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这些为什么 科普游里找到了答案

  5月8日,本报与市科技局联合启动“我与科普基地——成都的科技童年”大型主题活动,启动了“蓉城科普游”首班车,50名青少年代表踏上了科技探秘之旅。时隔一周,更多的科普迷,在更多的科普线路上,收获了更多的精彩——昨日,在2011年科技活动周暨第四届成都科技节启动仪式上,第二批“蓉城科普游”三条线路同时发车,载着160名青少年奔赴武侯区、高新区、金堂、都江堰等地,探索高科技成都的奥秘。

  另外,记者调查发现,在参加“蓉城科普游”的青少年及家长中,期待“蓉城科普游”持续为成都青少年“发车”的声音占据了受访比例的90%以上。

  科普线路:现代农业科技游

  咦!紫薯长在空中

  “好多蔬菜啊!真新鲜!”经过近两小时的车程,一进入位于金堂的四川省薯类科技创新产业链培育工程示范基地,各种各样长势喜人的蔬菜便映入眼帘。无法环抱的大南瓜,深棕色的小番茄,脱毒的马铃薯,将近一人高的茴香……大家在中国农科院农艺师刘喜明的带领下开始了神奇的农业科技之旅。

  来到蔬果园展示厅,这里的蔬菜品种更为丰富,令人眼花缭乱。而更让队员们惊奇的是,大部分蔬菜都没有长在土里,而是悬在空中。“这些都是浸在营养液里无土栽培的蔬菜,充分利用了立体空间,亩产量也更高。”刘喜明一边为大家介绍,一边拿起一棵长在白色PU管上的蔬菜,白色的须根露了出来。“哇,原来这就是无土栽培,太神奇了!”

  没等大家从无土栽培的神奇中回过神来,刘喜明直接抛出了此次农业科技游的“重磅炸弹”——空中结薯。“这个基地也叫紫蔬园,因为种植了很多紫色蔬菜,其中最有名的就要算紫薯了,大家跟我来,见识见识这种新奇的薯类。”跟随着刘喜明的脚步,队员们踏进了一个“紫薯世界”——大棚里,一丛丛胖胖的紫薯挂在头顶搭建的架子上,每隔十来米,地上就有一个大池子,从池子里伸出一两根长长的茎,一直延伸到空中。打开池子的盖子,泡在营养液里的一团雪白的根露了出来,“这半空中结的这么多紫薯,可都是这一两株紫薯的儿女哦!”

  这种新奇的农作物引起了大家的极度好奇,七嘴八舌地问了起来:“紫薯的味道怎么样?”“一株紫薯的产量到底有多少?”……为了进一步解开大家的疑问,园区工作人员取来了一块紫薯当场掰开给大家看。“哇,真的是紫色的!还很甜呢!”

  科普线路:IT及新技术科技游

  哇!“飞机”着陆了

  “咦,这屋子怎么突然变了样,成了机场了?”几分钟前,这间百余平方米的穹隆状屋子看似平凡无奇,而待24个异形投影仪同步工作后,屋子摇身一变成为一个360度的立体环绕机场。“欢迎大家来到首都机场,我们的‘科普号’航班正在等待塔台信号,准备降落。”在川大智胜机场塔台视景模拟中心里,一架“民航客机”从孩子们头顶上划过,“轰轰!轰轰!”的引擎声音在耳边萦绕……“哇!着陆了!太神奇了。”孩子们纷纷拿起相机一阵猛拍。

  “我爸爸就是一名飞机驾驶员,原来飞机在飞行起降期间,都是接受塔台信号指引的,今天我终于当上了塔台指挥!”来自锦官新城小学的8岁学生薛琇佳激动得手舞足蹈,“我以前一直不知道爸爸在飞行过程中,怎么和地面联系,原来就是靠这套航空无线电通讯设备。”知道谜底的小琇佳高兴地告诉身边的小朋友,她晚上回家就给在外地执行任务的爸爸打电话,告诉她在科普游中的见闻。记者还了解到,这套获得全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自主知识产权系统,目前已经培训了几千人次的机场塔台指挥人员。

