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蒙阴:青山绿水成富民产业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5月18日05:46  大众网-大众日报

  编者按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今年4月,山东启动了为期5年的“乡村文明行动”,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建设富裕文明、和谐安定、生态良好、环境优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从今天起,本报推出“乡村文明行”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记 者 王洪涛 赵 琳

  通讯员 宋国栋 报道

  本报蒙阴讯 蒙阴县八达峪村村民李中秋在果园里养兔,平时卖兔毛,金秋卖果子,一年时间就让他进账数万元,盖起了二层小洋楼。5月16日,正在果园里给果树追肥的李中秋兴奋地告诉记者,“搞生态文明建设就是好,俺过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初夏的蒙阴,被一片片醉人的绿意笼罩着。绿水青山就是蒙阴的金山银山,生态优势就是蒙阴的最大优势。蒙阴立足山区实际,咬定青山绿水不放松,把生态文明乡村建设作为建设绿色新农村的着力点,以生态化的理念培植特色产业,用产业化的思维开展生态建设,实现了生态优势和产业优势的相互促进、相互转化,走出了一条生态立县、生态强县的路子。

  走进八达峪村村民李文普的家中,迎面是整齐的兔舍、干净明亮的两层楼房和大片桃园。在这里,“一片桃园一座房、一圈兔舍做围墙”的村落布局和“兔—沼—果”的能源循环已成为“农户庄园开发型”文明村的典型模式,2010年全村人均收入1.1万元,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就有40多户。据县委书记陈一兵介绍,他们把林果业锁定为农村的主导产业,一年接着一年干,一届接着一届干,一张蓝图绘到底。目前全县果园面积达到100万亩,去年全年产销果品23.5亿斤,

  全县果品专业村达到320个,一个果品专业户年收入三五万元到十几万元。蒙阴县成为全国果品十强县、中华蜜桃第一县,在上海市场上每三个鲜桃就有两个来自蒙阴。

  坐落在云蒙湖边的旧寨乡,有着沂蒙山腹地的绝美风光,漫山遍野的桃花引来了天下客商,成为“特色产业带动型”生态文明村。“今年的桃花节,前来赏花、观光的游客达10万人,休闲的同时,以花为媒,捕捉商机。”旧寨乡人大主席李明国介绍,2010年全乡引进项目18个,合同利用外资12.7亿元,“生态优势真正转化成了经济效益”。

  百泉峪是地处蒙山深处的一个小山村,该村投资2700万元打造的民俗旅游村实现年营业额1600万元,走出了“风景名胜带动型”生态文明村的路子。依托百万亩林果形成的生态景观,蒙阴统一注册了“蒙山农家乐”品牌,全县农家乐旅游村达到56个,“农家乐”旅游户年均收入5万元以上。

  蒙阴以丰富农民文化内涵为核心,集中打“绿色文化”“红色文化”“乡土文化”三大文化品牌,着力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品位。在180个村建起生态文化广场,210个村建起生态文明画廊;以孟良崮为龙头,打造出一条气势恢弘的百里红色长廊,形成了生态、文化、经济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的局面。如今,蒙阴县11个乡镇中有6个省市级文明乡镇,7个省市级环境优美乡镇;在464个村中,创建了312个各种类型的生态文明村。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