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2011年,我们当如何刷新甚至重构深圳梦?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5月18日08:11  南方都市报

  

2011年,我们当如何刷新甚至重构深圳梦?

  

2011年,我们当如何刷新甚至重构深圳梦?

  

2011年,我们当如何刷新甚至重构深圳梦?
于长江

  

2011年,我们当如何刷新甚至重构深圳梦?
孙振华

  由本报编著、世界顶级建筑大师库哈斯作序的《深圳梦—————一座伟大城市的重新期许》一书将于近期在珠三角上市。作为由非官方话语形态构建的深圳成长实录和未来预测,该书源于2010年3月1日起由南方都市报操刀制作、历时半年的“深圳梦”大型系列报道。库哈斯在序言中说:“我喜欢‘深圳梦’这个名称,因为它蕴含着光荣、实验与梦想。我也惊讶于南方都市报梳理、探究、追问城市30年的创意和气魄。”

  5月15日,由本报主办、深圳市都会城市研究院、SZ-TA LK双周沙龙协办的“国际坐标下的深圳梦”论坛暨《深圳梦》首发式在深圳园博园听香苑慈善艺术馆举行,集结了香港作家陶杰、北大深圳研究生院人文社科学院副院长于长江、深圳市公共艺术中心艺术总监孙振华、深圳市都会城市研究院院长高海燕、因特虎三剑客(老亨、金心异、呙中校)、城市批评家贺承军、先锋城市运营专家罗雷、高端休闲产业专家洪刚等十余位意见领袖,探讨深圳如何刷新梦想、为城市的未来走向提出可行性建议。

  这是一次对深圳当下的反思、对未来城市走向的预测。尤其是近期,在正全力谋划以大运会为契机展现国际都市面貌的当口,深圳引发了一系列全国性的争议:清除8万高危人群、禁止农民工上访讨薪、统一更换商店招牌等事件。就连深圳一向引以为傲的城市竞争力排名今年也跌出三甲,特别是在人力资源竞争力、发展成本竞争力、收入水平竞争力等方面大大落后,幸福感甚至排名全国243位……当下的深圳是否还配得上“梦想”这个词?我们该如何刷新甚至重构深圳梦?本报创立的“深圳梦2011-2040”计划也正式启动。“深圳梦”并不是一个过去时的、僵化的、正在幻灭的语境,它同样是构筑未来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城市的精神指引。南方都市报将尽最大可能,集结这座城市的精神能量,尊重、保护、协助实现更多人的深圳梦。

  深圳可成为包容“异质思维”的试点

  陶杰:香港专栏作家、学者、“香江第一才子"

  不把人性释放出来,就无所谓梦想

  为什么1979年深圳刚建立特区的时候是有梦想的?那时不停地盖房子、盖工厂,就像19世纪英国工业革命之后全国的农夫和贫民涌向曼彻斯特和伦敦找工作那样,人们把来到深圳看成是梦想。但是很明显,现在的深圳已经不“特”了,曾经的“经济特区”的政策和优势在全国都已普及,甚至被赶超。

  伦敦怎样成为梦想城市?19世纪伦敦成为工业廉价劳动力资本密集的城市,变成一些人寻找经济梦想的地方,很多人忽略了一点,那就是很多的改革配套是同步进行的。这其中包括内政大臣皮尔废除100多项中世纪流传下来的琐碎的严刑峻法,包括推行的监狱改革,包括废除奴隶制度,等等。生产力的提高、一系列改革营造出相对和谐、宽松、有创造性的环境,英国音乐、美术、文学等成就爆发,整个人文环境与工业革命带来的物质环境提升是同步迈进的,这些都为伦敦成为国际大都市、梦想城市奠定了基础。

  纽约和伦敦类似,在有了物质基础之后成为别人的梦想之乡,而这个梦想不光是改善生活。如果不把人性释放出来,就无所谓梦想;除了吃得饱穿得好,没有思想的自由,梦想也是不可能达成的。30年后的深圳如果还把目标停留在吃穿这些物质层次的话,它的吸引力还高吗?

  深圳要从“价格城市”升级成“价值城市”

  深圳该如何重塑梦想?30年来人们的硬件梦想已经达到,不光深圳,全国成就都很大,都是参考深圳这条路子。“经济特区”的定位已经落伍了,要维持这个“特”,就要比较一下,现实没有什么,梦里该给什么,梦想永远要比现实超前。G D P、经济增长率……深圳能不能不要光成为“价格”的城市,而成为“价值”的城市?

