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广州给汶川留下三大财富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08日14:38  金羊网-羊城晚报

  

广州给汶川留下三大财富

  专访

  记者:在你的印象和感受中,广州援建有哪些特点?

  张通荣:首先,广州援建工作组最初进入汶川时,目标就很明确,即将建设幸福威州贯彻到整个援建工作中,以民生为重,重视人的感受。

  其次,广州援建工作组用责任守护规划的理性。如果不重视管理,就没有今天灾后的重大成果。还有,就是把援建的资金和项目化作爱的种子播撒在威州的每一个角落,让威州的农村焕然一新。这些资金既可用在一些形象工程,打造更多的地标性建筑,也可用于民生工程,特别是惠泽农村的水电路气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但广州理性地选择了后者。

  记者:广州援建带给了汶川什么?

  张通荣:首先是成功地援建了“阳光谷城、中国羌城”,使威州从废墟上坚强地站立了起来,这是最根本的。不仅如此,还促进了汶川的两大跨越。第一大跨越是边远落后的小山城和先进的大城市的融合;第二大跨越是实现了威州与大城市的一种民族精神的大融合、大升华。

  记者:你之前在讲话中提到,广州给汶川留下了三大财富,可以谈谈是哪三大吗?

  张通荣:第一大财富,物质财富,实现了超越20年到30年的发展历程,让群众过上幸福的生活;第二大财富,精神财富,那就是怎样去科学重建,怎样去科学管理,怎样去科学使用;第三大财富,文化财富,我们现在的语言交流、社区文化,都是以广州的介入,援建力量的介入,使得传统文化和大城市的先进文化在冲突、认知、接受、完善的过程当中得到了升华与提升。

  财富只是一方面,广州还给汶川留下了四种笑脸。

  记者:四种笑脸,怎么理解?

  张通荣: 第一种笑脸,幸福笑脸,首善付出换来了孩子的笑脸、老人的笑脸、小伙、姑娘的笑脸;第二种笑脸,灾区干部的笑脸,援建队伍的介入提供了帮助,是一种合作的笑脸,是一种温情的笑脸,风雨同舟的日日夜夜,没有你们就没有灾区干部今天的笑脸,背后是你们的付出;第三种笑脸,援建干部欣慰自豪的笑脸,这是一种自我牺牲精神,克服重重困难,特别是家庭困难,战胜困难后成长的笑脸;第四种笑脸,组织的笑脸,是对共产党员和广大干部无私付出的一种赞扬,是时代的凯歌,对重建成果的颂扬。

  记者:你如何评价广州援建威州的成绩单?

  张通荣:完全超乎了我们的想象,不管是速度、质量还是群众的满意度。第一,我们原来考虑是5到10年能够恢复正常的生活、生产和学习,而现在3年就实现了,超乎想象。第二个超乎我们的想象的是质量,从重建以后的集镇的品质来说,包括基础设施、服务能力和便民程度都超乎了我们的想象。最后是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这是至关重要的。老百姓他们的满意度和幸福感是超乎想象的。

  记者:援建已经全面结束,今后广州和威州的感情如何实现好的交流?

  张通荣:这也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这种情感应该世代相传,精神的互动、精神的交流是情感连接的桥梁,不应当因为援建工作的转型而中断我们情感的交流。其次,威州镇要继续在援建队伍的关心帮助下发扬攻坚克难、敢为人先、精益求精的精神,今后要更多地学习援建队伍的理念,在技术、管理、商贸、资源开发等方面与广州建立起更加广泛的合作机制,实现互惠互利。例如,把汶川最好的农副产品送到广州去。

  援建三周年

  20名老广组团

  去看新汶川

  2008年8月7日,广州市援建小组进驻汶川威州;2011年8月7日,广州20名市民组团重访汶川威州。

  据了解,此次广州游客将有过半的行程停留在“汶川大地震震源点”、“漩中遗址”等景点。图为来自汶川的羌族舞蹈演员载歌载舞,欢迎广州人赴汶川旅游。

  羊城晚报记者 颜英朱文海

  通讯员 蔡婷婷 摄影报道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