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他们渴望爱 更需要帮助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5月16日08:13  南方都市报

  

他们渴望爱更需要帮助

  

他们渴望爱更需要帮助

  

他们渴望爱更需要帮助
在东莞市妇幼保健院,5岁的小海燕尽管听不见但仍然活波可爱。

  

他们渴望爱更需要帮助
月月坐在餐厅,等候开饭。

  封面报道

  COVER STORY

  全国助残日之慈善

  有这样一群特殊的人们,他们与我们呼吸着一样的空气、头顶着一样的星空,但他们不仅没有健全的身体,他们和他们的家人还在为每天三餐而苦恼,孜孜于求最基本的物质生活。

  昨天是全国助残日,南都记者走进困难残障人士群体,记录他们的艰难。他们身体残缺,他们渴望爱,更需要人们的帮助。

  如果你想帮助他们,请致电南都爱心热线:0769-22883366。

  女环卫工撑起六口之家

  安安患有精神残疾,爸爸腿脚残疾,当环卫工的妈妈养活全家

  灰色T恤、灰紫色裤子、红色凉鞋。安安把自己收拾得很干净,衣服的搭配也是她自己的主意。她今年18岁,患有精神残疾,但脑袋灵活,学习能力在托养中心数一数二。安安的爸爸腿脚残疾,姐姐在读大专、妹妹下半年读高一、奶奶已近90岁,全家仅靠当环卫工的妈妈支撑。

  学习能力强的乖巧女孩

  黄老师说,刚进去时,不管黄老师跟安安说什么,她都不搭理。在黄老师的坚持之下,安安逐渐打开心扉。现在,在陌生人面前,她仍然很内向害羞,但跟黄老师很“聊得来”。

  安安患有精神残疾,她的学习能力在残疾人托养中心数一数二。在庇护工场做电脑键盘,要把16种不同的键放在不同的位置,这对精神残疾人来说,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不过安安学得很快,教了两遍她就学会了。

  黄老师说,一般学员至少要教七八遍才会,而有些学员则永远都学不会。“别人做一个键盘要近一个小时,但安安只需要十几二十分钟。”

  安安性格温和、非常乖巧,帮别人晾衣服、收衣服等等,她一概都做。每次上完手工训练课,安安都会主动打扫卫生、擦桌子。

  安安非常想念妈妈。每次妈妈周末去接她回家,她都会眼泪汪汪地告诉黄老师“妈妈来了!”

  妈妈收入微薄压力大

  安安是南城人,爸爸腿脚残疾,一直不能工作,姐姐在读大专、妹妹下半年读高一、奶奶已近90岁,且患有多种疾病,唯有妈妈在上班,以一己微弱之力撑起了这个家庭。

  安安的妈妈黎女士今年43岁,是一名环卫工,月入920元,再加上这个家庭每年2万余元的分红,便是全家人的所有收入。

  黎女士说,大女儿读大专一年要七八千元,去年7月读大一,政府补助了2000元,但从今年下半年起,将不再享受这个补助。下半年,最小的女儿读高一后,每个学期的学费就要近2000元,黎女士的压力无疑还要增加。

  “都是慢慢挨过来的。”黎女士说。

  三级智残妈妈想儿子快乐

  母子同在托养中心,儿子一级智力残疾,妈妈想看着儿子成家

  阿德和伦姨是托养中心特殊的一对,母子皆患有精神残疾。阿德不会讲话,也不识字,更不会照顾自己,属于一级智力残疾;伦姨则患有三级智力残疾,但能生活自理。去年3月,阿德进入托养中心。半年后,伦姨紧随而来,一旦有空就去看阿德。她希望阿德能早日生活自理、然后成家“想让他快乐。”

  阿德今年23岁,属于重残人员。从小不会说话、不识字,生活也不能自理,但能够稍微听懂别人简单的讲话。去年3月,阿德进了托养中心,住在托养中心的2楼。半年后,伦姨紧跟阿德的脚步,住在托养中心的3楼。母子两人仅隔着一层楼。

  伦姨总是说起阿德小时候的事情,“小时候,他饿了就会去拿东西吃,但他不会说。拜神的食物,我交代他不要吃,但他还是会拿来吃。”

