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毕业生“召回”还需理性面对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5月15日11:48  法制日报

  对那些不满就业岗位或自认为难以完美履行岗位职责的学生免费“回炉”,然后重觅工作的举措,正悄然在重庆万州三峡职业学院尝试。但该校的“召回”尚未形成体系,更多的是依靠有关部门、院系或教师个人的热情。(《中国青年报》5月9日)

  探索毕业生“召回”该怎么理解?此举类似于工商业对其存在缺陷的产品或商品无偿收回并实施修理、更换等挽救措施的召回制度,但正如新闻所说,“要真正建立制度,成为常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近年来,面对不断增加的就业压力,大学生主动“回炉再造”的情况已经不是个别现象,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探索毕业生“召回”既有价值回归的意义,又有对现实的拷问。现实的倒逼,让社会心理和个体习惯发生了变化,个体不再满足于一纸文凭的获得,而是在追求真正的技能,在于把所学与社会需求的有效衔接。当这种衔接无法正常实现时,“召回”或成为一种必然。

  探索毕业生“召回”也是对教育的反问,也可以说,是在逼迫教育作出理念的转换。从一定程度上说,由于一部分学校专业设置不适应市场需要、专业知识陈旧、教学方式单一僵化而导致了大学生无法适应社会的选择。长期以来,我国基本上实行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合一的体制,学生在录取时就确定了专业,完全忽视个体兴趣和现实要求,而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和社会对人才要求的变化,部分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的脱节越来越严重。如此一来,“召回”毕业生似乎成了一种必然选择。

  毕业生“召回”,并不仅仅是“看上去很美”,相反,需要整个社会和教育界理性面对之,并对其价值进行追问。

  (三眼)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