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卫生部副部长:在废墟中顽强崛起在重建中跨越发展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5月18日12:00  卫生部网站

  核心观点

  ◎大地震的考验不仅是大灾之后对伤员的抢救和救治,更大的考验还来自于如何才能保证大灾之后无大疫

  ◎灾后重建让灾区医疗卫生机构的基础建设和硬件设施、设备普遍得到了提升,人才队伍建设成了当务之急

  ◎灾区重建的卫生设施,不少比援建省内大多数卫生设施还要好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当天,卫生部副部长陈啸宏便赶到了灾区指挥卫生救援和防疫,在他的心里,灾区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头等大事。三年里,他时常牵挂着这片土地,牵挂着这片土地上的群众。“最漂亮的是民居,最安全的是学校,最现代的是医院,最满意的是群众,我听了以后很感动。我们卫生战线的同志们,没有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汶川特大地震三周年之际,陈啸宏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动情地说。

  1

  10多万名卫生人员奋战在第一线 救治受伤和患病人员约437万人次

  记者:还记得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奋战在灾区的“绿”“橙”“蓝”“白”等救援队伍让我们振奋、感动。身着白衣的医卫人员不顾自身安危,奋力救治地震中受伤群众。“最美女护士”,“白衣天使”,一个个感人的故事至今让人动容。您如何评价抗震救灾中医疗卫生人员的精神和作用?

  陈啸宏:汶川特大地震破坏性强、波及范围广、是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灾害。地震给灾区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也使医疗卫生战线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全国卫生系统坚决贯彻中央部署,全力以赴救治伤员和开展卫生防疫工作。卫生部在地震后迅速启动Ⅰ级卫生应急响应机制,第一时间从全国各地紧急调派医疗队和药品、血液等医疗物资支援灾区。四川省卫生厅在震后一个小时里便从成都派出了第一支省级医疗队赶赴北川灾区,抢救伤员。全国各地的医疗抢救队伍也在最短时间里陆续赶到四川各个灾区,在废墟中抢救出无数生命。正是全国医药卫生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毫不畏惧、团结奋斗的精神,为夺取抗震救灾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再次谱写了白衣战士团结奋斗、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壮丽诗篇。

  据统计,全国约有10多万名卫生人员参加抗震救灾医疗和卫生防疫工作,战斗在第一线;累计救治受伤和患病人员约437万人次,开展手术近4万台次,累计住院伤员9万余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向全国的20个省(区、市)转送伤员10015名,成为新中国成立以后非战争状态下的最大一次伤员转运,最大限度降低了死亡率和致残率。

  在震后的两周时间里,卫生部派出近4000名卫生防疫人员,各地卫生部门也先后派出近万名卫生防疫人员和当地乡镇卫生人员一起展开大规模防疫,实现卫生防疫和卫生监督工作全面覆盖县、乡、村。经过广大卫生人员的不懈努力和艰苦卓绝的工作,创造了大灾之后无大疫的奇迹。

  在巨大的灾难和挑战面前,广大医疗卫生战线人员牢记治病救人、救死扶伤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以实际行动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完成了党和政府赋予的各项任务,夺取抗震救灾斗争的重大阶段性胜利,充分展示了医疗卫生队伍的职业素养和崇高情怀,显示了我国医疗卫生系统的精神面貌和战斗力量。

  2

  卫生防疫“八大经验”创造大灾之后无大疫的奇迹

  记者:地震后,全国各地各级卫生防疫人员采取了各种有效措施,创造了大灾之后无大疫的奇迹。请问有哪些经验值得总结?

  陈啸宏:汶川特大地震对卫生系统是一次严峻的考验,这种考验不仅是大灾之后对伤员的抢救和救治,更大的考验还在于如何保证大灾之后无大疫。

  回顾总结卫生防疫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迅速建立强有力的工作协调机制。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成立了由卫生部牵头、11个部门参加的卫生防疫组,统筹协调卫生防疫工作,保证了各项工作迅速展开和有效推进。二是迅速实现灾区卫生防疫工作全覆盖。从全国紧急调集上万名卫生防疫专家和卫生监督人员赶赴灾区,同四川的卫生防疫人员一起,对四川省6个重灾市(州)的446个乡镇4185个村和受灾群众临时安置点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的卫生防疫责任制,实现了县、乡、村卫生防疫工作全覆盖。三是制定完善灾区卫生防疫工作方案,科学、规范地指导灾区开展卫生防疫工作。四是加强灾区传染病疫情监测管理。在地震重灾区实行疫情和监测信息手机报告制度,及时发现、报告、核实和处理相关传染病疫情。五是开展应急预防接种工作。六是全面加强食品和饮水安全监测。对临时安置点的食品和饮水卫生进行检测、评估和干预,全力保障灾区群众的食品和饮水安全。七是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做好遇难者遗体善后处理,清理和无害化处置死亡畜禽,修建卫生厕所,推广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开展消杀灭工作,综合整治环境卫生,大力宣传普及卫生防病知识。八是认真做好卫生防疫物资保障工作。多方协作,迅速调拨资金、设备、药品等到位,为全面开展抗震救灾卫生防疫工作提供了有力的重要保障。

