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山东:构建安全畅通环保高效的“大路网”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5月16日04:46  大众网-大众日报

  公路概况

  “十一五”以来,在省委、省政府和交通运输部的正确领导下,山东公路交通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全省公路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400亿元,较“十五”期间增长35%。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22.98万公里,其中国道7503公里、省道16613公里、县乡公路54617公里、村道14.9万公里。公路密度达到每百平方公里146.3公里。全省高速公路达到4285公里,省会与各市之间实现高速直达,86%的县(市、区)通达高速公路,“五纵四横一环八连”高等级公路网基本形成。全省一级公路8087.8公里,二级公路23861.2公里。与“十五”末相比,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里程分别增加1122公里、3232公里、1911公里。国道中二级以上公路里程达99.2%。国、省干线路面铺装率达到100%。所有已竣工部、省重点项目质量都达到优良等级,工程合格率达100%。到目前,全省已基本形成以高速公路为主骨架,普通干线公路为依托,农村公路为延伸的公路网络,全省“半日生活圈”基本实现。

  养护资金投入创历史新高,全省普通干线公路累计完成养护投资339亿元,较“十五”期间增长30%,高速公路养护投资119.5亿元。5年间,年均大中修里程占干线公路总里程的15%,高速公路、普通国道、普通省道优良路率分别达到99.9%、95.7%和86.3%,公路技术状况全面提升,通行能力和平均行车速度大幅度提高。

  公路名片

  ■ 105国道部级文明样板路以全线第一名的成绩通过部验收,新创建了205国道等5条省级文明样板路,精心打造了309国道济南至潍坊段高标准养护管理示范路,累计建成文明样板路13880公里,占干线公路总里程的70%。

  ■ 全面启用高速公路国标新编号、名称和标志,全省公路标志标线实现了规范准确、完整统一。

  ■ 自2006年起在全系统开展了路域环境综合整治工作,2009年底省政府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公路综合整治年活动,路域环境水平明显提升。

  ■ 建成了青兰高速公路山东段生态环保示范工程,对我国北方半干旱丘陵地区公路建设的生态环保化具有独特的典型示范意义。

  ■ 实施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十一五”国省干线公路未发生因失养引发的桥梁坍塌事故。

  ■ 738公里省际边界公路和交通量大的跨区域公路等瓶颈路段,完成升级改造,达到进入山东“眼前为之一亮”的效果。

  ■ 高标准升级改造31对高速公路服务区,在65个收费站建成电子不停车收费通道134条,所有设区市、重要工矿区、旅游区及交通量大的出入口均实现不停车收费。

  ■ 《国道205线滨州黄河公路大桥工程综合技术研究》、《永久性沥青路面结构设计理论与方法、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5项成果获省科技进步奖,18项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或先进水平,13项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 以部委托的《预防性养护政策及关键技术研究》课题成果为依托,集成编写了《山东省公路精细化养护实施手册》,建立了精细化养护的决策、执行、标准、考核四大支撑体系,大幅降低了公路全周期养护成本。

  ■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电煤运输和跨区域农机作业车辆等惠民政策,5年累计减免通行费18.07亿元。

  四化管理助推养护管理精细化

  翻开山东公路交通图,条条大道纵横交错,蜿蜒在齐鲁大地的山水之间,这些或粗或细的线条,正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延伸,展现勃勃生机。

  过去的五年,是山东省公路历史上发展速度最快、社会效益最明显、管理服务水平提升最显著的时期。成绩的背后是标准化、规范化、集约化、人本化交通“四化”管理新理念的注入。

  山东省交通的发展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但对照山东省委、省政府转方式调结构的战略部署,山东省交通发展还存在着交通基础设施规模总量相对不足,结构性矛盾依然比较突出,发展的层次不够高,发展方式还比较粗放,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等方面的问题。面对诸多问题,山东交通业迫切需要在转方式调结构的过程中加以有效解决。为此,省交通运输厅提出了在全行业深入开展标准化、规范化、集约化、人本化“四化”管理工作,使交通科学管理和服务水平明显提升。

