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干湿分离”要从厨房开始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5月16日06:40  解放日报

  本报记者沈轶伦

  上海平均每3天产出的生活垃圾增量有多少?填满一座标准足球场!

  目前上海全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设计能力约为每天11150吨,但每天的生活垃圾处置量已达到18900吨,每日产生的垃圾量若全部采用填埋处理需要占用19200立方米的空间,若不填埋,则每16天的垃圾产量可以堆出一座金茂大厦。

  “垃圾围城”迫在眉睫。只有从源头减少垃圾产生量,通过分类提高资源化利用水平,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活垃圾出路难题。昨天起本市百家小区试点实行生活垃圾“干湿分离”,为上海处理垃圾问题走出第一步。打好这场突“围”战,从厨房里一只看似不起眼的分类垃圾袋开始。

  调查显示,厨余果皮,即湿垃圾,占生活垃圾总量六成,由于湿垃圾中含水量很多,或产生垃圾渗滤液,在运输过程中会出现跑冒滴漏现象,在焚烧时也会造成环境污染。

  目前,上海家庭习惯于将垃圾存放在一个塑料袋内,不分干湿,满了就一起扔进垃圾桶,而绝大多数小区的垃圾桶设施也不具备分类条件。在目前处理能力有限的条件下,此次试点的首要目标,就是倡导居民对厨余果皮(湿垃圾)、其它垃圾(干垃圾)进行分类投放。居民家庭先要把厨余果皮(湿垃圾)放在棕色垃圾袋中,其它垃圾(干垃圾)放在黑色垃圾袋中,再分别投放在试点小区的棕色、黑色垃圾桶内,便于后续的分拣、收集、转运、处置。这样,湿垃圾可以通过集中生化处理转化为肥料等,实现资源再利用。

  除了“干湿垃圾”分类投放之外,其余定期专项回收的垃圾按照颜色分为:废弃玻璃投绿色垃圾桶;有害垃圾投红色垃圾桶;废旧衣物投蓝色回收箱。通过垃圾分类宣传,一方面可以促进居民少生产生活垃圾,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另一方面可以对可回收物的循环利用,促进生活垃圾的资源化。

  参与今年垃圾分类试点的居民家庭有53.95万户,还有许多家庭居住的小区尚未列入试点计划。这些家庭参与低碳生活,可以从使用节能灯、不用塑料袋、少用一次性餐具、多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多养花草等“家庭低碳计划十五件事”着手,使生活垃圾减量化。

  此外,即日起“垃圾分类”活动还借助市志愿者协会平台,招募家庭志愿者,志愿者将穿戴配备印有统一logo的马甲、帽子、水壶、背包和志愿者徽章,开展入户发放手册和干、湿垃圾袋,上门进行环保宣传、垃圾分类指导,垃圾分类指导员队伍开展垃圾桶前巡视和日常指导等实践活动。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