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让非遗重新走入百姓家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5月16日03:30  大洋网-广州日报

  

让非遗重新走入百姓家
非遗项目传人现场展示技艺。 记者轩慧摄
让非遗重新走入百姓家
潮州通花瓷大师王龙才制作的作品巧夺天工。
让非遗重新走入百姓家
用鱼皮制作的钱包等很受欢迎。

  非遗产业化仍处于初级阶段 专家指出非遗保护要大胆运用创意元素

  文\图记者廖嘉明、鲍文娟、阮晓光(除署名外)

  在本届文博会上,新增设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受到市民的热捧。

  记者逛馆发现,目前我国非遗产业化仍整体处于初级阶段,部分非遗项目已进行产业化试水,并取得较为良好的效益,而大部分仍处于家庭作坊式阶段,传承与保护之路步履维艰。

  专家指出,非遗的保护要两条腿走路,对于已失去生存土壤的要进行生产性保护,以原生态的形式作为保护对象,建立博物馆; 而对于可以产业化的项目,要大胆运用创意元素,大力吸收设计人才进入非遗的保护领域,让非遗重新走入百姓生活当中,才是保护传统文化的根基。

  本届文博会新增设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据主办方介绍,馆内展示项目是从17个省的262家报名企业、机构中,甄选出241项文化内涵深、产业化程度高的项目和产品参展。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67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24项。该馆分传统手工技艺展区、传统医药展区和传统美术展区,以展示“非遗”“化腐朽为神奇”的产业化之路。

  技艺高超却乏人问津

  杨桃、甘蔗、黄瓜、面包……咦,怎么这么多水果食品也进了文博会现场?经过展馆主人何信老先生介绍后记者才得知,原来这些都是用蜡做成的,不仅造型像极,而且手感也跟实物特别接近——这就是“佛山秋色”。

  记者在采访中得知,这位从事“佛山秋色”工艺制作43年的何老先生的功夫一流,他还领着记者看了另外几样“杰作”,用纸做成的“铜器”,蚕茧做的“桃花”……

  “我的作品大多数都是用生活中的废料做成的,材料大多是蜜蜡、凉粉、泥巴等,达到了以假乱真,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何老笑着对记者说,目前这些作品一般都作为家庭装饰所用,但是问津的人并不多。而对于这项“非遗”的前景,何老是一脸茫然。

  价格高昂令人难以“高攀”

  而像何老一样,对于如何让手中的非遗走向产业化感到茫然的传承人不在少数,以作坊形式运作的占多数。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枫溪瓷烧制技艺”的传承人王龙才先生也将其工作坊的团队带到了文博会。王龙才捏塑的瓷花,神韵胜似真花,被誉为“永不凋谢的鲜花”。近40年来,王龙才先后创作了牡丹、梅花、桃花、菊花等50余种瓷花,花瓣薄如蝉翼,花蕊细腻如生,枝蔓舒展自然。

  而其此次在文博会上展出的作品更是其代表作,令不少参展观众叹为观止,而高昂的价格也让不少人望而却步。譬如王龙才创作的康乃馨通花瓷,可以称得上巧夺天工,文博会开幕当天以20万元高价卖出。

  王龙才工作坊的工作人员说,能将通花瓷做得如此出神入化的在潮州仅王龙才一人,其目前带有约10名弟子,目前仍是作坊式运作,也正在尝试产业化。“虽然弟子们也在做,但是并没有相应的销售渠道。”现场工作人员说。

  转入寻常百姓家觅生机

  来自东北而在深圳复活的赫哲族的鱼皮工艺品已经不是第一次参加文博会了,与往年不同,今年赫哲鱼皮展示的展区里,多了更多掏钱包的消费者。从鱼皮手机链、鱼皮拎包、鱼皮零钱袋,件件鱼皮工艺品色泽亮丽,有平面的,有立体的,售价在15~300元不等,合理的价钱、独特的工艺与材质赢得了不少观众的喜爱。

  “从去年开始,我们就发现了市场的需求,开始生产适合普通市民日常生活需要的生活用品,利用可以放在家里或办公室里的装饰画,手机挂件,钱包等,市场反映非常好,这是我们没有想到的。”赫哲鱼皮文化展示基地的事业发展部总监江文山说。

  江文山表示:“其实我们推广鱼皮文化也有几年了,以前一直走高端路线,但事实上,收藏精品的客户群规模是很小的,一年只能卖出一两幅画,非常吃力,面向普通消费市场后,前景一下子开阔了。”

  据江文山介绍,虽然只运作了半年,但目前面向中低端市场的鱼皮工艺品的销售收入已占公司收入的60%,“非遗产品精品化,一般消费者消费不起,非遗的文化推广不出去,谈传承与保护是很难的,让非遗产品走向普通消费者的生活,让大家熟悉它,知道它,喜欢它,既是很好的营销手段,又能让传统的工艺焕发新的生命力。”江文山说。

  专家意见

  让非遗提升生活的品质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要走什么路子?产业化的非遗目前面临的困境是什么?如何解决?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民间艺术研究所主任王海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非遗的保护要两条腿走路,对于已失去生存土壤的要进行生产性保护,以原生态的形式作为保护对象,进入博物馆。

  王海霞认为,另一方面,非遗要走向产业化,“作为商品,面向消费者,走向普通消费者的生活,把原生态的保护对象与产业化的商品对象分开。” 她说。

  “非遗的保护,保护的是传统文化的记忆,保护的目的归根到底是要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这样能找到保护传统文化的根基。”王海霞认为,目前非遗产业化要大胆运用创意元素,大力吸收设计人才进入非遗的保护领域,让非遗重新走入百姓生活当中。

  “深圳是创意之都,可以大力地吸收优秀的设计师进入非遗传承里,让更多的创意元素加入非遗的产业化里,或者更多更好地利用非遗的元素到创意产品中。”王海霞说。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