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公共文化服务为何如此匮乏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5月18日08:11  南方都市报

  早茶来论

  粤曲发烧友辉姐夫妇十年前花5万元办私伙局,并在客厅搭舞台,邀请同好演唱交流。读到这条新闻,感触良多。一方面是传统文化依然有顽强生命力,它居然可以让热爱粤曲的人们把客厅改造成舞台,把家变成一个曲艺交流平台,甚至“夫妻俩吃饭常常要挤在厨房里”也毫无怨言,另一方面却是偌大的城市居然提供不了一个合适的可供曲艺发烧友交流的场所,许多装修精美、设备精良的公共文化场地或被束之高阁,或被挪作他用。

  当地文化部门的成绩似乎一下子被辉姐夫妇家的客厅舞台打回原形。

  一个城市的文化标签,在我看来,绝不是什么巍峨的建筑或者城市“新客厅”,也不是抬出一众所谓的“文化大师”,恰恰就是我们时常忽略的自发组织的各种群众文化活动。然而,和一些能立竿见影出政绩的庙会活动、民俗展览、景点建设等相比,这种润物无声的文化保育工作是繁琐而难以汇报出成绩的。

  这就是城市的公共文化服务如此贫乏的原因。

  □谢德明(荔湾,文化工作者)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