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拓跋鲜卑,从嘎仙洞奔向中原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7月05日05:00  大河网-大河报

  

拓跋鲜卑,从嘎仙洞奔向中原
藏冰室构思之新颖、设计之巧妙,令人赞叹。对于入主洛阳的鲜卑人来说,花这么多心思建造避暑设施,十分必要。因为,对于来自大兴安岭苦寒之地的他们来说,洛阳的夏天实在是酷暑难耐。图为藏冰室发掘现场。翻拍资料照片

  □首席记者 姚伟 文图 学术顾问 洛阳师院教授 副院长 张宝明

  引子

  经过千年风铲雨锄,汉魏洛阳城遗迹已经很少,但近几十年的考古发掘,却让旧都隐藏于地下的秘密不断显露。

  孟津县金村之南的皇宫遗址,残存几处建筑基址,当地老百姓分别称之为“午门台”、“金銮殿”、“羊冢”,经考古发掘及探查,午门台即阊阖门遗址,金銮殿即太极殿遗址,那么“羊冢”是什么?按照字面意思,应该是一位姓羊的人的墓冢,但这“羊冢”与太极殿近在咫尺,皇宫大内之中,怎会允许有墓冢?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考古人员对“羊冢”进行了探查,发现这是一处方形夯土台,25米见方,高出四周地表2.5米,黄褐色的夯土,纯净而坚实。

  1964年冬兴修水利工程时,村民将“羊冢”东部挖掉,暴露出圜状砖壁。第二年春天,考古人员对这个遗址进行了清理,发现方形夯土台基中心,砖砌了一个圆桶形建筑,内径4.9米,外径5.62米,保存最高处3.6米,也就是说,这个“圆桶”大约一半在地下,一半在夯土台中。

  这个奇怪的“圆桶”是做什么用的?进一步清理发现,“圆桶”底部平铺长方形青砖,砖面上残存有规律排列的柱洞37个,加上破坏部分,全部当有40个。结合“圆桶”砖壁上残存的壁洞,考古人员复原了“圆桶”内的结构:洞底的40根短柱,支撑起一个距底部0.36米的井字形梁架,梁架上铺有厚实的木地板,木地板应该是用来储存东西的。

  那么这里储存的是什么呢?40根柱子支撑的梁架仅0.36米高,但主要支柱的埋深却有0.52米到0.88米。如此密集的支柱,如此大的埋深,可以断定上面的负荷是相当大的。

  “圆桶”砖铺地面的中间较低,并有一个直径70厘米的砖砌小圆池,地面又铺设有四面向小圆池坡下的泛水(即防水层),古建专家据此推测,这个“圆桶”是用来贮藏不怕潮湿,甚至含有大量水分的东西。别误会,里面藏的肯定不是法国葡萄酒,最大的可能,这是藏冰的冰室。冰水化掉时,流入下面的小圆池,然后通过上面预设的通道提升上去。“圆桶”半入地下,地面以上部分又包裹了厚厚的夯土,这正是隔热冷藏所需要的。

  根据对遗址堆积中残片的分析,专家们认为,这个藏冰室(古代称“凌阴”)使用时间相当长,应该建于东汉,曹魏、西晋、北魏一直沿用。北魏时期,很可能在藏冰建筑之上,又建造了房屋。

  专家们将这个建筑的位置与文献记载相对照,形成两种判断,一种认为这是《永乐大典》中记载的北魏清暑殿,另一种认为这是陵云台,陵云台原本建有冰井,北魏孝文帝在台上新建凉风观。

  不管到底哪种判断正确,这个建筑构思之新颖、设计之巧妙,都令人赞叹。而对于入主洛阳的鲜卑人来说,花这么多心思建造避暑设施,十分必要。对于他们来说,洛阳的夏天实在是酷暑难当。孝文帝巡视嵩山时,太子元恂企图逃回旧都平城(今山西大同)。促使元恂冒险的原因之一,就是他太胖,最怕洛阳的炎热。

  鲜卑是白种人?