  午饭和晚饭时间,伦姨都能在食堂看到由护工看护着的阿德。她总是叮嘱护工,“要教阿德说话、识字,让他能生活自理。”伦姨说,虽然阿德不会说话,但她知道儿子还有一点清醒的意识。伦姨希望阿德能够早日生活自理,然后成家。“想让他快乐。”

  阿德是道滘人,还有一个妹妹在读小学。由于伦姨也没有劳动能力,一家人只有靠阿德的父亲打杂工养家,家庭较为困难。目前,父亲正在当搬运工,月入1000元。经常要晚上8点才能回家,有时甚至干活到天亮,所以只好把女儿放在别人家吃住,每个月生活费要1000元左右。

  植入人工耳蜗 还需14万元

  残疾父亲求助,为患严重听力障碍的女儿植入人工耳蜗,手术费医院全免

  5岁的小海燕拿着手机,学着别人接电话的样子,笑看在旁的爸爸。看着张合着嘴却说不出一个字的五岁女儿,冯洪桥再也忍不住了,顿时泪流满面。小海燕在两岁时被发现严重听力障碍,需要做人工耳蜗植入手术。但高达14万元的费用,让工资微薄且手部残疾的冯洪桥望而却步。他日前致信东莞市妇幼保健院,希望该院呼吁社会热心人士捐助,让小海燕能在6岁以前进行手术。

  2岁时患严重听力障碍

  冯洪桥来自广东阳春市松柏镇黄牛墩村15号,他三年前到东莞打工,如今在寮步镇一家名叫“青森”的电子厂做水电维修工,其妻子也在该厂做普工。夫妻俩背井离乡到异地打工,为的是改变自己女儿的命运。

  2006年,他们的第二个女儿冯海燕出生。两岁时,小海燕被诊断为严重听力障碍,只有一边耳朵有残余听力,医生说是药物过量所致。冯洪桥随后又去了广州儿童医院,那边的医生说要做人工耳蜗植入手术。

  “做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是唯一的方法。这项手术目前已相当成熟,难度并不大,而且成功率高。主要是人工耳蜗太贵,至少需要14万元”,东莞市妇幼保健院的医生说。横亘在冯洪桥面前的是,14万元的费用。

  夫妻辛苦打工仅攒2万元

  冯洪桥在4岁的时候曾不慎把左手摔伤,之后手掌部分萎缩僵硬,无法正常活动,而且用不了力。他从此做不了重活,每月只有不到两千块的收入。妻子也仅有一千多块的收入。十多万元的手术费对这对夫妻来说简直就是天文数字。

  三年来,俩人为给女儿治病省吃俭用,攒下来的钱仅有不到两万元。“这样下去的话,女儿一生都会被耽误了。”冯洪桥很焦急,接受采访时一度泣不成声。

  市妇幼保健院耳鼻喉科的医生也说,做此类手术,6岁之前是最佳时机。无奈之下,冯洪桥只得在日前致信东莞市妇幼保健院的领导,希望该院给予帮助。

  院方表示,可以免除所有的手术费用,但人工耳蜗的费用就无法减免,希望社会热心人士捐助。

  低保家庭生活拮据

  月月患一级智力残疾,失业的哥哥表示生活压力大

  流着一丝口水,喜欢咬着舌头,24岁的月月是一级智力残疾。月月不会说话,只是偶尔会发一两个单音。她生活能够基本自理,只是速度比别人慢一些,能听得懂别人简单的话语。

  照顾月月的护工说,每次看到大家喝水的杯子参差不齐地摆在桌上,她都会一一地摆整齐。“很好带,很乖。”这是护工对月月的评价。护工说,月月从不打人,而且看到有需要帮助推轮椅的学员,她都会帮忙。

  月月的哥哥告诉记者,月月从小很少讲话,但一旦家里放一些音乐,月月就会情不自禁地跟着手舞足蹈。以前,月月在家时,大家都很忙,没人照顾她,只能把她一个人“关”在家里。

  月月是中堂人,妈妈是清洁工,月入1200元;爸爸是装修工人,有工做才能挣一点钱;哥哥失业中,弟弟在读大学。月月一家享受低保补贴,但因为全家收入微薄,即使极尽节俭,每月生活费也要千元左右,一家人的生活非常困难。

  “生活压力很大。”月月的哥哥说,物价上涨,一家人的生活很不容易。

  采写:南都记者 田玲玲 严铧

  摄影:南都记者 刘在富 刘媚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