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怎样提高社区医生的医术?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5月17日15:30  新民晚报

  近日,由市统计局社情民意中心公布的一次电话调查结果显示,近三分之一的市民将三甲医院作为就医首选目标,近一半的市民担心社区医生水平低,市民“社区首诊”的意愿受到限制。怎样提高社区医生的业务水平?记者了解到,浦东新区试点的世博地区医疗联合体(简称“世联体”)已就此开展了多年的探索实践。

  考试动真格淘汰不合格

  5月8日是星期天,北蔡中学里却熙熙攘攘,26间教室座无虚席,考生们按照“梅花桩”方式就座,全科、内科、外科……18个门类的考卷,前后左右皆不相同。

  浦东新区“世联体”办公室主任马伟良是考试的“总策划”,他介绍说:“考试内容都是基础理论、基本法规和基本操作,考卷难度不大,80%的人基本上可以及格。”医疗联合体内9家地段医院的50岁以下、中级职称以下的医生和护士全部参加考试。

  考试考了6年,摸索了6年,想方设法动真格,为的就是考察社区医生的医术。马伟良介绍说:“以往监考过不了‘人情关’,如今采取集中考试,发准考证、借考场、聘中学老师来监考。”

  “世联体”内都是独立法人,凭什么要乖乖听你的?考得不好,院长岂不是脸上无光?原来,这套“游戏规则”竟是由院长联席会议统一制定的,院长们有了“抓手”,管理有了底气,虽然考试合格率保持在90%左右,但还是有人被“淘汰”。

  上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李惠娟说,去年一位主治医生因为缺乏重视,考试不合格被缓聘3个月,补考通过后才重新“上岗”。三林社区卫生中心一名年轻护士考核成绩垫底,结合平时工作表现,医院最终决定将她辞退。医术的提高,收获了老百姓的信任。据统计,浦东新区“世联体”沿江片的多个社区医院年门急诊量均达到50万-60万人次。

  二级联一级技能重实用

  上周五的下午,“世联体”内9家社区医院的数十名医生来到浦南医院,聆听了“2011版二型糖尿病规范诊治指南”的讲座,这样的讲座,每个月都会面向社区医生定期举行。

  在“世联体”内,形成了“二级一级”医院紧密结合的模式。有人开玩笑地说:“社区医生去三级医院学习,就像研究生和中学生,有的医生查房时还夹带着说英语,听不懂、也学不了,而高难度的诊断和操作在实际工作中又用不到。”

  在二级医院,社区医生可以切实学习慢性病、常见病、突发病的诊治,学习应急问题的接诊处理、规范操作,“例如一位严重烫伤病人来到医院,虽然不能彻底救治,但社区医生起码要采取规范的接诊处理、诊查和记录,同时联系救护车将病人送往高一级医院。”

  “由二级医院支援一级医院并紧密合作,就是请高级专家下社区为居民解决实际就医问题。”浦南医院院长刘卫东表示,“况且,区域内还有仁济东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作为联合体的坚强后盾,无论是人才培养进修、疑难危重病人的急会诊,只要去个电话他们都及时满足。”

  家庭医生好还需有“靠山”

  在医疗联合体模式中,“首诊在社区”有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那就是家庭医生制度。在此次电话调查中,有75.4%的受访市民对家庭医生制度表示了赞同,10.5%的受访市民不看好家庭医生制度,原因是对家庭医生的医术没有信心。有关人士认为,家庭医生的推广和实施,同样应建立在提高社区医生医术的基础上。

  “一名合格的全科医生,水平再高,也不可能是百科全书,他要面对上千户家庭,不同的病人,最重要的是给他找到‘靠山’。”马伟良透露,本周四,一场面向社区家庭责任制医生、首席医生的专家推荐会就会举行。每位家庭医生会拿到一份特殊的通讯录,上面记录有医疗联合体内各专科专家、主任的特长、手机号码等信息,“只要他有疑问,随时随地可拨通电话寻求咨询,还可以安排预约门诊,如需入院可享受绿色通道,真正实现了病人、家庭医生和医院的‘三赢’。”

  当市民真正享受到家庭医生实在的服务,对社区医院建立起了足够的信任,实现“首诊在社区”的愿望,医疗联合体制度才会在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过程中体现出应有的作用。本报记者金恒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