  鲜卑族消失了,但人们对鲜卑的兴趣千年不减。这个曾强大无比的民族来自何处?拓跋鲜卑与慕容鲜卑、宇文鲜卑是什么关系?这向来是人们关注的话题。

  古代鲜卑曾被称为“白虏”、“白奴”,在很多人看来,他们是白种人。“黄头鲜卑入洛阳, 胡儿执戟升明堂”,这是唐代诗人张籍《永嘉行》的诗句,咏的是西晋灭亡的史事。“赤髯碧眼老鲜卑”,这是唐代画家韩干作品中的鲜卑人形象。在唐朝人的观念里,鲜卑人“黄头”、“黄须”、“碧眼”,显然具有白人的特征。

  鲜卑族果真是白种人?答案是否定的。现代学者根据考古发现,结合史料分析,鲜卑人属于蒙古人种,与中原汉人在人种上并没有差异。那么唐朝时为何把“金发碧眼”当做鲜卑人的特征?这要从匈奴人说起。

  秦汉之交,在冒顿单于的统领下,匈奴迅速强大起来,他们不但对南边的汉朝构成巨大威胁,更成为大草原的主宰。他们向东打败东胡,向西打败月氏,向北打到今贝加尔湖,征服了那里的丁零人。

  这些被打败的民族命运各异。月氏远走中亚,东胡余部分别退保“鲜卑山”、“乌桓山”,从此成为鲜卑族、乌桓族。丁零人则被强制南迁,充当匈奴的“牧奴”,从此大量丁零人与匈奴杂处,生活在阴山南北,因音译不同,他们还被称为“狄历、铁勒、敕勒”,那首著名的《敕勒歌》就是他们的原创。

  东汉时期,匈奴逐渐衰落,分裂为南匈奴、北匈奴。南匈奴臣服于汉朝,北匈奴内乱不已,乌桓、鲜卑、丁零,与东汉及南匈奴不断攻打北匈奴。公元91年,窦宪派兵大举攻打匈奴,在金微山(今阿尔泰山)大败北单于,又追击三千里,迫使北匈奴远走欧洲。随后草原上出现真空状态,鲜卑乘虚而入,占据匈奴故地,留在漠北的匈奴“十多万户”,皆“自号鲜卑”,鲜卑因此强大起来。这十多万户匈奴,有大量原来与匈奴杂处的丁零人。丁零人,“皆长大, 赤发、析面、绿瞳”,属于白种人,从此鲜卑族混入白种人血统。再后来,鲜卑融入汉族,把白种人血统带入汉族,现在你还能在某些汉族人身上看到一些白种人特征,他们的血统,很可能是由此而来。

  到东汉晚期,檀石槐统一鲜卑诸部,成为东汉的巨大威胁。檀石槐死后,鲜卑各部分裂,东汉末年中原战乱时,他们也打得不亦乐乎。曹操统一中原后,北边的乌桓很强大,经常侵扰边境。公元207年,曹操“潜师北伐”乌桓,斩杀单于,降服余众,将数万乌桓内迁,选拔精锐充实曹军,从此成为曹操骑兵的一部分。

  乌桓被曹操收服后,鲜卑占据其故地,势力更大。在这数百年的迁徙中,鲜卑与不同部族融合,逐渐形成慕容鲜卑、宇文鲜卑等部。

  西晋末年,“八王之乱”使朝廷日渐衰弱,“五胡乱华”接踵而至,在“五胡”中,鲜卑人最为强大,建立的政权也最多,如前燕、后燕、西燕、南燕、西秦、南凉等。而拓跋鲜卑更是后来居上,最终扫平群雄,统一了北方。

  嘎仙洞走来的拓跋

  “五胡”之中,鲜卑与汉文化接触最晚,与匈奴等相比,文化较为落后,拓跋鲜卑更是鲜卑各部发展最晚的一支。他们没有文字,历史靠口传,因此早期史云山雾罩,存在很多谜团。他们或许是被匈奴击败,退保“大鲜卑山”走得最远的一支,更大的可能是,他们很晚才走出大山,从狩猎民族变身为游牧民族。

