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心脏性猝死:当代中青年人新杀手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5月18日10:16  荆楚网-楚天金报

  楚天金报讯 武汉市普爱医院心血管内科 成忠

  年仅25岁的女会计师加班过度猝死;37岁的清华大学讲师倒在讲台前;域名注册系统顶尖专家、中国频道的CTO黄柏林在37岁时猝死。猝死,一个令人恐惧的名词。它事先无征兆,从发病到夺走一条生命,往往只有几分钟。如何避免猝死和拯救猝死患者呢?猝死是指在发病后短时间内(小于6至24小时)突然死亡。从统计上可以说绝大多数(约占猝死中85%)是因心脏问题引起的,称之为心脏性猝死。一般来说,在发病后一小时内死亡者,多属于心脏性猝死。据统计,我国心血管病现患人数2.3亿,每年死于心血管病的约 300万,其中心脏性猝死54万,为全球之首。心脏性猝死近年来呈现“年轻化”的趋势,中青年白领猝死的案例屡见不鲜。20多年前,冠心病、心肌梗死毫无疑问是一种老年病,如今,情况已经大大改变。在普爱医院接诊的心肌梗塞患者中最年轻的包括28岁的青年人。

  心脏性猝死似乎成为埋置在体内的“不定时炸弹”,一个难以捕捉的“夺命恶魔”。其实,心脏性猝死也并非绝对不可预防。对其预防,应对易导致心脏性猝死的心血管病进行防治。

  首先,青年人要尽量杜绝不良的生活习惯。 吸烟、酗酒、生活不规律,正是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给心血管病发生埋下了隐患。如长期吸烟容易导致动脉硬化,诱发心血管疾病,吸烟时,冠状动脉会收缩痉挛,是心肌梗死的一个高危因素。而除了吸烟、酗酒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外,猝死的年轻化,和工作压力大、很少从事体力活动也有关。如果一个年轻人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吸烟、尿酸高、体力活动少、有心血管病家族史等危险因素中的一种或几种,发生猝死的概率,会明显高于普通人。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再不注意休息,总认为自己身体非常好,能扛得住,最容易被心脏性猝死“盯牢”。

  其次,中青年应该定期做一些健康检查。对于一些特殊人群,比如肥胖、有心脏病家族史的应重视对心血管系统的检查,是及早发现与猝死相关问题的关键。心肌梗死和猝死夏季是高发期,如果遇到以下几类先兆,一定要就近到医院进行检查,排除隐患。

  一:感到短暂的胸痛,或觉得喉部梗阻感,或伴有出汗,出现3到5分钟的胸闷。

  二:发作性的胸部闷痛或压迫感、心慌、乏力以及头晕。

  三:突然出现低血压、胸痛、出冷汗、呼吸困难等。

  另外,感冒可能会诱发病毒性心肌炎,此时再参加体育活动,很有可能引发心脏性猝死。

  在医学上,拯救猝死患者有个“黄金时间段”,一般是发病五分钟内。如果错过了这个“黄金时间段”,即使复苏成功也会有相关后遗症。

  对猝死的患者一般采取的急救措施就是“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如发现突然心跳骤停的人,最好是紧急行心肺复苏,同时尽快向急救中心呼救,如果猝死患者周围的人都不会相关急救措施的话,患者基本无生还的可能。国外急救知识普及较好,有些公共场所有除颤仪,能减少死亡率。我国现在也在普及相关急救知识和在公共场所完善相关设施。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