  3

  医疗卫生事业跨越式发展 恢复重建达到预期目标

  记者:您当初来川时提出,灾区要全面推进医疗卫生服务,要根据新的人口分布、服务半径和医疗卫生需求,调整并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满足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眼下在灾区,一座座崭新的医疗卫生机构拔地而起,您觉得达到预期的效果了吗?还有哪些需要进一步完善?

  陈啸宏:为了让灾区群众能享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卫生部将灾区卫生系统恢复重建作为灾后四川卫生工作的重点,多次召开重建工作会,要求在卫生系统恢复重建中一定要严把质量关,并以此为契机,提高医疗服务能力,为灾区群众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通过灾后恢复重建,灾区涌现出一大批规模适度、功能适用的医疗卫生机构,它们或原址重建,或异地新建,或全面加固,环境优美、建筑美观、布局合理,建筑面积和设备价值等较地震前大幅度增加。可以说,通过灾后恢复重建,灾区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已基本能满足当地群众的就诊需求,绝大多数灾区重建医疗机构的诊疗水平已超过震前水平。

  灾后重建让灾区医疗卫生机构的基础建设和硬件设施、设备普遍得到了提升,而人才队伍建设又成了当务之急。

  在重建计划中,通过强化卫生人才培训、合理配备管理队伍等措施,地震灾区医疗卫生技术水平、服务能力、服务效率等较震前均有显著提升。灾区千人口床位数等主要医疗资源指标已远超灾前水平;县级医院已新开展了纤维支气管镜应用技术、高难度骨科手术等40余项新诊疗技术;一些原来需要转诊的患者可在当地诊疗,甚至一些急危重难病例在当地也可以得到救治处理。医疗卫生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恢复重建已达到预期目标。但是,灾区目前还面临着卫生人员数量不足、素质参差不齐的问题。机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都需要进一步加强,亟待进一步加快灾区急需人才补充、强化灾区卫生人员培训等,推进地震灾区医疗卫生软件建设,确保灾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4

  重建的卫生设施不少比援建方的卫生设施还要好

  记者:您如何看待在重建中对口支援发挥的作用?

  陈啸宏:在灾区医疗卫生系统恢复重建的过程中,对口支援省市对四川灾区倾情相助,派出优秀干部和高精技术人员,坚持重建与发展并举、“输血”与“造血”结合,帮助灾区医疗卫生系统建设机构、购置设备、培训人员。据不完全统计,对口支援省市支援资金占恢复重建总投资的一半以上,各对口支援省市累计派出专家近万人次赴灾区开展医疗卫生服务工作,培训灾区医疗卫生人员10余万人次。在对口支援省市的帮助下,灾区的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得到了快速恢复和提升,灾区群众的健康保障水平得到明显提高。说实话,现在灾区重建的卫生设施,不少比援建省内大多数卫生设施还要好。

  广大援建人员不仅带给四川灾区物质和技术的援助,更是用实际行动为中国大爱做出了最完美的诠释,使灾区人民深切地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和强大,深切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牵挂和温暖。

  5

  多次到四川对灾区变化感同身受

  记者:地震发生后,您第一时间就赶到了灾区指导救灾工作,此后又多次来到四川灾区检查指导灾后重建工作。您如何评价四川灾区的变化?

  陈啸宏:近年来,我多次到四川,对四川灾区的变化感同身受。我亲身经历了抗震救灾最紧急、最艰难的阶段,亲身感受到抗震救灾医疗卫生救援、灾后卫生防疫创造奇迹的巨大喜悦和欣慰,也亲眼看到一个个医疗卫生机构在废墟中顽强崛起,医疗卫生事业在重建中跨越发展。可以说,在近三年的时间里,灾区医疗卫生系统恢复重建取得了重大胜利,力度之大、进度之快、变化之巨、效果之好,前所未有。四川的群众说,最漂亮的是民居,最安全的是学校,最现代的是医院,最满意的是群众,我听了以后很感动。我们卫生战线的同志们,没有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来源:《四川日报》)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