  按照《魏书》的说法,拓跋鲜卑是黄帝的后代,黄帝以土德为王,“北俗谓土为托,谓后为跋,故以为氏”。这种说法很少有人相信,一般认为是拓跋氏进入中原后,为给自己找光环冒认的,他们将自己口传民族史的前端掐去,嫁接到黄帝身上。

  按《魏书》记载,有具体事迹的拓跋氏祖先,叫拓跋毛,他之后五代,拓跋氏人口逐渐增多,狩猎已不能满足部族发展需要,在拓跋推演率领下,部族离开祖居的“石室”,“南迁大泽”。这次南迁的时间说法众多,据复旦大学教授姚大力研究,应是在二世纪中叶,也就是其他鲜卑部族在檀石槐领导下极度强盛时。南迁的地点,是扎赉诺尔(又名呼伦池) 附近。

  又过了七代,已经学会游牧的拓跋部落,在拓跋诘汾的率领下再次南迁,寻找更广阔的生存空间。这次他们走过“山谷高深”,经历“九难八阻”,最终翻越阴山,来到匈奴故地,与当地遗留的匈奴融合,这些匈奴逐渐鲜卑化,形成“鲜卑父、匈奴母”的混血种族。到拓跋诘汾的儿子拓跋力微时代,拓跋鲜卑已拥有75个异姓部落,属于匈奴族的姓氏有六, 属于丁零族的姓氏有六,属于乌桓及其他鲜卑的姓氏有九,另外还有属于各族的姓氏七个。

  从大山中走出来的拓跋鲜卑,处于蓬勃的上升期,他们剽悍英勇,生机勃勃,并不断吸纳其他民族,逐渐成为草原上强大的势力。

  公元338年,拓跋什翼犍仿照晋朝制度,建立代国,两年后定都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一度十分强盛。公元376年,前秦苻坚崛起,灭掉代国。但七年后,强大的前秦在淝水之战中惨败,什翼犍的孙子拓跋珪趁机召集旧部,重建代国,并于398年正式定国号“魏”,史称“北魏”,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此后,从拓跋珪开始,北魏“奋征伐之气”,东征西讨,逐渐强盛,到拓跋珪的孙子拓跋焘时,先后灭掉诸多政权,于439年统一了北方。

  到这个时候,拓跋人已离开祖居“石室”约300年,没人知道祖居地的确切位置。太平真君四年(443年),远道来朝贡的乌洛侯国使者带来一个重大的消息,“称其国西北有国家先帝旧墟石室,南北九十步,东西四十步,高七十尺。室有神灵,民多祈请。世祖(即拓跋焘)遣中书侍郎李敞告祭焉,刊祝文于室之壁而还”。

  《魏书》记载的这个石室,引起后人莫大兴趣,根据这一线索,近代学者曾尝试推断鲜卑石室的位置,但长期没有结果。上世纪80年代初,经过数年努力,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文物工作者终于找到了这个鲜卑石室,这是一个自然形成的山洞,名叫嘎仙洞,洞内有太平真君四年的石刻祝文。

  嘎仙洞约2000平方米,宏伟有如大厅,可容纳数千人。那一带气候寒冷,严冬季节气温降到-40℃以下,而洞内不过零下十七八摄氏度,适宜于原始人类过冬居住。考古人员在洞内发现了丰富的早期人类生活遗存,而李敞的石刻祝文古朴苍然,与嵩山北魏石刻大致相仿,学术界因此认定,嘎仙洞即拓跋鲜卑先世的旧墟石室,是拓跋鲜卑的原始发源地,大鲜卑山即大兴安岭。

  在回望自己的起点后,拓跋鲜卑转身走向更广阔的空间,这一次,他们的目光转向了洛阳。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