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73个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 24小时专人监测

  本报讯 (记者 郑莹莹) 汛期已经到来,在去年和前年都分别发生过较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的虹口、龙池等地震受灾重点地区,目前是否已经展开了灾害提前预防?昨日,市国土局党组成员、市土地储备中心主任张康林率领地质环境管理处处长刘晓晨、综合规划处副处长董建华、土地利用管理处副处长刘雅、信息中心陈先伟做客成都广播电台《成都面对面——政风行风热线》。据透露,目前我市国土部门不仅已与气象部门展开自动雨量实时监控预警,而且被列入全市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名单的73个点位,已经启动了24小时专人监测。

  “目前我市已经针对全市2600多个地质灾害隐患点,落实了相关监测人员。在构建完善地质灾害群策群防体系网络的同时,更对虹口、龙池等73个点位展开重点监控。”据刘晓晨介绍,在我市清理出的2606个点位里面,列了73个比较重大的隐患点,每一个点在5月到9月期间,有专人进行24小时的监测。“在虹口红色村塔子坪,以及龙池的三条沟:麻柳沟、水打沟、黄央沟,都是由中国科学院地质灾害研究所及中国国土资源监测院进行专业监测,使用的设备都比较好,在重点的点位探索性地开展了专业监测。”

  另外,国土部门已经开始与气象部门展开联动合作,全市自动雨量站的雨量信息都会传输给国土局的值班室,汛期期间,由双人值班,24小时监测降雨情况,一旦发现哪个地方降雨出现超常,马上通知当地的监测部门、监测单位和监测人,立即加强监测,进行群众的提前转移工作。“3000多名监测人员的电话,都放到了气象的预警平台上面,只要一发出预警,我们会及时通过手机短消息、广播、电视等方式,直接传输给监测人员和当地的老百姓,让大家提前做好避让和转移工作。”

  据陈先伟介绍,市国土资源“一张图”综合监管平台系统已经通过相关部门的验收,而且使用新系统更能实现对地质灾害的应急远程指挥,如运用GPS、卫星通讯、短信平台和传感器等野外地质灾害专业监测手段,实现地质灾害隐患点调查数据的采集和实时上传,建立地质灾害动态实时监测网络,通过监测指挥中心,完成车辆、人员等应急资源的派遣、调度和指挥,建立地质灾害突发事件应急联动指挥体系,提高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和防灾减灾的能力。

  相关新闻

  都江堰:植被恢复21万亩 超过震前

  “5·12”汶川特大地震中,都江堰森林植被遭受严重损毁,损失面积达20.5万亩。震后三年,都江堰以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大工程”建设为基础,完成植被恢复21万亩,超过震前水平。

  截至目前,都江堰共通过人工造林3.2万余亩、人工点撒播0.23万余亩和封山育林17万余亩完成了植被恢复。“为了尽快恢复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植被覆盖,保护区因地制宜,采取人工造林、人工点撒播、封山育林三种方式相结合的方式,最大程度保护区内的珙桐、川金丝猴等珍稀动植物。”都江堰市林业局副局长柳贤昌举例说。

  在进行林业恢复的同时,都江堰将满足群众经济发展需求作为重要方向。柳贤昌算了一笔账,在人工造林的过程中,每亩整地、栽植到管护等步骤共需要一个劳动力20个工日,全市3.2万亩人工造林则需要64万个工作日,按照每个工作日平均为100元计算,人工造林共提供了6400万元的就近就业收入。

  据新华社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