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爱因斯坦的无奈与胡佛的疯狂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5月15日05:52  新闻晨报

  □文/向敬之

  《爱因斯坦档案》

  [美]弗雷德·杰罗姆

  译 席玉苹

  定价:39.80元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近年来,影视剧对谍战与间谍的表现,非常热衷。那些慑人心神的争夺同较量,那些为了利益的生死潜伏,那些间谍身上的机警、狡黠、艰险……以及斗智斗勇、不计名利和命悬一线,不时带给观赏者说不尽的钦服与感叹、憎恨与快意的机会。当我看到美国记者弗雷德·杰罗姆《爱因斯坦档案》,原以为是一本科学巨匠的传记,或是传奇人生的另一种叙述,但封面上一行“美国联邦调查局对世界最知名科学家的秘密监控”,让我有了许多惊讶和怀疑。

  杰罗姆从1980年代公开的联邦调查局档案中,发现有1800多页的材料,是属于爱因斯坦的。爱氏1930年赴美前至1955年逝世间,几近25年,埃德加·胡佛(美国调查局BOI第六任局长,改制为联邦调查局FBI后第一任局长,前后任职时间长达48年)的调查局运作七个机构对其进行严密监控,严密得许多局内高层都不知情,甚至在后来闻之时,也产生不少了惊讶和恐惧。

  爱因斯坦能赴美定居、成为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教授,为美国科学事业服务,应该是美利坚莫大的荣幸。而胡佛关注的不是爱氏的科学计划,而是着意诋毁他的名声和影响力。

  胡佛们害怕爱因斯坦的政治主张和活动,他们想法设法地把这位心不在焉、和善可亲的科学巨人,丑化成“俄国间谍”与“颠覆分子”,并使用林林总总的、匪夷所思的手段,如近身跟踪、窃听电话、私拆信件、暗闯住宅,对他的言论、交往、亲人与情人,都进行了密不透风的监控。哪怕是前妻、儿子与之分离多年,也在FBI的档案里,留下了详细的记载。

  爱因斯坦在现代科技史上的作为和成就,是有目共睹、举世闻名的,32岁时作为最年轻的与会学者,出席全球顶尖物理学者在布鲁塞尔举办的第一届索尔维会议,1912年成为世界公认的数一数二的理论物理学家……他出生在德国,年轻时便有反战思想而逃离他国,加入瑞士国籍,放弃了德国公民权、逃避了兵役,但德国政府还是欢迎他回国,提供不必教书的全职教授待遇,容忍他发表反军国主义观念和国际主义观念,让他继续使用特许的办公室。

  他反对战争狂热,用宇宙新理论颠覆牛顿权威,得到一战时德国政府的大度和默认,却未能因犹太人出身,躲过希特勒纳粹集团的侵害与追杀:亲纳粹媒体拿他作攻伐的箭靶,出版社推出攻击他的百家言,陆军高级将领对他发出威胁生命的警告……他只能仓皇出逃。

  然而,在1932年12月,当他整理好行囊、希望去美国度假时,他的无政府主义者色彩,受到了坚持反女性主义立场的美国“爱国女性协会”的力阻,并将他和萧伯纳、马克思之孙一同列为“不受欢迎的外国人”。“爱国女性”的领导者向国务院呈交了备忘录,几乎将所有的政府颠覆罪名都冠于其头,为他戴上“新兴的军事和平主义领袖”的帽子,要求当局将其拒之国门之外。

  最终,爱因斯坦还是聪明地进入了美国,他在德国的家被党卫军无情地没收了。他从此寓居美国,在这一片土地上,做遭到监控、不受欢迎的外来者。他作为世界权威服务于美国科技,但高层在分享他的科技成就时,却时时提防他在反种族、反战争、求和平方面的无政府主义倾向和言论。

  他获悉希特勒妄图制造核武器来危害人类,即刻清醒地联袂其他科学家提议美国总统启动反制行动,争取抢先研发出原子弹。如此抉择,被迫无奈,他的和平主义者身份,遭到了全球其他同取向者们的质疑和声讨,但他坚持自己的判断,在白宫投资微薄、重视不够的情势下,再次呈请罗斯福作理性的认识,正式启动曼哈顿计划。遗憾的是,他作为主要倡议者之一,却被决策者置于研发团队之外。这样的结局,调查局特工与陆军情报署的暗中掣肘、胡乱生事,自是决定因素。

  出乎意料,狂人希特勒的造核实验失败了,而原被白宫冷淡的曼哈顿计划成功了。其中爱因斯坦的指引和功劳,至为关键。此时的他,强烈反对美国当局使用原子弹,联系大多数研发科学家力陈祸害,然而,罗斯福拒绝会见他,继任者杜鲁门要抢在苏军的前面,残酷地打击日本,胡佛对爱因斯坦的态度也是从他的这两位总统那里继承的。

  赴美后,爱因斯坦几乎不再离开过美国。他在理论物理学方面推陈出新,不怕颠覆自己,又为民主和自由振臂疾呼,支持正义的抗争,反抗威权和迫害。他被推迟加入美籍,还需面对各种各样的指控、威胁、监搜和污蔑,甚至是间谍们的逮捕行动。他坚定不移地抗议和抵制新法西斯的肆虐张狂,谴责美国扩军备战政策是世界和平的严重阻碍。在1950年代声势浩大的麦卡锡主义风暴中,他无惧“美国的敌人”之类的诽谤,果敢地发出追求社会公义的另类之声,公开呼吁各方证人站出来对抗右翼议员、“宗教法官”的中伤同迫害,表现出一位伟大的思想战士的清醒、理性、睿智和无畏。

  爱因斯坦一生崇尚无政府、反权威、反战争和反种族歧视的和平主义、国际主义。虽然危害人类的第一枚原子弹,肇源于他的盛情提议,但综观当时国际环境,纯属迫于形势,倘若希特勒造核成功,如无制衡之器,伤亡自然更大。纳粹计划落空,而美国方面为了维护霸权地位,全然置爱氏等一大批科学家意见不顾,这也是他无能为力、无可奈何的,使之无限感伤和苍凉。

  爱因斯坦是否真是间谍,或者是绑架案背后的策划者,历史自有公正的评判,不是莫须有的诬指、伪称与僭妄所能编织的。弗雷德·杰罗姆大胆而冷静审读相关内容,采访诸多知情人,在《爱因斯坦档案》中,揭示了爱氏在科研之外,作为世界公民的思想与践行,以及很多不为人知的轶闻和情事,执著和理智。当然,也使人惊异于他作为一个特立独行的性情男人,在婚内痴恋表妹或苏联间谍的真实、热烈、普通和崇高。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