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接受质疑是信任重建的基础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03日08:21  南方都市报

  ●尽“莞”谈

  时事的家长里短

  平心而论,与中国红十字总会错漏迭出的捐赠信息发布平台匆忙上线相比,成立于2009年的东莞红十字会从成立之初就公布捐赠物资明细,算得上很有公开的诚意。同时,对于满足公众知情权的另一重要信息———财务状况,东莞市红十字会也有雇用第三方审计机构进行审计的自觉与努力。但是,没钱(见昨日南都)。

  东莞红十字会这个理由比起中国红十字总会“工作量大”、“成本太高”之类的说辞,本来颇引人同情,且可间接塑造自身清廉形象。可惜,不管事实如何,也不管你市红十字会当初桌椅板凳还是借卫生局这样艰难困苦,网友的反应却很统一。暴力一点的,直接破口大骂;温柔一点的,少不了冷嘲热讽。很有建设性的一条意见是:反正你负责人也起不了什么作用,不如腾出工资请审计。

  究其原因,“红十字会”这个专有名词的信用已然破产。破产的信任大概正如一桶倒在地上的牛奶,硬要收拾起其中一小摊也不会干净。福山在他名为《信任》的书里写道:所谓信任,是在一个社团之中,成员对彼此常态、诚实、合作行为的期待,基础是社团成员共同拥有的规范,以及个体隶属于那个社团的角色。在公益慈善事业这个领域,捐赠者对于善款管理、使用机构的诚实无疑抱有更高的期待,对于后者充当的角色有着近乎洁癖的道德要求,同时用最挑剔和苛刻的目光注视类似“红十字会”之类机构的举动。

  如果一个社会信任度低,人们之间彼此难以产生信任,或者局限于家庭等小圈子,社会联系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社团组织不发达。这不利于组织规模的扩大,也不利于社会的进步,或者按照福山的说法:不利于繁荣的创造。在这样的社会里,生活很可能是一场“零和博弈”,你赢我就输;甚至,是一种“负和博弈”,双输。人们对于各级红十字会的质疑,已经出现“双输”的迹象:红十字会作为一个行公益慈善的组织,无法获得信任;公众将失去一个巨大的平台,更可怕的是他们也许不再“爱心泛滥”。

  对于各级红十字会而言,此时要做的只有接受质疑,在此基础上真正实现捐赠款物、财务收支、招标采购等各个环节的信息公开。让人欣慰的是,已经有社会力量表示愿意免费帮东莞市红十字会完成网站升级等工作。这是公众在批评与建议之外而有的实际行动,踏出的正确一步如果有响应和接纳,社会信任的再度形成也许仍有希望。

  □李大牙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