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无锡是个好地方:惠山泥人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5月17日11:29  国际在线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于建超、徐云颖):无锡位于中国东部江苏省境内,是一座具有3000多年历史的古城。谈及无锡,无人不知惠山泥人,它和宜兴紫砂壶、太湖珍珠一道被命名为“无锡三宝”。

  惠山泥人积淀着江南水乡特有的神韵,题材广泛,形象丰富。在万千惠山泥人中,“惠山大阿福”是代表惠山泥人总体形象的经典之作,以其深刻的文化内涵传递着惠山泥人丰富的历史信息。

  无锡惠山泥人研究所所长赵建高说:“阿福起源于佛教。现在我们把它变成阿福阿喜,成为吉祥物。阿福是我们惠山泥人的代表作,是集幸福的大全的象征。你所有想到的幸福吉祥,阿福身上都有。阿福的头发像个如意结;头上戴的牡丹花寓意富贵;身上的衣服饰有五福团花,五福指的是‘福、禄、寿、喜、财’;鞋子是官靴,寓意做官。”

  阿福戴的锁片是健康长命锁,背面还有如意结,甚至包括脸,都是元宝脸。阿福怀中抱着的狮子,寓意着辟邪保平安。相传在很久以前,惠山一带荒草丛生,经常有野兽出没。但是,深山里不知何时来了两个人形巨兽,名叫"沙孩儿"。他们力大无比,山中各种猛兽长虫,只要见到它们微微一笑,就会俯首贴耳地投入他们的怀抱。从此,百姓过上了安定的生活。“沙孩儿”死后,百姓为了怀念他们,便根据他们的形象,人们用惠山的粘土塑造了捏制了一男一女两个泥人,取名为“大阿福”。后来,经过历代艺人不断地加工创造,这个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艺术形象,便在人们心中活了下来。

  大阿福融人们的诸般祈愿于一身,其前身是用于年节时供奉的小土偶,以祈求禳灾辟邪,保护家宅平安和六畜兴旺。

  位于古运河畔的无锡惠山,被乾隆皇帝命为“江南第一山”。宋代的时候,当地的工艺美术家取其东北坡山脚下的黑泥,捏制成惠山泥人,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无锡惠山泥人研究所所长赵建高介绍说:

  “我们惠山泥人最代表的是阿福,主要是因为土质好。苏东坡有诗句说‘惠泉山下土如濡’。”

  惠山泥人的土取材于惠泉山下水稻田底一公尺三十到四十公分这一层。其粘性好,细腻柔软,搓而不纹,弯而不断,干而不裂,可塑性极佳,不用烧制,所以非常适合“捏塑”之用。制作泥人的工序非常繁复,赵建高所长说:“说细一点的话,泥人的整个制作过程有几十个工序。第一就是采泥,第二个是勘探,这泥是否能制作;接着就要挑回来,然后捶,手揉,之后放在缸里面保存,时间长了就会有黏性,然后就可以做泥人。”

  传统的工艺制作极为复杂,总共有搓、揉、挑等18道工序。作为彩塑,彩绘技艺在整个泥人的工艺制作中占有较高的比重,因而有“三分塑七分彩”之说。

  泥人的彩塑非常注重配色。红要红得鲜,绿要绿得娇,白要白得净,这样才能给人一种爽朗愉快的感觉。彩绘要求“远看颜色近看花”:既要有整体的色彩效果,又要经得住近距离观察,纹样与底色要相互映衬,使之更美。关于泥人的题材,赵建高介绍说:“泥人题材一般分为五类:一类是孩儿类;一类是神话故事,历史故事,如佛教的,道教的,历史传说;一类是动物类;一类是戏文类;其他就是综合类,和人们生活相关的一些题材。”

  在保留传统的同时,美术师们不断创新,孕育出了巧夺天工、灿烂绚丽的现代民间艺术文化。在赵建高所长的工作室,有一尊彩绘泥人西施像,是他在传统技艺的基础上进行的大型泥人创作。西施是中国古典美人的代称。与他的成名作《母与子》相比,《西施》的尺寸突破了传统的小巧的形制,大气中凸显江南美女的纤柔,色彩明快亮丽。

  惠山泥人有“粗货”与“细货”之分。“粗货”,也称为“泥耍货”,其形体粗犷简洁,用模具印制的泥人,属写意风格的民间彩塑,一般以儿童形象居多。“细货”是采用手工捏制,塑作和彩绘都比较精细的作品,由于它多数取材于戏曲,故又称“手捏戏文”,当然也包括做工精致的佛像、神像、戏剧脸谱等。

  赵建高说:“惠山泥人是一种地域性的文化,这种文化是有普遍性的,每家每户都会做。但是像高档的手捏泥人,没几家会做。我们要普及的是传统的阿福,从明代清代传到现在的,民间很喜欢的,又是大家都能做的。”

  数百年来,惠山泥人艺术深深根植于民间,在无锡这块土地上生生不息,世代相传。惠山泥人艺术作为无锡特有的乡土文化象征,是无锡人民乃至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艺术财富。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