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红军哥哥”张品成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5月15日14:58  金羊网-羊城晚报

  【壹】

  说起“红军哥哥”这个称呼的由来,借用张品成常用的文学句式,就是“有点那个”。

  据说,“红军哥哥”这个昵称,出自几位美女作家兼美女编辑之口。第一次听到她们这样称呼张品成,我觉得有些诧异,不明白究竟是啥意思。

  张品成笑着解释:“她们习惯这么叫我,表示亲切呗,也比较好玩儿。我不就总是写红军题材么……”

  这话听上去,我怎么觉得有点越抹越黑的意思啊?

  【贰】

  的确,作为一名成熟的、有影响的儿童文学作家,“小红军”题材一直为张品成所偏爱。十几年来,他在此领域苦心孤诣,孜孜以求,笔耕不辍,成就斐然。

  红军,代表着中华民族的一段特殊的历史。那一段历史,不仅惨烈悲壮,而且包含了太多历史的、文化的丰厚意蕴。读懂那一段历史,才能真正读懂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也才能洞悉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

  小红军,作为红军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在张品成的笔下,承载了完成“成长”母题的使命,被赋予了非同一般的文化意义与哲学指向。

  小红军,像是一个充满魔力的文化密码,隐约于历史的层层迷雾之中。我仿佛看见,“红军哥哥”眼睛眯着,微微笑着。他破解了这个密码。

  所以,他说了很多很多,有这些作品为证。可我总觉得他又什么都没说,或者说,最关键的核心机密,他也把它弄成了一份密码,藏了起来。

  那密码,当然就藏在他的那些文字里。

  【叁】

  很久以前,我就曾经试着概括张品成作品的总主题。

  可是那时我一直没看明白,只是泛泛地很俗套地觉得,张品成像一般的作家那样,在力图揭示人性,写人性的光辉。

  最近,我重读了张品成多部中短篇小说,有了不同以往的感受。尤其在重读张品成的代表作之一《永远的哨兵》时,我忽然有了一个新的领悟,甚至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我开始意识到,张品成红军题材的作品,一直以来,那个核心主题,总主题,应该是灵魂的蜕变或者说是灵魂的重建。

  你看,在张品成笔下,一个小叫花子,变成了小红军。这个过程绝对不是一个身份的转变那么简单。小叫花子,是浑浑噩噩的,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而小红军,则是战士,有了信仰,而且这个战士随时随地都做好了准备,可以为信仰献出一切。

  从浑浑噩噩的小叫花子到有信仰的红军战士,我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看到了,一个孩子,一个少年,一个人,灵魂蜕变的轨迹,看到了他灵魂重铸的过程。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肆】

  有一天,我对张品成说:“你作品的内核,应该是灵魂的蜕变或者说是灵魂的重建。其实你从《永远的哨兵》开始,所有写小红军的作品,几乎都蕴含着这个内核。”

  张品成对我说过:“没错。成长的核就是蜕变。”

  我对他说:“你的故事编织得很棒,好看,又耐看。”

  张品成却说:“我在逆着某种潮流而上。”

  【伍】

  张品成的作品,走的是硬朗的路子。

  不过,他的硬朗,不是那种傻乎乎的生硬,也不是那种剑拔弩张的蛮横,更不是那种虚张声势的外强中干。

  张品成的硬朗,表现得很见功夫,也很有个性。

  以包容显示大爱,以大爱熔铸信仰,以信仰支撑灵魂。外柔内刚,外松内紧。这就是张品成式的硬朗。

  这种硬朗,在今天,在阅读重新成为众多少年儿童的兴趣点的今天,意义重大。

  【陆】

  现在,面对“红军哥哥”这个昵称,我有了全新的感受。

  我完全不能设想,一个作家,没有信仰没有灵魂,却可以写出震撼人心的佳作。诗格即人格。我对此深信不疑。

  张品成会如此钟情于小红军题材,又把那么多小红军故事写得那么出色,我想,在他的灵魂深处,一定也存有同样的文化密码。这是张品成作为一个优秀作家不可缺席的文化自觉。

  我想,张品成之所以乐于接受“红军哥哥”这个昵称,理由之一,恐怕与此有关吧。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