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四川省教育考试院提醒考生勿轻信非法招生中介

  2011年高考已经基本结束,但广大考生和家长被高考牵动的情绪并不会就此平息下来。等成绩、填志愿、盼录取……还有大量的后续环节都会对考生和家长产生重大的影响,大家仍然处于一个紧张的状态。记者昨日了解到,针对这种情况,省教育考试院特别向广大“情绪仍处于紧张期”的考生和家长发出提醒:近年录取中,时有非法中介介入,扰乱正常的招生秩序,损害考生利益,希望广大考生和家长要善于识破非法招生中介的诈骗伎俩,切莫上当。

  招生录取绝不会收取礼金

  省教育考试院表示,考生及家长们应该清楚,高校招生是纳入国家统一招生计划,由各级招办和高校按照一定的程序和规则进行的,其公平、公正性历年来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和肯定;而且,国家对招生工作人员有明确的纪律要求和制度约束,不准向考生及家长收取任何礼金。招生考试机构工作人员郑重承诺:在录取中将严格执行国家和省的招生纪律和制度,绝不会向考生和家长收取任何礼金,请考生和家长注意识别骗局,谨防上当。

  严禁委托中介或个人招生

  更重要的是,录取时,若有少数高校未完成招生计划需要重新征集考生志愿,是由地方招生机构组织,有关高校不得自行组织生源,更严禁高校委托招生中介或个人介入招生录取工作,所以考生不得到学校或中介机构报名申请录取;同时,未经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办理录取手续的考生,一律不能电子注册取得学历。

  省教育考试院特别提醒,招生诈骗形式多样,不管何种形式,诈骗都是围绕一个“钱”字。因此,凡是涉及到钱财,考生及家长一定要提高警惕。如果考生及家长遇到一些招生疑难问题,要通过正规渠道查询核实,千万不要被骗子的花言巧语迷惑。同时,要及时向招生机构或公安机关举报招生诈骗,维护自己的权益。

  招生行骗8大惯用伎俩

  每年高招录取期间,总有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考生及家长的迫切心情,欺诈说谎,设局诈骗。为了帮助考生及家长擦亮眼睛,避免上当受骗,省教育考试院将招生中介惯用的一些手段披露如下:

  (1)冒充高校招生“中介机构代理人”。需提醒考生及家长的是,国家是严禁高校委托招生中介代理招生,如打着这类旗号的,显然是不可信的;

  (2)谎称有“机动名额”或“特批指标”,诱骗考生及家长钱财。国家对高校使用机动计划有严格规定,除了计划使用必须达到录取控制线外,还有严格的审批程序。因此,所谓“分不够钱来凑”的想法是行不通的;

  (3)以“计划外招生”行骗。高校招生计划不管公办、民办高校,均已纳入国家招生计划统一管理,根本不存在计划外招生,凡未纳入统一招生计划,均不能取得国家的电子注册。因此,以“计划外招生”为幌子均为欺诈;

  (4)自称军校招生人员,专门招地方委培生,无须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录取,可直接发本科录取通知书。这里提醒考生及家长从2008年起,军队院校已停止以任何形式招收地方委培生,凡是打着这个旗号的,考生及家长千万不要相信;

  (5)以“定向招生”名义行骗。“定向招生”主要指国家为了培养一些艰苦地区、艰苦行业的建设人才,对愿意到这些地区或单位就业的考生在招生录取时适当降分录取。如要报考定向生,在志愿填报时,考生应填有定向志愿,无“定向志愿”是不可能录取为“定向生”的;

  (6)把“自主招生”渲染成“自由招生”。随着高校招生自主权的扩大,目前不少高校经教育部批准实行了“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这项改革有严格的选拔标准、程序,不仅要参加高校的测试,还要层层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因此,并不是一些不法分子所说是高校“自由招生”。如有人提供所谓的“自主招生”服务,其动机和目的或许不可告人;

  (7)“学校有熟人,可以投档录取”。高校录取是完全利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在网上录取,所有投档、录取均按事先设定好的规则来进行。任何违规操作都是纪律不允许的。所以,省教育考试院郑重地告诉考生朋友,“分够了,不用找谁;分不够,找谁也没用”。

  (8)故意混淆自学考试、成人高考、网络教育与普通高校招生的区别,以自考助学班、网络教育班等入学通知书蒙骗考生及家长,有的甚至伪造省级招办录取考生名册和高校录取通知书。这样的录取通知书不是国家承认学历的普通高校录取通知书,“入学”后也不会通过教育部门的新生学籍电子注册,更得不到普通高校的毕业证书。本报记者 郑莹莹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51)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高考 招生 中介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