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台北故宫院长接受本报专访:台北故宫从未失窃过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5月18日08:46  环球时报

  据《环球时报》报道 北京故宫的失窃事件,使博物馆的安保问题备受社会关注。作为拥有大量中华文化瑰宝的台北故宫,其安保措施是怎样的,历史上是否也曾发生失窃事件?此外6月1日,《富春山居图》将在台北故宫实现历史性的合璧,《环球时报》记者日前就这些问题采访了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周功鑫。

  能看到观众的每一个动作

  环球时报:台北故宫里的文物,哪一类是最多的?

  周功鑫:就文物来说,瓷器的数量非常大,珍玩的数量很多,玉也不少。故宫文物展出都有一个主题,由器物处、书画处和文献处安排,不同的材质按编年展出,此外还有专题展。文献和书画每三个月一定更换,是为了维护及保存起见。

  去年我们办雍正展的时候,展出了非常细致的玛瑙杯,是雍正自己督导完成的。但我还是第一次看到,以为是新的,是跟大陆借的,结果不是,是台北故宫自己的收藏。因为把跟雍正相关的东西统统拿出来,所以才有机会看到它,这也显示我们馆藏之多。

  环球时报:您怎样看待台北故宫镇馆之宝,是“翠玉白菜”还是《清明上河图》?

  周功鑫:对我们来说,每个时期、每个材质都有其重要性。像翠玉白菜的做工非常了不起,里面的巧思一般民众都看得到。《清明上河图》也一样,它讲述汴京城里整个生活情况,可以了解当时的社会结构、生活内涵。再如这次合璧展出的《富春山居图》,如果不去解说,一般人可能看不出门道或好的地方。现在因为被炒热了,很多人在谈论,大家就想了解黄公望的画好在哪里,笔墨特殊在哪里。我再举唐伯虎的《溪山渔隐》为例,也是非常好的一幅画,只是还没有人炒它。所以故宫的每件东西都是宝,我想今后《富春山居图》说不定会替代《清明上河图》呢(笑)。

  环球时报:这么多宝物,台北故宫如何保存?

  周功鑫:我们有登录保全处,专门做材质维护,展览厅的温度、湿度很讲究,像书画维持在50%的相对湿度,温度在21度(上下一度)。我们有二三十人专门做这项工作,随时观测展厅和储存室的恒温恒湿,每天都要去检查。

  环球时报:台北故宫过去有没有发生过文物受损情况?安保情况如何?

  周功鑫:早年在运输过程中文物难免会受损。当年为了躲日本人,从北京到上海、南京、重庆,后来又到台湾,受限于环境,加上人手不足,一直到1966年和1967年,文物迁至现在的台北外双溪,并成立科技室(即现在的登录保全处),才有了非常完善的保存环境。

  至于安保,博物馆一定要做到滴水不漏,防止万一发生。所以我们从保全(即保安)、外面的警卫到里面的安管人员,再到陈列室柜子设计,内内外外都在掌控中,观众的每一个动作,我们都会看到。故宫过去也从未发生失窃的情况,我们外勤有六十几人,内勤有五六十人,再加上监控与库房维护两三百人,我们自己开保全公司呢(笑)。

  版权作品,未经《环球时报》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