  公路作为山东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四化管理与精细化养护、预防性养护措施及“畅安舒美”理念相结合,“十一五”期间山东公路养护创新成效卓著。精细化养护、预防性养护措施领行业之先,“畅安舒美”理念成全国共识,“五大养护工程”富有山东特色,危桥管护和安保工程体现以人为本,样板路建设继续保持优异成绩。五年共完成公路养护投资210亿元,实施大中修16696公里,创建文明样板示范工程13830公里,优良路率达到75.8%。

  坚持“依靠科技,提高质量”的指导方针,山东公路着力加强桥梁和路面养护。大力推行预防性养护,加大专用设备投入和技术推广力度,购置微表处、综合养护车、灌缝机、同步碎石封层等公路养护专用设备约200多台(套),大力推广同步碎石封层、稀浆封层、薄层罩面等技术,全面推广路面裂缝和坑槽的机械化作业,每年召开养护现场会,对以上预防性养护技术进行技术交流;针对新技术及时总结经验,形成技术指南,制定了两项地方标准。以交通运输部部署的《预防性养护政策及关键技术研究》课题成果为依托,制定出的山东省预防性养护指导意见和资金补助政策,在全国公路局长会议上作为成功经验进行交流,获得高度评价。五年来,累计完成普通干线公路大中修12530公里,年均大中修里程占干线公路总里程的10.4%,全省高速公路、国、省道优良路率分别为100%、96%、82%,路况质量大幅提升。

  围绕打造“畅安舒美”的公路形象,山东继续加大文明样板路创建与巩固力度,高标准实施文明样板示范工程。国道105、204、206、327、309和220线等八条国道均达到了文明样板路标准,建成国道309线济南至潍坊段高标准养护示范路。到“十一五”末期,全省累计创建文明样板示范工程13830公里,占总里程的70%。大力实施公路安全保障系统工程,积极推广国道105线平原区安全保障工程的研究成果。“十一五”期间,共投资3.1亿元,累计整治安全隐患路段16028处、8528公里;加强危桥加固改造步伐,五年投资11.74亿元,完成危桥加固改造833座。省交通运输厅公路局,对养护工程设计和施工组织方案实行“双审批”制度,规范养护作业现场布设标准;采取“路警联合”保畅通的措施,联合公安交警组织开展了全省高速公路通行秩序整顿活动;积极采取收费站便民服务、优先通行等举措,提高了过站通行效率。推广公路信息化建设,投入近2亿元,开发了集路况信息上报、审核、发布为一体的信息处理平台,改造升级了96660路政服务热线和山东公路门户网站,实现了全省路况信息共享,高速公路重要路段实现了实时监控,省局建设了路况监控室。济南、潍坊等市成立了集公路监测预警、应急指挥调度、出行信息服务和办公自动化于一体的公路信息管理与应急指挥中心,枣庄市启动了应急指挥中心的规划建设,临沂市在京沪高速公路设立了气象采集系统。

  农村公路管养也实现新突破。《山东省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办法》实施细则,以及《山东省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示范点工作实施方案》颁布,确定以济南、德州两市交通局为试点,积极探索适应山东省实际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特别是枣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积极探索,创立了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的“枣庄模式”。在此基础上,2008年,《山东省农村公路条例》,经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议并获准通过,农村公路管理实现了新的提升。

  综合整治促进路域环境大提升

  为全面提升公路路况水平,为公众提供畅、安、舒、美的公路通行环境,发挥公路在全省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促进和带动作用,从2009年12月开始,省政府在全省组织开展了为期一年的公路综合整治年活动。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公路硬件设施上档次、公路管理上水平、路域环境明显改观的公路综合整治目标,一场公路升级“大会战”在齐鲁大地打响。

  政府组织 部门联动

  2009年12月,省政府召开全省公路综合整治工作电视会议后,成立了以省委常委、副省长王军民任组长,交通运输、发改、公安、财政、国土资源等10个省有关部门和17市政府负责同志为成员的省政府公路综合整治年活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各市比照省里做法成立了相应机构,为全省公路综合整治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公路综合整治工作由行业行为上升为政府行为,由部门行为转变为社会行为。

