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城市国际化无从“单兵突进”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5月16日00:43  红网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走进新一轮5年规划期,城市规划再一次奏响“国际化”狂想曲。全国200多个地级市中竟有183个正在规划建设“国际大都市”。日前,深圳市发布了推进国际化城市建设行动纲要,提出到2050年,建成对世界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化城市。2010年,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外国问题研究所课题组预测,到2050年,北京可跻身世界城市行列;上海也已提出,到2020年上海要基本建成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对全国183个地级市要建“国际大都市”,天下人都知道,开心就好,不必当真。相对而言,北京、上海、深圳似乎更有谈论国际化的资格。但北京市社科院课题组对北京国际化的分析有一个致命的缺陷,他们只把北京与世界上国际化城市进行点对点的比较,而完全忽略参与比较的城市与所在国家发展的协调关系。伦敦是英国的伦敦,北京是中国的北京。如果我国在2050年还不能成为世界发达国家,京沪鹏是不太可能去“中国化”成为国际化城市的。

  我国的总体发展战略口径是,到2050年,进入当时的中等发达国家行列。即便是整个国家现代化步伐发展很快,新农村建设的完成也要到2050年前后。一个世界中等发达国家里会有世界级的城市吗?京沪鹏三市城市国际化的谋划,都忽略了整个国情的匹配,是“城市人的政府”的城市中心政策偏狭思维的典型表现。

  如果单从城市物质建设的外壳上看,京沪鹏已不逊于发达国家的城市,但与“中国的城市像欧洲”不协调的是,“中国的农村像非洲”。当美国因为中国的城市现代化而不愿意承认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时,我们会反驳他们为什么不看看中国的农村。而当我们自己在追求城市国际化的时候,却也没有用同等的政策着力来描绘农村国际化示图。假如2050年中国的农村能达到今天美英日的农村水平,那京沪鹏才有可能和纽约、伦敦、东京在同一国际线上。

  北京市社科院课题组通过对北京在经济、文化、社会、城市发展几个部分与世界城市比较时发现,北京在“社会”部分差距最大。这恰是中国各种社会矛盾的局部反映。大量失地又无法容入城市的农民,以及城市低收入群体的存在,都会给城市的发展加负。解决城市的“社会”矛盾就须要解决中国整个社会的矛盾。一个城市无论有多强的经济基础和财政保障力度,都不可能脱离国家形态和社会整体不发达的现实,能在“社会”的质感上比肩发达国家城市。若把现在的北京搬到英国,她很快就是伦敦;而把伦敦搬到中国,她就变成现在的北京。

  当下的富人出国潮明白地告诉我们,穷富必须同济共荣,否则,富人是没有安全感的。城乡发展同样需要协调共生。京沪鹏分别有实力承接奥运会、世博会、世界大运会,但为了开好奥运会和世博会,全国各地都在提前帮着做维稳基础工作。深圳被世大运会搞得草木皆兵,排查清理了8万治安“高危人员”,后又以追究刑责相恫吓,严禁农民工通过群体性上访等非正常手段讨要工资。开个会都这么难,自己国家的人还要东躲西藏,这样的城市还能自说自话地谈国际化么?

  新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发展的积累一度依靠对农业的剥夺,先富的城市在反哺农业上应给力感恩。但发展的城市时时表现出原部落心态和傲慢戾气。“北京看全国都是基层、上海看全国都乡下、深圳看全国都是穷人”。连自己国家的人都难以相容,却要张开双臂拥抱外国人,这样的国际化城市不过是“租界”城市。所以,在谈城市国际化之前,我们得先好好搞清楚一个问题,你这个城市是不是能让任何一个国人都呆得舒心的中国化城市?

稿源:红网 作者:汪贵杰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