  “三个代表”中有一条:成为先进文化的代表,这可以作为深圳的软件梦想。先进文化首先是个人主义的表现,并不是提倡自私,而是要将个人的人性解放出来,因为当深圳G D P达到某一个水平之后,自然会孕育出一些非物质文明的追求。

  前几天《人民日报》有一篇社论《执政者当以包容心对待“异质思维”》,这个“异质思维”能不能先在深圳做个试点?

  比如,个人权益得到保障是提升幸福感的途径之一,能不能让深圳人的不公平对待有申诉渠道,再比如,深圳的舆论可不可以再宽松一点?深圳的设计师可不可以放开,打造一个国际品牌,而不用都去抢LV?从艺术人文精神着手,社会底层人士利益受到损害能就地得到解决,这对人文、经济环境有宣泄和排解的作用。至于说要盖这个艺术中心那个美术中心,没有自由、多元、宽松的艺术创造环境,再打造10个硬件中心也没用。

  ○ 陶杰的深圳梦

  深圳不要像香港那样形成地产霸权

  同样是国际都市,今天的伦敦、纽约、香港的经济已经脱离了重工业,搞金融和消费。

  伦敦和纽约也没有像香港那样大搞房地产,没有把100多年的房子拆除,盖什么写字楼、商场。尽管他们也知道这个最容易赚钱。原因一是法制健全,二是已经形成先进的生产力和文化,有人文精神的依靠。

  深圳的地产有些类似香港的处境。我不是说完全不发展地产,而是不要像香港那样把地产当成唯一的生产力,也不要以市中心的地产形成同心圆,一层层地辐射出去,发展成地产经济。比如伦敦的新房子往往盖在泰晤士南岸的荒地,纽约曼哈顿的房子都是几十年前芝加哥建设派留下的,这就是国际大都会家居梦想,有点人文情怀,让人住得安心。

  深圳能不能成为充满善意的城市

  高海燕:深圳市都会城市研究院院长

  被内地城市赶超,深圳面临阶段式迷茫

  其实“深圳梦”的缘起还是基于早期的一种破坏与创造的实践和体验,在敢闯敢干中所产生的“一切皆有可能”的感受回想和精神总结。然而今天的一切似乎正在背离人们的这种记忆。与任何一个地区不同的是,因为这座城市的发展史,深圳人特别具有强烈的改革情怀和变革习惯。而近十年来,深圳在改革上的停滞在某种程度没能有效回应这种普遍存在的情结。

  应该说深圳从城市心态上还没完全适应从“一枝独秀”到“万舸竞流”的转变。内地城市在体制上已经与深圳平行,他们在经济领域里的快速成长让深圳焦虑,人们在城市比较中产生失落。比如城市竞争力的排名中,深圳在今年跌出三甲。即使是在胡润百富的富豪排名榜上,包括深圳在内的广东创富区域排名也在后移,这是中国财富地理正在发生变局的转型期。而在这个时期,深圳的用力点依然在经济领域,使得深圳并没有在城市多元化和城市现代化的全面优化和转型上体现出自己的先发优势和差异化特质。所以说,在某种程度上,深圳梦醒的论调也可以理解成深圳跨越式发展效应递减过程中的阶段性迷茫。

  让城市服务于人、服务于人性、服务于人的发展

  近期新加坡吴作栋在竞选议员所提出的愿景:美好、优雅、慷慨、青葱,比较适合说给一直在向新加坡学习的深圳听听。我们一直强调城市发展要国际化、现代化,我认为国际化是一个从价值观到执行、从政府到民间、从经济到社会的生态系统。现代化也是如此,深圳如何建设一个经济活力的都市,建立一个充满善意的社会关系,让城市服务人、服务人性、服务人的发展、服务每一个人的安全和尊严,这才是现代化。

  从财富梦到意义梦、从经济强大梦到社会优化梦、从经济特区梦到全面现代梦、从改革开放窗口到国际化大都会梦……那么深圳要如何刷新梦想、重启社会活力?行政改革以削减权力和强化社会沟通为核心,社会建设以培育、善待民间力量和重建善意社会关系为核心,发展目的以人的发展为核心。如果政府机构更充满善意和效能、社会更具活力、经济自由度更突出、城市更多元、公众更幸福,这才是当下城市和个人的深圳梦吧?

