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各地加强水利建设 重视节约水资源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7月12日15:20  国际在线

  国际在线报道:在不久前召开的中央水利工作会议上,又一次着重提出了节约用水的理念。会议说当前中国民众对人多地少的国情认识得比较充分,但对人多水少的国情还缺乏足够的认识,一定要从战略全局的高度审视水资源问题,增强水忧患、水危机意识,坚持不懈地把治水这件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大事办好。今天,我们就说说中国的节水和水利建设方面的情况。

  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是中国的基本国情、水情。中国目前人均水资源量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1/3,正常年份全国年缺水量达500多亿立方米,近三分之二城市不同程度缺水。尤其在今年年初,中国南方各省出现了旱涝急转情况,西北、西南各省均长年处于缺水状态中,用水、治水问题成为近年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

  为此,今年在中央指导中国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中,水利建设成为重点。中国各省、区、市以此为指导,加快水利发展建设和改革。

  在中国东部的江苏省,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城乡面貌显著变化,在水利投入、水资源保障能力、水利服务民生能力、水利改革和其他各项事业的发展中都取得了好的成绩。江苏省水利厅厅长吕振霖表示,该省要继续加强水利建设,并提出了今年5年的发展目标。

  吕振霖说:“我们的目标是到2015年初步建成水利现代化综合保障体系,到2020年基本实现水利现代化。而且我们根据国际水利现代化建设的基础理论和地方的实践,提出了水利现代化的基本模型。”

  在过去五年中,江苏省一大批骨干水利工程陆续建成,万元GDP用水量161立方米,较2005年下降44%;太湖水环境治理取得积极效果,并且通过水利工程应急调度,运用科学手段应对了部分地区水污染突发事故。

  吕振霖厅长表示,江苏省在众多水利建设的政策当中,非常看重水利现代化建设。

  吕振霖说:“水利现代化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运用现代化国家治水的理念来提升水利、保障经济、保障资源、保障环境的能力,使水利更好地为江苏和国家的发展服务。要实现水利现代化,我们不仅要做到传统水利,还要提升技术,更重要的就是拓展现代水利的服务领域、提升现代水利的内涵,要侧重水利在资源环境方面发挥更大的效率和效应。”

  在全国加强水利建设的过程中,现代化的发展模式成为了江苏省水利建设的重点。而就全国来看,由于不同地区的地理位置和水资源环境都有所不同,所以各地的水利发展侧重点也会不同。

  湖南,因在洞庭湖之南而得名。在这片土地上,河网密布,流长5公里以上的河流有5341条。全省多年平均降雨量1450毫米,居全国第六位,是一个水资源相对丰富的省份。

  湖南省利用水资源丰富的优势完成了在水利建设上的发展,同时也取得了重大的成就。湖南成功应对了2009年全省范围秋冬大旱等旱情,并在洞庭湖综合治理的过程中,完成近2000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解决了1100多万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

  湖南省水利厅副厅长刘佩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两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迅速推进,湖南部分地区的人口与经济规模达到或超过当地水资源和水环境的承受能力。

  刘佩亚说:“老天爷不下雨,我们有的时候只能靠炮打下点雨来,运用抽水等办法的效果也是非常的差,水少的时候,我们“靠天吃饭”这种降雨的局面还是没有办法解决。比如,没有水的时候灌溉很难。因为这几年降雨量在减少,三峡下游的流量都比较低,四水进湖南的水量大量减少,这样就造成湖区水资源短缺。这是一个新的江湖关系变化,而这个变化也已经造成了湖南干旱的局面,所以包括洞庭湖在内的湖南水资源问题仍然是个新的问题。”

  刘佩亚还说,今年湖南省为了更好的解决水利发展中存在的工程性缺水、季节性缺水、水质性缺水现象,已经将“深化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列为湖南水利建设的头号改革任务,并且把水资源管理纳入市州政府绩效评估范围。

  刘佩亚说:“我们省里面高度重视,把水源管理制度列为省政府绩效考核。今年要先从工业增加值和水功能区达标率考核,等我们条件具备条件了,按照国家要求,我们再逐步加入。”

  此前,湖南已经全面实施取水许可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制定了《湖南省用水定额》。过去五年,湖南全面实现了万元GDP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20%的目标,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显著提高。

  地处中国西南部云贵高原东部斜坡,长江和珠江上游地带的贵州省却在发展水利建设上碰到了财政的问题。贵州省水利厅厅长黎平表示,由于贵州省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条件,2005年之前中央财政和省内财政对与水利建设的投入都是比较少的。但在过去五年当中,贵州省呈现出水利建设投入逐年增多、投资增幅明显加大的良好态势,这对于贵州省今后的水利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黎平说:“‘十一五’期间,我们的水利有了一个比较大的发展,‘十一五’的水利投入比“十五”时期增加了3倍多,也占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投入总和的50%多,去年水利的投入达到了102亿元,这是一个跨越式的发展,同时也创下了历史新高。”

  黎平厅长介绍说,过去五年,贵州省共解决了106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治理病险水库646座,并对10个大型灌区进行了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新增农村水电装机157万千瓦,实施了21个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和18个小水电代燃料项目建设。

  今后5年,贵州省将继续加大对水利工程的建设和投资。总投资73亿元的贵州省最大水利枢纽工程2014年建成后,将向黔中地区以及贵阳、安顺两个主要城市调水,不但从根本上能够改变贵州中部地区的自然、经济和社会现状,也能改善周边老百姓的用水和饮水的根本问题。

  水安则邦安,水兴则邦兴。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把水利的战略地位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不仅关系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而且关系到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中国各省份分别结合了各自的省情、水情,有效推动了各地水利建设和改革。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