆典主持、驱邪治病、传唱宗教经典的工作。而年纪轻轻的王小勇,之所以能成为“释比”,与三年前的那场地震不无关系。
地震之前,王小勇还只是一个在外打工,想念家乡和父母的时候就会吹起羌笛的普通年轻人。羌笛是羌族特有的乐器,通过“鼓腮换气”的方式用一口气不间断将乐曲演奏而成。对于普通人来说,一口气将乐器吹奏几分钟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
在汶川大地震中,共有20项国家级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严重受损,传承人中12人遇难、上百人受伤,其中包括一批懂羌语的长者、通晓羌族历史文化的“释比”老人和精通羌族民间技艺的艺人。当时,能够制作并演奏羌笛的人仅剩下了15人,而王小勇就是其中之一。
“释比”成了“国宝”。参与羌文化灾后重建工作的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的谭继和先生说,地震后仅北川县就有十多个“释比”被作为羌族文化传承人被“保护”了起来,羌族“释比”经典也历史上首次得以整理、出版。从羌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讲,最重要的是‘释比’文化。‘释比’文化的传承人现在越来越少,那么在灾后重建工作当中,(政府)非常重视寻找传承人、挖掘传承人、还有就是培训传承人的工作。
中国在震后重新梳理了羌族文化传承人,对他们进行特殊帮扶,并免费上人身意外保险,鼓励他们收徒授艺。就这样,王小勇在政府的鼓励下拜师学艺,并成为了最年轻的“释比”。
王小勇说:“现在就给我一个(固)定(住)所,(还)叫我在(县里的)文体局上班,特招过去。生活有保障,政策非常好,我就更有机会学这些东西,把这个羌文化全部挖掘过来。”
然而,对于王小勇来说,民族千年文化的沉淀和内涵,远不是年纪轻轻的他就能轻易驾驭和理解的。学习那些古老晦涩的传统,成为了他生活里最重的功课。
王小勇说:“它(‘释比’文化)内涵太多太多了,而且‘释比’经文有很多东西我是听不懂的,(因为)它是最古代的羌语。师傅念得很快,时间又长,很多时候我已经熬不住了,连续熬夜两三天,每天都要熬,每次都是凌晨两、三点钟睡觉。”
王小勇还在艰难地学习着“释比”文化,期望着有机会去更多的地方介绍羌文化;吉娜羌寨的村民们也在尽自己小小的努力,让更多的羌绣走出大山。而这些仅仅只是羌文化重建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