  ○ 高海燕的深圳梦

  更多关注人的意义、尊严与安全

  早期的深圳人人有一个共同的梦想,那就是财富梦。但今天多阶层化的深圳,人们的梦想发生了分化,需要这个城市做出变化。可惜的是,深圳没能及时回应这种已经转型和上升的需求,总体上依然是为经济动物服务的城市。我认为未来的深圳,应当更多关注人生的意义、人的尊严、人的安全、善意的社会关系、多元化的城市体验、人对城市的参与,以及曾经的深圳所拥有的东西:对非主流、对破坏陈规者包容。

  深圳应该尊重城市里每个人的梦

  于长江:北大深圳研究生院人文学院副院长

  深圳梦从趋同的梦变成了多元的梦

  深圳怎么能有整体的梦想呢?实际上梦这个东西永远是个人的,它不能代理,不能说我把我的梦委托给你,不能你带着我做梦。可有些人要用他的梦霸占资源,让其他人梦的空间都被挤占了。人人都有梦想的权利,现实中很多东西必须放弃,如果梦也放弃了,太惨了吧?如果我们一定有深圳的梦想,那希望让每个人都相信或者是都可能实现他的梦想。这也是最大的公约数。

  深圳的梦从30年前大体一致、趋同的梦,发展到现在变成分化的甚至互相对立的梦。梦多元发展了,社会的多元化很多方面却没有跟上,如果让梦也遵循丛林原则,那么对多样化必然是一个损害。对现在的深圳来说,怎么看待别人的梦、怎么关照别人的梦、怎么帮别人实现梦很重要。不同阶层、不同地区的人都能尊重对方的梦。当年邓小平的伟大之处不就是尊重别人的梦、给大家一个实现梦想的机会吗?

  深圳嘴上说“赶超国际”,其实在“赶超内地”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初的深圳梦,从基本层面上来说,每个人要突破中国的旧有体制,实现自己个性的张扬和能力的发挥。还有一个背景,那时中国本身的发展距离国际的先进标准差得太远了,深圳梦有一个隐含的意思,就是我们要去赶超当时相对比较发达的国家或者地区的标准。而现在的潜台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虽然我们嘴上说赶超国际,但客观上做的是在“赶超内地”,深圳唯恐与内地的做法不一样。我特别强调做法,因为我觉得当一个城市发展到一定程度,关键不在于结果,而在于方式。深圳最早成为梦想之城,是因为行事方式是最前卫的。可是今天我们在方式上一点也不前卫。

  我认为恰恰由于对国际了解不够,或者没有国际感造成的。比如换招牌,问题的点不在于好不好看,而在于统一的做法本身与国际先进的城市治理理念有没有差距?真要换的话,也要了解真正的国际需要,比如在招牌上添加英文这些更实用的方面。

  ○ 于长江的深圳梦

  深圳要变得对所有人都更友好

  我始终认为,一个城市是否国际化,或者国际人士强烈感受的,是一个城市是否友好。比如找厕所、买盒烟能不能很方便,人们拖着行李走过街天桥是否方便,人们的态度不是接待贵客也不是歧视,而是就像对待邻居一样的平常心。城市对外来人友好,对本地人也友好,对不同阶层、地位、不管有钱没有都持基本的友好态度。一个到处都是义工、帮助人的城市,肯定会比特别多保安、栅栏的城市友好得多,也国际化得多。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该被颠覆了

  孙振华:深圳市公共艺术中心艺术总监

  让这个城市慢下来,尊重每个人的内心

  关于深圳梦,我更关心的是这种“深圳梦”的思维方式、话语系统是怎么建立起来的?这个城市为什么需要用梦的叙述方式来支持?梦经常会是一种神奇的、不现实的、理想化的、超越性的、非常有速度感和效率的,像过去30年的深圳归结成一个梦。这种梦是一种物质主义的想象及实现。最能代表深圳梦的一个口号是“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是非常物质主义的口号,它得出的结论就是:金钱就是生命,金钱就是全部。我们这个城市是在为钱而活,这就是其背后的逻辑。在支撑前30年的深圳它也许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否能作为今天的支撑?值得商榷。

  现在全球城市发展都在谈低碳、谈慢生活,城市的增长方式应当改变,再用梦思维来谈这个城市已经不一定适合了。我认为要让这个城市慢下来,不争第一、不求最大、不理会建多少美术馆这种指标,注重每个人心灵的陶冶,而不要再用梦的思维方法。

  深圳不要矫情了,为什么总要争第一?