  惊喜不断,发现不断。在随后的新力光源LED展示中心,一条隧道在熄灯之后立即变成了“彩虹”,五颜六色的指路牌、通道口,让大家仿佛置身魔幻之门。“知道吗,这里所见的所有发光体,都不用电源的,而是用一种叫稀土发光粉的科技产品,咱们成都地铁一号线逃生指引系统,就是来自这里。”在科技讲解员的指引下,孩子们啧啧称叹。“没想到,这样的粉末,吸收十分钟的可见光,就能自主发光10—15小时。”对于“成都造”高科技,孩子们一路上看不完论不尽,“我还得到地铁站里去,瞧瞧咱们今天看到的‘萤火虫’是怎么工作的。”11岁的徐宇轩认真地用笔记录着发光材料原理,并与弟弟徐宇昂相约去地铁线一探究竟。

  科普线路:灾后重建科普游

  呀!我走不动路了

  “哎呀,我头晕!”“我走不动路了!”当小朋友们依次走进安龙学校致公科普活动中心的一间小屋子时,瞬间感到头晕目眩,举步维艰。“太奇怪了,我的身体完全不受自己控制了,到底发生什么事情了呀?”冉昌明小朋友走出这间让他头晕目眩的小屋后,惊奇不已,不停地向老师追问这个小屋的秘密。其实,孩子们走进的是一间科学“怪屋”。安龙学校的老师介绍说:“在这间屋子里,眼睛看到的房子是正的,而耳朵、骨骼和肌肉接受的重力信号却让人觉得屋子是斜的。这两个信号发生了矛盾,使我们的平衡系统不知所措,就造成了头晕目眩、走不动路的结果。”

  走出“怪屋”,孩子们的目光又被锁定到一个奇妙的“潜水艇”上了。孩子们靠近,“潜水艇”就下沉,孩子们一走开,“潜水艇”又上升到原来的位置,孩子们不停地来回走动着,企图琢磨出其中的原理。直到学校老师公布答案,孩子们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个奇妙的“潜水艇”是利用沉浮子原理工作的,人站在圆形的压力平台上,“潜水艇”就下沉到底,离开平台,稍一会“潜水艇”又会上升到原来位置。

  据记者了解像“怪屋”、“潜水艇”这样的科普展教项目,是在“5·12”地震发生以后建设的。在这个总面积1500平方米的科普活动中心里,装备的科普展教项目多达32个,其中包括无弦琴、魔力传声筒、空气炮、听话小球、手摇发电、运动发电、静电演示、手眼协调、光学转盘等众多项目,孩子们可以通过这些装备感受科技的无穷魅力,学到众多的科技知识。

  精彩预告

  轨道交通新材料高端论坛本周五举行

  与院士共同探秘 今起来报名

  记者昨日从市科技局获悉,作为2011年成都科技周的活动之一,轨道交通新材料高端论坛将于5月20日(星期五)9∶00—12∶00在世纪城新会展中心天府厅举行,此次论坛将邀请50名市民听众全程参与,与院士“零距离”探寻未来轨道交通方向。

  据悉,本次论坛的研讨内容包括:我国轨道交通产业发展的技术需求和发展趋势、新材料在现代轨道交通中的应用、成都发展轨道交通产业的机遇与挑战,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南交通大学教授沈志云;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业大学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左铁镛;中国工程院院士、攀钢集团成都钢铁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殷国茂等院士专家都将亮相此次论坛。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业内人士之外,此次轨道交通新材料高端论坛将邀请50名蓉城市民参与,从今日起,蓉城市民可以拨打028—86268385参与报名,与院士“零距离”,共同探秘未来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如何“织网”。

  本报记者 缪琴 陈瑾 郑莹莹摄影 王若冰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