  为解决公路整治资金问题,各级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创新思路,采取市县分担、市场运作、以奖代补等方式,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投入,为公路综合整治提供了资金支持。省交通运输厅2010年用于路网养护改建工程的贷款达30多亿元,创费改税以来新高。潍坊市自2007年以来共投入公路综合整治资金40多亿元,除上级公路交通部门补助外,其余资金采取按比例分担方式,由县(市区)、乡(镇)两级承担,市财政每年拿出资金进行奖励。日照市政府仅2010年财政就投入7000多万元用于公路综合整治。滕州市2010年计划投入的5.6亿元公路综合整治资金,全部由市乡两级按百分之五十分担,枣庄、济南、菏泽等市还从财政拿出一定数额资金以奖代补。同时,引入了约束激励机制,考核奖惩。潍坊、临沂、德州、枣庄、威海、淄博、菏泽、聊城等市把路域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纳入市政府对县(市区)政府工作绩效考核,调动了各方面积极性。

  抓质量 求畅通 保安全

  为了实现公路设施整治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省综治办成立养护工程质量“飞检小组”,对所有干线公路养护工程的实验、原材料、工程质量进行现场巡回抽检和驻点督导,发现问题限期整改,绝不姑息迁就,确保了工程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经竣工验收,工程合格率达100%,优良品率达99%以上。

  养护改建工程项目多,如何保证公路畅通成为了综合整治的重中之重。特别是2010年养护工程施工路段多、平行路段作业点多、交通枢纽城市施工路段多且管养主体多等,省综治办围绕干线公路畅通、群众便捷出行和做好上海世博会外护城河等保畅通工作,及时确立了公路施工作业通行优先原则,制订了“路网服从高速、省道服从国道,半幅施工、错时施工、集中施工、同步施工、提前公告、信息服务”等多项措施,全方位、多层次做好交通组织保障。

  在保障公路安全方面,规范设置了醒目齐全的施工安全和绕行标志,即时发布路况信息,强化组织协调,确保工程施工安全和行车安全。加大各类交通安全设施整治力度,严格按照国家标准与公路建设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投入使用。按照先急后缓、分步实施的原则,对四车道以上一级公路实施中间隔离,保证了行车安全,有效降低了道路交通安全事故。

  除“三难” 清“三占”

  整“四乱” 治“五差”

  从2010年2月起,省综治办开始在全省先后组织开展了非公路标志“集中整治月”、春季植树造林“大干60天”和路域环境综合整治“百日攻坚”活动,政府主导,部门联合,清除公路沿线有碍观瞻的粪堆、柴堆等“三大堆”,取缔占路集市贸易、打场晒粮等“三占”现象,清理拆除乱搭乱建、乱设标牌等“四乱”问题,整治影响公路沿线视觉效果的荒山荒坡、破损山体等“五差”现象。

  活动把国省干线公路、省际交界和穿村镇、穿城区路段作为整治的重点,采取清理拆除、路宅分家、美化绿化和粉刷等手段,提升公路沿线环境。到去年底,全省共实施路宅分家百余万延米,整治违章建筑300万平米,清除占道集市近3千处,清理非公路标志3万余块,进一步优化了全省公路通行环境。

  目前,公路综合整治年活动作为一项阶段性工作已基本结束,全省共完成干线公路养护和改建工程投资82.1亿元,其中路网改建完成改造里程2131公里,实施大中修里程4497公里。线外路域环境综合整治投资累计完成79.72亿元,其中绿化投资31.33亿元。全省公路技术状况和路网结构极大改善,路网运行质量和通行能力显著提高,路域环境明显改观,赢得了广大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成为近年来山东公路交通工作的一大亮点。

  如今,放眼齐鲁大地,一条条公路犹如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承载着文明在不断延伸。

  “两保两树”塑造山东公路新形象

  跨入“十二五”,山东交通提出在全系统深入开展“保畅通、保安全、树品牌、树形象”的“两保两树”活动。实施“两保两树”的意义何在?又将会给山东公路交通带来哪些新的变化?

