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故宫新开“掉包门”?

  8月2日凌晨,最早将故宫博物院损坏国家一级文物在微博上曝光的网友“龙灿”再次爆料,他在博客中质疑故宫在央视公布的破损宋代哥窑青釉葵瓣口盘为赝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故宫博物院新闻发言人冯乃恩表示自己“不搞业务不知道”,而故宫公共关系科相关人士则称“以央视报道为准”。

  记者 冀强

  掉包之疑:藏品早被“狸猫换太子”?

  昨天凌晨两点多,“龙灿”通过其博客表示,经过对比,发现故宫在央视展示的所谓受损盘和故宫官网上的“宋哥窑青釉葵瓣口盘”不是一件东西。

  昨天本报记者联系到了龙灿。他表示在故宫的官网藏品资料库里,只有一件叫该品名的一级品。“我只想问一个事情——资料图库中的这个器物,到哪里去了?”为此他希望故宫博物院“公布清晰的正面俯视图和盘底俯视图,并公布损坏前的清晰双面俯视图”。

  记者注意到,经过细心比对,的确有不少网友都发现了故宫官网与在央视展示的瓷器的诸多不同,其中包括腹壁、圈足露胎处颜色甚至档案编号等。“龙灿”表示在看到照片后,他主要比对的也是瓷器外形,色彩和刀片(纹路)。

  据媒体报道,央视《共同关注》栏目组制片人宋先生表示,新闻中播出的瓷器画面,是故宫方面提供的照片,系记者在采访时拍摄的。

  据《法制晚报》报道,8月2日上午故宫博物院负责人表示,绝不存在文物掉包或赝品之说。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故宫新闻发言人冯乃恩则表示“这是误传”。

  本报记者昨天多次致电故宫博物院相关负责人,但其电话均处于无人接听状态。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故宫公共关系科相关人士也言辞简练,称此事“以央视报道为准”,而对于本次“瓷器门”的调查处理结果,该人士则表示并不了解。

  鉴定之疑:是否应先以替代品试验?

  在接受中国之声记者采访时,台北故宫博物院登录保存处处长稽若昕介绍了台北故宫在进行检测时的常用方法:台北故宫里的文物分为国宝、重要古物和古物。但无论哪一级别的文物检测时都要至少要有四名工作人员在场,而对瓷器的检测常常以碎片为主。一般来说检测台是固定的,台子基本上不应该有升降。如果说台子有所升或者降,更好的方法是拿另外一件高度、大小差不多的替代品,把高度找好了之后,再把真品放上去。

  而对于先以替代品试验的做法,故宫博物院新闻发言人冯乃恩称,这是个很好的方法,会参考借鉴。

  昨天有北京媒体记者联系到了受损文物检测时使用的仪器厂家,据该公司北京办事处介绍,他们已经与故宫就此事达成一致,因确定是人为操作失误导致,该公司不就此事接受记者采访。

  数量之疑:到底有几件宋代葵口盘?

  据“龙灿”表示,他认为官网上整个故宫只有一件宋代葵口盘,因此他怀疑进行检测的就是已经被掉了包的赝品。故宫新闻发言人冯乃恩在接受中国之声采访时则表示,故宫里有不止一个宋代葵口盘,但具体有几个,“我不搞业务我不知道。”

  在接受央视采访时,故宫博物院终于对有几件宋代哥窑青釉葵瓣口盘进行了明确说明,并表示两者本来就不是同一类的宋代哥窑,希望网友不要误解。

  故宫博物院古器物部副主任吕成龙向记者表示,同一名称的宋代哥窑青釉葵瓣口盘在故宫共有15件。虽然名称相同,但器型有所差异,具体要依靠文物编号区别。

  吕成龙介绍说,网上公布的照片是一件清宫旧藏的一级甲等文物。而损坏的这件文物是1970年10月在南京中华门外张家洼发掘的明代洪武四年汪兴祖墓出土文物,哥窑的盘子出土了11件。其中有两件拨给故宫。一间釉水稍微好的就是现在损坏的这件,定为一级乙等,另外一件在地底下受到腐蚀釉面失光。

  故宫方面表示,现在网上流传的“宋代哥窑青釉葵瓣口盘”正在故宫瓷器馆展出,欢迎大家去参观。

  龙灿在微博中透露,将于8月3日上午飞抵北京,对故宫“瓷器门”事件进行调查了解,“希望能解开故宫之谜!”

