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倾斜上百年的唐代大雁塔改“斜”归“正”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03日16:04  国际在线

  国际在线报道(驻陕西站记者 雷恺):唐代建筑大雁塔是古城西安的标志和象征。但如果从正面仔细观察大雁塔的话,就会发现,大雁塔塔身向西偏北方向倾斜着。这种倾斜不是今天才有的,它已经存在了几百年。而让人感到欣慰的是,在最近十几年时间里,大雁塔正慢慢地改“斜”归“正”,但大雁塔保护仍存在隐患!请听详细报道:

  西安市大雁塔保管所负责人解守涛说,“十塔九斜”,早在700多年前,外国传教士发现大雁塔倾斜了79公分。从1945年起大雁塔的倾斜速度开始加快,到1996年,大雁塔倾斜达到最大程度,倾斜度达到1010.5毫米,也就是一米多。解守涛认为,大雁塔倾斜原因是复杂的,有大环境因素也有小环境原因,但从客观上来讲,地下水的过度抽取是主要因素。“上世纪90年代,西安市城市用水急剧增加,当时天气也干旱,河流水量减少,(大雁塔周围)各大单位吃水困难,就自己打井,开采地下水,确实也是无限制的。”

  常年严重超采,使得西安城区承压水位急剧降低,形成了面积200多平方公里的地下水下降漏斗区,大雁塔一带地下水位已降至100米以下。大雁塔倾斜问题引起了陕西和西安市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西安市政府对大雁塔周边单位的400多口自备井实施封井措施,加大了地下水回灌力度,将地表水注入地下含水层、以增加地下水储量。西安市地下水大环境的改善使得大雁塔向西北方向倾斜的问题得到有效遏制,从1997开始,大雁塔开始缓慢“复位”。解守涛说:“大雁塔处于稳定态势,回弹很微弱。这是个好消息。对大雁塔来说,回弹是个现象,最本质的是要稳定,我认为现在是大雁塔安全最好的时期。”

  解守涛说,影响大雁塔变化的因素有天然的,也有人为的。目前,大雁塔自身治理方面已经彻底地整治了塔座周围环境,改铺供水管道,彻底地改造完善了大雁塔基座防渗、排水工程和塔顶地防渗工程,雨水不会在大雁塔周围停留,减少了水对塔的侵蚀,在古塔保护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大雁塔保管所专门打了两口探测井监测水位,掌握水位变化;同时,和国家第一测绘大队合作,每年4月和10月对大雁塔周围地面沉降情况进行两次监测,24小时从人力、科技方面对大雁塔的安全进行监控,确保大雁塔安全。

  针对有专家认为,按照目前平均每年“回位”1毫米,倘若不出现意外,1000年后,大雁塔的塔身有可能“回归原位”这一说法,解守涛认为是无稽之谈,他的态度是“不做假设、不做推测,做好监测,随时掌握塔身变化情况,根据变化采取相应措施。”

  大雁塔不仅是文物,同时它所在的大慈恩寺景区还是中国著名的旅游景区。解守涛说,即使是大雁塔倾斜最为严重的1996年,大雁塔也是安全的,根本不值得去扶正它,对旅游也没有任何影响,大雁塔平时都能满足游客登塔的需求,它的承载没有任何问题。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