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千人联名求情不如早日出手救助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5月18日08:13  国际在线

  韩群凤有两名13岁的脑瘫儿子。但在去年11月20日的深夜,韩群凤给两个孩子吃下安眠药,然后一个接一个地把他们放入浴缸……孩子死后,她给他们换上新衣服,自己服下农药自杀。最后,两个儿子死了,她却被救活了。如今等待着她的是法律的制裁,还有那无止境的痛悔。近日,这一起慈母溺死13岁双胞胎脑瘫儿的事件引起关注,近千人联名签字,请求法官轻判这个母亲。(5月17日《广州日报》)

  这应该是一个特例、悲剧,但对一个家庭来说,却是100%的灾难。13年来,为了给两个脑瘫儿子治病,这个家庭耗费了近百万元,奔走于各地求医,这位母亲甚至因此失去了自己的工作。这样的生活场景,让我想到了一个词——“医奴”。对这对夫妻而言,他们是不打折扣的“医奴”,他们的大部分收入、时间、精力都投入到了患病家庭成员的身上。他们注定必须要承担这一种过于沉重的生存压力。直至压力超过他们能够负荷的水平。

  制度除了普通救助外,还必须考虑特例。必须考虑这种情形,当一个家庭,因为家人患上某种特殊疾病而濒临巨大生活压力,沦为“医奴”的境况中,应该提供哪些绿色通道,来帮助这些无助的公民,让他们摆脱疾病带来的生存威胁,让他们不至于陷入绝境,看不到生活的希望。

  社会医疗慈善救助也不应该缺位。但在当下,我们的民间慈善还不够发达,尽管有慈善心,愿意做慈善的人很多,但民间慈善的热情却没有得到匹配的扶持。在一些发达国家,富人不但通过捐赠方式兴办各种慈善性质的医疗机构,为那些医奴们提供获得救命的机会。他们还会出资成立专门的基金会,拿出钱来用于提高医疗水平、攻克各种疑难和致命疾病。这些,都值得借鉴。

  除此之外,我还特别强调医疗心理热线与援助。在医疗卫生足够发达的国家,人们一旦在心理上陷入了困顿与迷惑,或者是遭遇了某种挫折和压力,可以及时救助于专业的心理医生。有报道称,在某些国家,人们看心理医生就像看感冒发烧一样正常。但目前我们专业的心理医生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人们也没有养成看心理医生的就医习惯与风气。作为典型的中国人,一旦心理出了问题,遭遇了危机,总习惯于“不麻烦别人”,直到压力在内心蔓延得越来越大,直至把自己压倒,最后酿造成难以挽回的悲剧。比如,对这个不幸的家庭而言,当下,他们最需要的恐怕就是心灵的疗伤,哪一位专业工作者愿意帮助一下他们呢?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