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农民老王的“蝴蝶梦”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5月18日04:10  大河网-河南日报

  开栏的话 抓好基层,打好基础,是中原经济区建设“关键在做”的重要环节,也是“三具两基一抓手”的重要内容。为充分展现我省基层一线在建设中原经济区进程中“抓好基层基础”的新举措、新成就、新风尚、新典型,本报精心组织了记者下基层活动,并从今日起,推出《建设中原经济区记者看基层》新闻竞赛专栏,集中刊发本报记者深入基层所发现、挖掘的鲜活新闻和动人故事,为加快中原经济区全面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②7

  □本报记者张如铁

  听说郑州市惠济区双桥村的老王搞了个上万平米的大棚,不种瓜、不种菜,光养花,而且只养一种——蝴蝶兰。5月17日,记者决定去瞧瞧。区委的同志还挺惋惜:“可惜现在不是花期,看不到什么。”

  花不开,可并不耽误老王挣钱。在“绿金园”见到他时,他刚向北京发了两车花苗。“一车10万株,一株10块钱。”他说的很平淡。

  老王五十来岁,个子不高,肤黑,瘦削,眼神里都是自信和精干。他叫王淼玉,他说,花离水不活。俺这名字就该养花,水多。

  可老王并不是一开始就养花。他原来当过兵,复员后做了几年生意,有了点积累。2003年,他回村一下承租了1500亩地,创办了郑州绿金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开始以蔬菜为主,几年时间,22个蔬菜品种获农业部“无公害产品”认证。到2007年,老王又做出个出人意料的决定,将蔬菜生产全部转成花卉生产,而且只生产一种花——蝴蝶兰。

  “种菜改种花,怎么想的呢?”记者问他。

  “农作物,论斤卖的没论个卖的赚钱。”老王的笑容里有些狡黠。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蝴蝶兰这种高档观赏花卉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在“绿金园”新建的1万平米的智能化玻璃温室里,虽然没开花,但一排排架子上,放满了各种尺寸的蝴蝶兰花苗,生机盎然,景象也很是壮观。老王从一排架子上拿下一个玻璃瓶,指着里面的幼苗说,这是组培快繁苗,一株3块钱,是从台湾、福建等地买的,培养成1.5寸苗,就可以卖到6块,2.5寸是10块,成花后,那就是从几十到成百上千了,蝴蝶兰不同时期大小苗都有市场。

  “为什么自己不组培呢?”

  “这里科技含量最高。不过我下一阶段就准备上,加大投入咬牙攻下来,就控制了这个产品上、中、下游全过程。”

  转型后,老王从完全不懂花卉变成了专家。两个共1.6万平米的玻璃温室全部智能控温控湿,浇花的水全部是用经过处理的纯净水,培育花苗的水草是他多次考察后从智利进口的。他还从上海高薪聘请一个花卉专家来当经理。目前,“绿金园”不仅是惠济区大力发展都市农业的龙头企业之一,更成为我省最大的蝴蝶兰生产基地,年销售收入5000多万。

  问起老王下一步打算,他不假思索地说:“搞种苗培育中心、生产展示中心和交易中心,争取3~5年把这里建成中西部最大的蝴蝶兰生产基地。”

  “你这也算是‘蝴蝶梦’哩!”记者一句话说得大家都笑了起来。

  老王的“蝴蝶梦”,其实也是现代农民追求农业现代化的一个小小缩影。②11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