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美国债务风波,难说有赢家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03日06:52  解放日报

  本报驻美记者宰飞记者梁建刚 实习生陈吟文

  原本纯粹的经济事件,成为两个党派讨还政治利益的资本,尽管最后如预料般握手言欢,却已经产生危及美国乃至全球未来的蝴蝶效应。这场风波,难说有赢家。

  ——题记

  北京时间今天凌晨零点30分左右,继8月1日美国国会众议院通过后,美国提高国家债务上限的议案在参议院以74票赞同、26票反对,获得通过。一个小时后,美国总统奥巴马就签署了该法案使其生效。美国终于得以在最后时刻避免了潜在的国家债务违约。此时,距离8月2日华盛顿时间24点的最终期限已剩下不到12个小时。

  持续2个多月的美国债务风波,终于暂告段落。不论是美国还是全球经济,似乎终可长出口气。

  但无论是美国民众还是经济学家,无论各国股市还是众多投资者,对这场风波的最终结果少有欢欣鼓舞者,相反忧虑者更多……

  为了政治,但政治失败了

  根据美国国会预算局的数字,此次通过的法案内容包括:未来10年至少削减联邦开支2.1万亿美元,同时提高债务上限,保证2012年内不会再次出现债务触顶问题。法案分两步执行,第一步先提高债务上限9000亿美元,在10年内削减开支逾9170亿美元。作为第二步,由6名民主党和6名共和党议员组成的一个特别委员会将在11月23日之前,确认需要削减的约1.5万亿美元支出,美国参议院将于12月23日就此举行投票。预计这1.5万亿美元的支出将主要通过调整福利计划及税收改革等措施实现。

  根据规定,上述委员会需拿出削减至少1.2万亿美元开支的方案,否则将启用一套备用节支方案,同时债务上限将再提高1.2万亿美元。备用方案是谈判双方的一个主要争论焦点。备用节支方案的50%将来自国防开支,另外50%来自非国防支出。

  这份法案,因为与之前民主党、共和党提出的方案版本都有区别,所以被普遍认为是两党相互“妥协”的产物。既然存在相互妥协与政治博弈,共和党与民主党都强调自己是此次协议的赢家。民主党出身的美国总统奥巴马早先在讲话中说,他的唯一底线就是确保债务上限提高的额度足以支撑到2012年美国总统换届选举之后,而共和党一再强调不增税且削减赤字额度要大于提高债务上限的额度。现在,双方的核心要求都得到了满足。

  但位于美国华盛顿的皮尤研究中心7月28日至31日进行了一项民意调查,结果显示,72%的民众对两党债务之争表示反感,他们用“荒谬”、“愚蠢”、“令人沮丧”等词汇表达自己的感受。另有11%持中立态度。约三分之一的受访者表示,最近几周,他们对美国总统奥巴马(民主党)和众议院议长博纳(共和党)的好感下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1日在《纽约时报》刊文称奥巴马向共和党投降。分析人士指出,尽管奥巴马守住了底线,但在这场风波中不断退让,既未能满足共和党,又使民主党内许多议员不满,可谓两边不讨好,总统权威受到削弱。

  但真正受到损害的还是美国。耶鲁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杰弗里·加滕昨日告诉记者,即使这场危机平稳度过,对美国形象的伤害已经造成。他认为,美国面临的挑战并未随危机而结束,“我们需要财政策略与增长策略,但全世界没有人认为我们能够做到,也没有人相信我们的债务可持续、没有人相信我们能够做好任何事情,不管是基础设施还是教育制度。对于所有人来说,我们除了避免一场灾难,一无所获。”

  一位参与了皮尤研究中心调查的美国人说:“看到一群高兴、轻松的政客面带笑容,不幸在于,变化已经产生,他们却还未觉察。通过这场危机,所有美国人认识到的是,他们(政客们)才是美国真正的问题。”

  从经济角度看,这是一个糟糕的协议

  此次达成的协议,大体可分为两部分:提高债务上限、削减赤字。“但当经济发展态势不好时,政府本应该扩大财政支出鼓励市场的发展,而缩减财政开支可能会带来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增加全球市场的不确定性。”复旦大学经济学教授华民说。

  近两日全球股市的走势,印证了华民的说法。从中国到欧美,全球股市走出了一波相似的先涨后跌行情。上证指数在1日的微涨后,昨收盘下跌0.91%。纽约股市8月1日跳空高开,但仅半小时,涨幅即告烟消云散。最终代表蓝筹股走势的道琼斯指数连续第7个交易日收低;欧洲主要股市受短暂提振,8月1日普遍高开,但主要股指收盘普遍大幅下跌。

  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研究员塞巴斯蒂安·马拉比昨天接受采访时表示,妥协从政治上看,可能是最好的;但从经济角度看,这是一个糟糕的协议。议案没有解决美国面临的长期财政挑战,没有改变损害经济的政策不确定性,也没有消除僵局对美国声誉造成的严重损害。

