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垃圾堵塞 龙脊河“隐身”

  7月2日中午,一场短时强降雨降临济南,工业南路东段的炼油厂路段附近积水严重,路面上积水过膝,过往车辆无法通行,交通不得不中断。

  7月15日,在省城一场不均匀的短时强降雨中,这里再次成为积水重灾区。记者了解到,当天济南市2小时平均降雨量为7.5毫米,但是在这里降雨量达到47毫米,工业南路路面积水超过40厘米,一辆汽车也在这里熄火被淹。

  【现场探访】

  A

  “隐身”龙脊河

  几成“龙须沟”

  为什么工业南路东段在近年来的降雨中频繁出现严重积水涝灾,昨日记者跟随济南市政公用事业局进行现场探访。

  在这个积水点附近就有一条泄洪河,名叫龙脊河,是二环东路以东到东绕城高速之间的四条主要泄洪河道之一。龙脊河汇水面积达到48平方公里,负责将莲花山北路以及建筑大学、炼油厂附近的雨水汇流后导入小清河,是王舍人片区唯一的泄洪除涝通道。就是这样一条如此重要的泄洪河道,记者探访时却发现这条河道在工业南路附近居然“隐身”了。据济南市政公用事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条河道上游世纪大道以南被建筑垃圾堵塞严重,而整条河道越往下游走河床越窄,局部河道甚至被厂区占压,成了“龙须沟”。“按照规划,这条河道的宽度要在40米到60米之间才能满足需要,但是这条河道下游淤积严重,最窄处只有1米多宽。48平方公里内的雨水通过1米多宽来泄洪,肯定要发生积水。”

  记者现场还了解到,为了解决龙脊河河道被占压导致雨水无处排泄的问题,相关部门建设一条直径两米的雨水管涵来疏导工业南路到胶济铁路之间的龙脊河河道来水,但是管径有限,一旦上游来水量太大,河道中的上游来水无法完全通过管涵及时排出,从而在工业南路上形成积水。

  B

  【除涝瓶颈】

  泄洪存瓶颈,三根管子过铁路

  “你们看,龙脊河上游来的水就是通过这三根管子过胶济铁路的。”济南市政公用事业局相关负责人在殷陈村北的胶济铁路老线南侧指着三根直径1米的雨水管告诉记者。和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这三根排水管南侧,一雨水箱涵已经建成。“这个箱涵是为龙脊河下沉过铁路而建设的,因为种种原因一直不能穿过原胶济铁路。”

  因此,原胶济铁路也成为龙脊河上游来水进入小清河的第一道瓶颈。举个简单的例子,龙脊河汇水面积48平方公里,在出现20毫米降水时,汇集到河道中的来水量就达到2万方,3根1米宽的水管排放2万方的水,困难可想而知。

  “即使我们解决了胶济铁路的泄洪瓶颈,积水问题也不会根治,反而会让王舍人庄更容易被淹。”济南市政公用事业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整个龙脊河,除了胶济铁路泄洪瓶颈外,济青高速处同样存在类似的泄洪瓶颈,另外王舍人庄处河道也非常狭窄,单纯打通一个瓶颈,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C

  【部门剖析】

  原排水体系,未能及时提升

  龙脊河是济南防洪河道的一个典型,除了已经大规模整治的市区河道外,东部的大辛河、小汉峪沟、韩仓河等东部新城泄洪河道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龙脊河只是济南,尤其是东部和南部排水体系的一个缩影。”济南市政公用事业局副局长罗卫东告诉记者,城市的快速扩张,打破了原有的排水体系,而新的排水体系却未形成,对城市防洪除涝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