  省交通运输厅厅长贾学英认为:目前,山东省交通的发展已基本走过了规模总量扩张和自成体系发展的阶段,进入结构优化、网络衔接和运输一体化集约发展的新时期。这一时期,伴随着我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人流、物流、信息流等生产力各项要素空前活跃,对交通运输的适应能力提出新的、严峻的挑战。调整好高速公路、道路运输以及沿海内河港口的合理发展布局,优化组织方式,确保不堵车、不压船、货畅其流、安全运输、人便于行,这既是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也是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迫切要求。

  山东公路未雨绸缪,扎实实施两保两树。“十一五”以来,适应公路基础设施总量快速增长和公众出行日益多样化的实际需求,山东公路系统积极解放思想,加快公路工作指导转变,把公路养护管理提到前所未有的战略位置,提出了推进“三个转变”,做好“四个结合”的工作思路。“三个转变”,即由注重建设向建设、养护、管理、服务并重转变,由着力解决供给不足向保障畅通、安全舒适和高效便捷出行转变,由以规模数量为导向发展向以社会效益、服务质量为导向发展转变,逐步实现公路发展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可持续相统一。“四个结合”,即将公路发展与我省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实施紧密结合,与城镇化建设紧密结合,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与港口、物流业发展紧密结合,不断增强公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和适应度。切实做到“一稳一增”:“一稳”就是稳定总量,继续保持加快建设的适度规模;“一增”就是切实增加公路养护管理投入,不断优化路网结构,提高通行能力,达到“以存量换增量”的目的。

  坚持把改革作为破解发展难题、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手段,不断完善公路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一是深入实施成品油税费改革。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关于成品油税费改革的部署要求,按时全面取消了公路养路费等六项规费征收,全部停止了境内所有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全系统应安置的56353人当年全部完成分流安置,确保了改革期间交通队伍的总体稳定。二是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费税改革后,加强与省财政部门的协调配合,积极理顺中央财政转移资金拨付渠道,省政府出台《关于交通财务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设立交通发展专项资金,对国省道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及养护资金实行省对项目国库集中支付。按照管理一体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思路,积极稳妥推进公路建设市场化进程,所有新建公路项目均实施招商引资建设,引导和鼓励民营、社会资本和外资进入公路建设领域。“十一五”期间,全省公路累计合同利用外部资金412亿元,仅2010年,就完成招商引资公路项目443.5公里,融资额达217.4亿元。三是深化养护运行体制机制改革。以推行管养分离、规范养护市场、理顺用工关系为重点,坚持“先试点、后铺开,先机制、后体制”的原则,因地制宜,稳步推进养护运行机制改革。“十一五”期间,我省公路养护大中修工程全部实现了社会化、市场化,统一开放、规范有序的养护工程市场全面形成。

  在“十一五”发展成就的基础上,“十二五”山东公路致力打造“三网一品牌”:

  构建高速公路网。到“十二五”末,全省公路网总里程达到24.5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6000公里,基本建成“五纵四横一环八连”高速公路网,高速公路覆盖95%县级以上城市节点。

  升级国省干线网。到“十二五”末,全省二级以上公路里程达到4.2万公里。除长岛县外,市到县由一级以上公路相连接,县到县由二级以上公路相连接。普通国省道通车里程达到2.14万公里,二级及以上公路比例达到98%。

  完善农村公路网。农村公路里程达到21.5万公里,具备条件的行政村沥青(水泥)路通村率达到100%。扎实开展农村公路“网化”工程,统筹解决农村断头路问题,有步骤推进自然村通油路建设。

  打造路网畅通安全品牌。大力实施预防性养护、精细化养护,积极推行机械化养护,提升公路养护整体水平,全省公路养护率和路面铺装率均达到100%。通过深入开展“保畅通、保安全、树品牌、树形象”活动,切实加强公路设施运营管理养护,全面提升公路通畅水平和本质安全水平。加快信息技术推广应用,构建统一完善的公路综合信息网络平台,建成公众出行、收费、路政、养护管理、高速公路通行等“七大信息系统”,实现全省高速公路和重要国省道全程视频监控,形成联动相应、高效畅通的全省公路应急指挥调度体系。

  (压题图为青银高速(原济青)公路零点立交桥)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