  尽管如此“糟糕”,但市场的眼光已迅速从风波中转移。美国商务部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6月份美国个人消费开支环比下降0.2%,低于经济学家预计的增长0.1%,显示美国经济复苏乏力。

  7月29日,美国商务部公布的第二季度经济增速预估值仅为1.3%,并同时将第一季度的经济增速由原先预测的1.9%大幅下调至0.4%,经济放缓的程度让市场投资者始料未及。

  当天,美国供应管理协会宣布,7月份ISM制造业指数为50.9点,远低于经济学家的平均预期,该指数50点以下意味着制造业萎缩。不仅如此,当月新订单额也创下了2009年6月以来的最低水平,显示一度引领美国经济复苏的制造业缺乏继续增长的动力。

  经济预测机构美国环球通视首席美国经济学家奈杰尔·高尔特当天在给投资者的信中说:“既然美国债务上限协议的通过避免了一场灾难,我们可以重新把目光放到美国经济的基本面上来了。但遗憾的是,没有什么好消息。很难看到这一债务协议会对经济有什么帮助,它只是避免让事情变得更坏而已。”

  三大评估机构表示美国国债的3A评级面临风险

  依美国财政部数据显示,今年5月16日,美国联邦政府已突破14.39万亿美元的法定举债上限。公共债务已超过美国近年GDP的90%。而持续的媒体报道,更增加了公众对美国举债型发展方式的担心,以及对美国经济是否会崩盘的讨论。

  主权债务是指一国以自己的主权为担保向外——不论是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抑或其他国家——借来的债务。债务危机是指在国际借贷领域中大量负债,超出了借款者自身清偿能力,造成无力还债或必须延期还债的现象。

  如今美国国债虽已突破14.39万亿美元,但实际上,“美国经济并没有这么脆弱。”在华民看来,美国是在靠借钱渡过经济难关,“美国经济发展良好时,政府财政还有盈余,只有经济发展不好时,才会借钱解决当前困境。”对于此番美股下跌,更主要原因是由于刚刚公布的经济数字影响,“一般而言,它不会因为政府的一个决策或一个方案的出台而有较大波动。”

  “欠债只反映了国家的债务水平,并不代表国家本身的发展是靠欠债。”上海交大经济学院执行院长陈宪教授说。

  此次对于美国国债前景的争议,还有个重要的焦点是关于其债券信用评级会否下调。也因此,美国标准普尔、穆迪和惠誉三大评级机构成为争议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当下美国尽管解除了债务违约警报,但三大评估机构仍表示美国国债的3A评级面临被调降的风险。实际上,早在去年11月,中国评级机构大公国际已率先将美国主权评级从AAA下调至AA。

  信用评级机构是金融市场上一个重要的服务性中介机构,它是由专门的经济、法律、财务专家组成的,对证券发行人和证券信用进行等级评定的组织。但处垄断地位的三大机构,近年表现却难言客观、可靠。相反在发展的历程中,不时可见美国政府支持的影子,国际信用评级机构在金融市场上的作用已遭到各国普遍质疑。

  从根本上说,美国的经济恢复还得依靠自身。马拉比认为削减债务不利于美国经济复苏。他说,政府支出是增长必须的驱动器。明智的削减赤字方案应当是改革福利制度、消除退税漏洞,形成可持续的中期政府财政,同时不影响短期增长。

  客观上敦促我国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此次美国债务风波如此引人关注,一大原因是中国如今手握近1.16万亿美元美国国债,是美国第一大债权国。若美国发生违约,我国损失势必难免。如今违约虽已避免,但也足以令我们从中得到更多启示与教训。

  “我们应当认识到,从目前状况看,由于政府对外投资的种类十分有限,欧债和日债风险仍然较大,权衡之下,购买美债依旧是不能避免的选择。”华民表示,“但政府应适当控制美债的持有量,这一点已毋庸置疑。”

  美债风波在放大美元外汇储备资产的风险同时,释放出了一个强烈信号:美债“无风险资产”的理念已经过时。陈宪也认为:“应当加强对美元资产的管理,进一步调整资产篮子。”

  “目前我国现有的投资方式仍是以政府主导,今后的更好方式应该是由民营企业与个人投资。”华民表示,“我国外汇投资体制应该有所改革,寻求更好的投资方式。政府应当将外汇放手给百姓和民营企业,让市场而不是政府主导外汇投资。”

  当然,危机中亦蕴藏机遇。“这次危机确实对美国的形象造成不良影响,中国应当借此寻求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中扮演更好的角色的机会。”陈宪说。正如一些专家所言,对美债持有的增与减,也可督促美方更进一步开放市场,尽早兑现给予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国家地位的承诺。

  有专家表示,美债危机过后,会进一步刺激资金流出美国,从而引发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被动”通货膨胀升温,客观上对中国的外向型企业经营也将带来不小的影响。对此,中国必须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如此形势下,“总体来说,政府应当降低外汇储备,调整资产篮子,降低贸易顺差,寻求贸易平衡,从战略的高度寻求出路。”陈宪说,“这也客观上敦促我国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的方式,更加注重国内发展。”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