  近期有一则新闻,深圳一中年妇女花了1.2亿买了一幅齐白石的画,创造了天价。这说明什么?深圳人有文化了?我觉得只能说明深圳人挺有钱的。到了深圳人能花1.2亿来买一幅齐白石的画的时代,重建这个城市对于自身的想象,我觉得这很重要。如果未来的深圳梦是一种制度建设、文化建设,问题是我们关于深圳梦的话语系统明明是针对经济快速发展的现代性系统,能说得通吗?

  因为曾经的特区,深圳人总是缺乏一种平常心,很想说自己很特,很与众不同,与别人不一样。我觉得深圳这些思维,包括深圳梦的思维方式,都是值得反思的。在这方面,我也许是个“反深圳主义者”。深圳不要矫情了,为什么总要争第一?为什么觉得比别人好?不要争什么指标,不要理会什么竞争排行,就是实实在在的,让深圳人过得好就行。甚至不要动不动还是以一种梦想的话语系统来叙述这个城市的未来,我觉得我们不要做梦,要回到现实。

  ○ 孙振华的深圳梦

  深圳要允许五花八门的价值观并存

  什么样的城市是好城市?允许生活目标、生活选择的多样化很重要。过去有关深圳梦的描述往往带有神话色彩:某某人刚来深圳时扫大街、睡公园,几年后就成了CEO、在湖边买了豪宅……这种模式深圳梦的实现故事给深圳人灌输了一个错的生活理念,以为这才是人生价值的实现。我希望深圳的未来是这样的:城市让每个人的兴趣爱好能得到兼顾,每个人形成不同的财富观,允许有人就是一辈子不想买房、一辈子出门挤公交坐地铁,允许有的人就不追求成功人士在家当宅男……其实过去深圳最让人迷恋的地方就是人的自由解放,当下的深圳应当重新寻找生活意义,重新寻找生活方向和节奏,允许多元价值观。我认为这样深圳才有未来。

  ■ 微博热议“深圳梦”

  @阚治东:深圳曾是年轻人追梦的地方,深圳也曾是一大批创业者梦想成真的地方。今天特区不特,优势不再,但未来的深圳应该还有梦,一个能吸引着年轻人、创业者的新梦。而现在是时候开始了……

  @证券律师-丁旭:我现在深圳出差,深圳的各个地方、各个机关依然是年轻人为主,所以深圳更年轻,更有活力,更有梦想。

  @阔视网:美国梦,提出100多年了还在被美国人提起;深圳梦,不是这个研讨会还能有人提起么?

  @欢乐风尘:深圳梦很简单———活得精彩!早期的深圳梦主要是解决吃饭的问题,后期的梦想主要是活出精神来。这是个包容的城市,允许你有任何不同的梦想,但城市在许多人的梦想里实现了城市的梦想,自信骄傲淡定!

  @林子轶:有的只剩一场梦,能做的也只是痴痴的幻想。早期的深圳梦是外来者在这片土地上创造财富与殊荣的梦,今天的深圳梦是我们可以在这片土地维系生存的梦。

  @洪怀懋:不是深圳梦,而是你的梦,可能在深圳开始。深圳已经用了30多年帮你聚集了观众和人气,剩下的就看你自己如何表演了。

  @胡野秋:从深圳提出“与世界没距离”这句口号开始,深圳的“国际化”就是可疑的,因为“与世界没距离”,就意味着深圳根本就不在这个世界内。

  @ ycce:今天的深圳梦是什么?是该定位一下了!失去了年轻人的活力,梦想就不在了

  @陈雄宠:深圳是自由度最高的城市,但我们国家还未归纳或提炼出自己的梦———无论是中国梦还是深圳梦,与美国梦相比差距很大

  @华伦张:深圳常发梦:大事不扰民,常事惠百姓,为官不贪腐,从政不施威,心系是市民。河水不黑不臭,溪流见鱼游;路不见偷抢,商无假劣伪冒;不愿高楼摩天攀比,乐见草坪艳花丛林茂;尊严、平等、公平,从官到民,环境优越和谐出入安平……。希望这一梦不是白日梦!

  @ sam沙漠:所谓“深圳梦”就是与深圳有关的“个人梦”。

  下期预告:因特虎三剑客重聚,再续深圳梦

  民间意见领袖可视作深圳梦自由平等精神的代言,曾经的因特虎三剑客老亨、金心异、呙中校在深圳梦论坛上重聚,探讨如何重塑深圳梦。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