  宋瓷损坏

  确因误操作

  文化部、国家文物局

  核查组认为:

  宋瓷损坏

  确因误操作

  综合新华社北京8月2日电记者从国家文物局得知,由文化部、国家文物局组成的事故核查组认为,故宫博物院宋代哥窑瓷器被损事件,确系工作人员对测试仪器操作失误所造成。

  国家文物局介绍,在收到故宫博物院关于宋代哥窑瓷器损坏情况的报告后,文化部、国家文物局立即组成包括有关专家在内的事故核查组,对事故情况进行了核查。核查组认为,该事故确为工作人员对测试仪器操作失误造成的珍贵文物损坏事件;事故发生后,故宫博物院立即成立事故调查组,进行了系统的调查。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已责成故宫博物院根据事故情况和核查结果,追究有关责任,提出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目前,故宫博物院正在按要求抓紧落实。

  就故宫博物院珍贵文物损坏这一严重事件,国家文物局2日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局(文化厅)发出通报。通报表示:此次事故是一起严重的珍贵文物损坏事件,教训十分深刻。各地文物行政部门和文物、博物馆单位,一定要认真吸取教训,引以为戒,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博物馆及相关机构的安全检查,重点排查安全防范设备设施和科研仪器等方面的安全隐患并及时整改。近期,国家文物局还将组织开展全国文物博物馆单位安全大检查。

  ■ 相关链接

  近年至少七起文物损坏事件

  针对故宫国宝损坏事件,收藏名家马未都表示,公众是非专业人士,可能弄不清楚,但有权知道这样的事情。他介绍说,文物损坏问题历史上的博物馆都有过,对外界而言,大家可能觉得是一个很大的事,但是在内部,这种破损,包括出国展览,历史上都有过。

  而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至少已发生如下7起国家珍贵文物损坏事件:

  2000年2月,国家一级文物战国青铜器九鼎八簋(音轨)在湖北省博物馆被砸伤;

  2006年9月,国家二级文物汉代黄釉盒在甘肃庆阳市博物馆被磕碰损坏;

  2007年7月,国家二级文物宋代水月观音坐像在甘肃宁县博物馆部分被盗;

  2007年9月,国家一级文物汉代王杖木鸠在甘肃武威市博物馆受损;

  2008年5月,国家一级文物《潇湘图卷》在故宫博物院遭淋湿受损;

  2009年5月,国家三级文物两尊元代石狮子在河南二仙庙被拦腰折断;

  2011年7月,国家一级文物宋代哥窑青釉葵瓣口盘在故宫博物院被打碎。记者 冀强

  故宫检测人员

  被指“文保外行”

  商报综合消息 针对故宫国宝级文物损坏事件,文博界相关专家称故宫缺乏国际通行规则的“预检测”,且科研人员缺乏文保经验,这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

  故宫文保科技部主任苗建民表示,实验室于2005年建立,有一整套陶瓷研究设备。技术人员有文物安全方面相关培训,该研究所9名工作人员,都是“理工背景”。知名文物鉴定专家李彦君称,故宫古陶瓷检测研究实验室工作人员都是科技检测方面专业人士,并非文物专家,“可以说是文保外行”。此事暴露出部分故宫人员缺少文物经验和技能,文保培训上存在漏洞。

  知名文物鉴定专家赖海建也说:在国外类似的实验室里,会综合配置各专业背景的研究人员,不是完全由理工科背景的研究人员构成。只依靠科学仪器的纯技术类的检测研究是不够的。

  文博界有关专家表示,“这是一个人为的责任事故。”在以往故宫管理当中,从事修复的科技人员,工作不达到10年以上,通常不能接触一级文物。此次出现一个科技人员单独测试一级文物,可以说是一个管理上的重大漏洞。据《新京报》

  处罚措施

  正在制定

  故宫方面称

  处罚措施

  正在制定

  商报综合消息 故宫方面有关负责人介绍,损坏文物的是一位工科女硕士。前天,故宫方面表示,故宫正在就人员处理制定相应的处罚措施。

  接受记者采访时,故宫方面对人员处理的态度是:“人员处理一定要慎重,我们正在制定处罚措施。主要是按照故宫博物院的人员管理规定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去处理。现在还没有处理的结果。”

  这台机器还会用吗?这项科研会否受影响?就此故宫方面称,“这台机器现在还在停用。在原因彻底查清,后续处理措施到位之后,保障安全的情况下会再启用。科研项目不会受到影响。”据《京华时报》

  展示六块碎片

  警示后人

  有专家称不必修复

  展示六块碎片

  警示后人

  商报综合消息 针对故宫方面声称将修复损毁瓷器的消息,中国世家鉴定收藏网CEO、知名文物鉴定专家赖海建建议把六块瓷盘碎片摆在一起长期展出,用以警示文物工作者,提醒游客保护文物,更有价值。

  赖海建认为,“其实这次受损的瓷器完全用不着修复,破了未必是坏事”。赖海建称,因事件重大,此次文物破损必定引起故宫在管理及提高工作人员职业素质上的重视。

  此次受损宋瓷修复后价值是否会因此大减?赖海建称,文物的价值不能单以经济价值来衡量。作为一个历史文物和艺术品,事故中的瓷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审美价值其实并没有因为损毁而减少。据《新京报》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