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玻璃金字塔的启示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03日01:52  正义网-检察日报

  许身健

玻璃金字塔的启示

  最近我到欧洲开会期间,前往卢浮宫参观。我端详着这个矗立在广场上的玻璃金字塔,感觉并不见佳,甚至有点怪异。可同行者一边读着文字介绍,一边赞叹其美——各花入各眼,美不美只是我们的主观感觉。

  回顾历史,这座建筑走过了从公众奚落到众口称赞的曲折过程。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华裔建筑师贝聿铭在卢浮宫庭院内建造一座玻璃金字塔的设计方案出台后,遭到九成巴黎人的反对,认为会破坏这座具有八百年历史的古建筑的风格。为说服骄傲的法国人接受其方案,贝聿铭在卢浮宫前建造了一个足尺模型,邀请6万巴黎人前往参观投票表态。最终大部分人转变态度。当下,世人对其不吝溢美之辞——“卢浮宫院内飞来了一颗巨大的宝石”。

  法国公众态度180度大转弯现象不仅表现于玻璃金字塔,刑事司法观念上的此种现象同样存在。

  当禁止死刑的条款已经写入《欧洲人权公约》多年时,法国仍是西欧唯一保留死刑的国家。引人注目的是法国执行死刑的方式是以断头台著称的,当时,不少法国人对断头台这种所谓法国文化遗产有着畸形迷恋,唯恐因废除死刑而使之成为绝响。废除死刑似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法国著名律师和政治家巴丹戴尔《为废除死刑而战》一书描述了法国废除死刑的漫长过程。他是1972年被处决的布封和本坦斯案的辩护律师,也是于1977年审判的谋杀儿童案被告帕特里克·亨利的辩护律师。当时法国人对于臭名昭著、恶贯满盈的被告人恨不得食肉寝皮,而巴丹戴尔逆潮流而动,坚决主张废除死刑。为了避免受到愤怒公众的人身攻击,每次庭审之后,他不敢光明正大地跨出大门,而是悄悄从后门脱身,法官对他的辩护常不屑一顾,但是,他废除死刑的信念始终如一。

  巴丹戴尔实现废除死刑的成功之路和贝聿铭如出一辙:既走群众路线也走上层路线。贝聿铭的玻璃金字塔从蓝图变成现实的路径有二:首先,获得领导支持,他是时任总统密特朗亲自聘请的;其次,群众的拥护必不可少,他请巴黎市民投票,获得了多数票支持,构建玻璃金字塔就有了正当性。巴丹戴尔的废除死刑之路也有相似之处:首先,废除死刑要获得信仰同态复仇的草根阶层的支持。主张同态复仇可以理解,这是公众朴素正义观的体现,但是,提倡生命权至高无上,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被剥夺生命权这种“人作为人最为重要的权利”,这是一种更为理性的选择,是更高程度的正义。他通过一次次不懈辩护及大声疾呼,最终使公众逐步接受理性观念,小道理服从大道理。其次,废除死刑作为一项重要国策,离不开政治家的支持。在法国,废除死刑不仅是法律问题,也是政治问题。1981年总统选举,只有密特朗是纯粹的死刑废除论者,其当选使断头台在法国寿终正寝成为可能。巴丹戴尔同密特朗的关系非比寻常,志同道合。由此可见,废除死刑除了巴丹戴尔不屈不挠的努力之外,同样重要的是他获得了群众拥护以及领导支持。尽管公众最初把废除死刑视为离经叛道的“玻璃金字塔”,但是,成为现实之后,废除死刑又成了傲视世人的“玻璃金字塔”,成为法国人自夸文明人道的标志。

  我国同样存在建筑及刑事司法观念的“玻璃金字塔现象”。许多人不喜欢中央电视台新址,恶搞式地称之为“大裤衩”,而建筑界却将之评为世界十大建筑之一,随着时间流转,公众可能会逐步接受它。由于社会转型,刑事司法观念也在发生巨大变化。1983年“严打”中,一女子因与多人发生过性关系而被判死刑,她面对判决时说:“我的这种行为现在也许是超前的,但20年后人们就不会这样看了。”网民称之为“83版木子美”。要以当年的标准来看,现实中的木子美恐怕会被子弹打成筛子了。回顾这近三十年刑事司法观念的变化,怎不令人唏嘘。也许有些司法观念一时令公众难以接受,但是,如果确实是符合发展趋势的人道司法观念,有识之士应该不懈努力,先知先觉者要带动后知后觉者、启发后知后觉者,最终使刑事司法观念的“玻璃金字塔”从蓝图成为现实。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